7月13日中国外三元猪价格下跌
2022年7月12日,中国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市场均价下跌,全国均价为22.92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65%。部分规模企业出栏稳定,养殖端虽有抵触,但屠宰企业压价力度较大,供需博弈,猪价震荡偏弱。建议养殖户合理安排生猪出栏节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2年7月12日中国外三元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2年7月12日中国外三元毛猪收购均价统计 | |||||
区域 | 省市 | 今日均价 | 昨日均价 | 涨跌 | 单位 |
东北 | 辽宁省 | 22.84 | 22.97 | -0.57% | 元/KG |
吉林省 | 22.41 | 22.45 | -0.18% | 元/KG | |
黑龙江 | 22.63 | 22.66 | -0.13% | 元/KG | |
华北 | 北 京 | 23.67 | 23.76 | -0.38% | 元/KG |
天 津 | 23.62 | 23.73 | -0.46% | 元/KG | |
河北省 | 23.41 | 23.59 | -0.76% | 元/KG | |
山西省 | 23.16 | 23.26 | -0.43% | 元/KG | |
内蒙古 | 22.59 | 22.81 | -0.96% | 元/KG | |
华东 | 江苏省 | 23.19 | 23.25 | -0.26% | 元/KG |
浙江省 | 24.00 | 24.19 | -0.79% | 元/KG | |
安徽省 | 22.30 | 22.56 | -1.15% | 元/KG | |
福建省 | 23.29 | 23.41 | -0.51% | 元/KG | |
山东省 | 23.43 | 23.53 | -0.42% | 元/KG | |
华中 | 河南省 | 22.99 | 23.10 | -0.48% | 元/KG |
湖北省 | 22.44 | 22.62 | -0.80% | 元/KG | |
湖南省 | 22.86 | 23.36 | -2.14% | 元/KG | |
江西省 | 22.95 | 23.04 | -0.39% | 元/KG | |
华南 | 广东省 | 25.06 | 25.05 | 0.04% | 元/KG |
广 西 | 22.96 | 22.99 | -0.13% | 元/KG | |
西南 | 重 庆 | 22.08 | 22.56 | -2.13% | 元/KG |
四川省 | 21.91 | 22.09 | -0.81% | 元/KG | |
贵州省 | 21.88 | 22.01 | -0.59% | 元/KG | |
云南省 | 22.02 | 22.36 | -1.52% | 元/KG | |
西北 | 陕西省 | 23.08 | 23.10 | -0.09% | 元/KG |
甘肃省 | 22.35 | 22.49 | -0.62% | 元/KG | |
新 疆 | 22.05 | 22.31 | -1.17% | 元/KG | |
全 国 | 22.92 | 23.07 | -0.65% | 元/KG |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7月13日中国内三元猪价格下跌
2022年7月12日,中国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市场均价下跌,全国均价为22.52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82%。部分规模企业出栏稳定,养殖端虽有抵触,但屠宰企业压价力度较大,供需博弈,猪价震荡偏弱。建议养殖户合理安排出栏节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2年7月12日中国内三元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2年7月12日中国内三元毛猪收购均价统计表 | |||||
区域 | 省市 | 今日均价 | 昨日均价 | 涨跌 | 单位 |
东北 | 辽宁省 | 22.60 | 22.76 | -0.70% | 元/KG |
吉林省 | 22.02 | 22.10 | -0.36% | 元/KG | |
黑龙江 | 22.37 | 22.42 | -0.22% | 元/KG | |
华北 | 北 京 | 23.37 | 23.50 | -0.55% | 元/KG |
天 津 | 23.22 | 23.36 | -0.60% | 元/KG | |
河北省 | 23.00 | 23.24 | -1.03% | 元/KG | |
山西省 | 22.78 | 22.90 | -0.52% | 元/KG | |
内蒙古 | 22.19 | 22.44 | -1.11% | 元/KG | |
华东 | 江苏省 | 22.42 | 22.51 | -0.40% | 元/KG |
浙江省 | 23.70 | 23.92 | -0.92% | 元/KG | |
安徽省 | 21.90 | 22.19 | -1.31% | 元/KG | |
福建省 | 22.54 | 22.69 | -0.66% | 元/KG | |
山东省 | 23.02 | 23.15 | -0.56% | 元/KG | |
华中 | 河南省 | 22.70 | 22.84 | -0.61% | 元/KG |
湖北省 | 22.13 | 22.35 | -0.98% | 元/KG | |
湖南省 | 22.47 | 22.99 | -2.26% | 元/KG | |
江西省 | 22.67 | 22.77 | -0.44% | 元/KG | |
华南 | 广东省 | 24.30 | 24.33 | -0.12% | 元/KG |
广 西 | 22.55 | 22.63 | -0.35% | 元/KG | |
西南 | 重 庆 | 21.68 | 22.19 | -2.30% | 元/KG |
四川省 | 21.52 | 21.73 | -0.97% | 元/KG | |
贵州省 | 21.46 | 21.63 | -0.79% | 元/KG | |
云南省 | 21.63 | 21.99 | -1.64% | 元/KG | |
西北 | 陕西省 | 22.78 | 22.93 | -0.65% | 元/KG |
甘肃省 | 22.07 | 22.23 | -0.72% | 元/KG | |
新 疆 | 21.74 | 22.04 | -1.36% | 元/KG | |
全 国 | 22.52 | 22.70 | -0.82% | 元/KG |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7月13日中国土杂猪价格下跌
2022年7月12日,中国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市场均价下跌,全国均价为22.15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68%。部分规模企业出栏稳定,养殖端虽有抵触,但屠宰企业压价力度较大,供需博弈,猪价震荡偏弱。建议养殖户合理安排生猪出栏节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2年7月12日中国土杂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2年7月12日中国土杂毛猪收购均价统计表 | |||||
区域 | 省市 | 今日均价 | 昨日均价 | 涨跌 | 单位 |
东北 | 辽宁省 | 22.27 | 22.41 | -0.62% | 元/KG |
吉林省 | 21.76 | 21.81 | -0.23% | 元/KG | |
黑龙江 | 22.00 | 22.04 | -0.18% | 元/KG | |
华北 | 北 京 | 23.10 | 23.22 | -0.52% | 元/KG |
天 津 | 22.86 | 22.95 | -0.39% | 元/KG | |
河北省 | 22.63 | 22.84 | -0.92% | 元/KG | |
山西省 | 22.51 | 22.60 | -0.40% | 元/KG | |
内蒙古 | 21.84 | 22.05 | -0.95% | 元/KG | |
华东 | 江苏省 | 21.70 | 21.76 | -0.28% | 元/KG |
浙江省 | 23.34 | 23.52 | -0.77% | 元/KG | |
安徽省 | 21.48 | 21.73 | -1.15% | 元/KG | |
福建省 | 22.29 | 22.41 | -0.54% | 元/KG | |
山东省 | 22.60 | 22.69 | -0.40% | 元/KG | |
华中 | 河南省 | 22.44 | 22.55 | -0.49% | 元/KG |
湖北省 | 21.67 | 21.83 | -0.73% | 元/KG | |
湖南省 | 22.04 | 22.52 | -2.13% | 元/KG | |
江西省 | 22.40 | 22.46 | -0.27% | 元/KG | |
华南 | 广东省 | 24.04 | 24.04 | 0.00% | 元/KG |
广 西 | 22.28 | 22.33 | -0.22% | 元/KG | |
西南 | 重 庆 | 21.31 | 21.80 | -2.25% | 元/KG |
四川省 | 21.05 | 21.21 | -0.75% | 元/KG | |
贵州省 | 21.09 | 21.22 | -0.61% | 元/KG | |
云南省 | 21.25 | 21.59 | -1.57% | 元/KG | |
西北 | 陕西省 | 22.41 | 22.52 | -0.49% | 元/KG |
甘肃省 | 21.72 | 21.84 | -0.55% | 元/KG | |
新 疆 | 21.47 | 21.73 | -1.20% | 元/KG | |
全 国 | 22.15 | 22.30 | -0.68% | 元/KG |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当前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2022年1季度生猪市场价格连续回落,生猪平均价格14.07元/kg、猪肉平均价格25.07元/kg、平均猪粮比为3.83,环比同比均下降;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72元/kg,环比同比均上升。市场供给过剩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行业整体处于中度亏损状态。1季度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幅度并不大,去产能趋势相较于2021年下半年有所放缓,能繁母猪存栏量仍然偏高,预计2022年5月才能回落至正常保有量水平。2022年下半年由于前期生猪产能回落加上需求旺季的到来,生猪价格将以上行为主,但涨幅空间有限。
进入2022年,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出现诸多不确定性。受俄乌战争的影响,全球粮食价格持续走高,生猪养殖成本持续升高。进入1季度,我国出现多点疫情反弹,各地防疫管控措施对餐饮业和旅游业造成严重影响,叠加传统猪肉消费淡季,生猪市场消费进一步疲软。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影响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2月份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猪生产大起大落。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连同相关部门在2月开启冻猪肉储备调控机制,与生猪产能调控协同发力,稳住生猪产能,防止猪价出现大幅下降。此外,由于国内猪肉供过于求,猪价持续走低,国家恢复了猪肉关税,此项政策有利于缓解国内猪价下跌的态势。本文对2022年以来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情况做一总结,并结合国家政策及当前市场形势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 2022年1季度我国生猪市场主要特征
1.1生猪价格触底反弹
2022年1季度,我国生猪、猪肉价格仍然低迷,养猪企业继续亏损。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2022年1—3月生猪价格分别为15.79、14.06、12.81元/kg(图1),平均价格14.07元/kg(表1),比2021年4季度下降12.28%。总体上看,2022年1—4月,全国生猪价格连续11周回落下降,至3月第4周触底(12.52元/kg)之后,开始持续反弹,至4月第4周,生猪价格达到14.46元/kg,反弹幅度达到15.50%。尽管生猪价格有所反弹,但仍在底部区域,生猪养殖企业依然严重亏损,但终归开始出现积极向好信号。随着疫情有效控制,猪肉消费市场逐步复苏,生猪价格或将进一步反弹。
1.2饲养成本上涨
2021年玉米、豆粕、生猪饲料价格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幅度提升,平均价格处于近5年的最高位。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2022年1季度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为3.72元/kg(表2),环比上升2.2%,同比上升3.63%;豆粕平均价格为4.19元/kg,环比上升9.69%,同比上升10.55%。从2022年1—4月玉米价格变化情况来看,受俄乌战争影响,3—4月玉米价格呈现上升态势。总体来看,生猪养殖业饲料成本压力增大趋势明显,养殖利润缩水。此外受国际形势、南美干旱天气等影响,预计未来饲料价格或将继续上涨。
1.3养殖业持续亏损
猪粮比是衡量生猪养殖利润的指标。猪粮比为5左右时,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猪粮比越高则养殖利润越好,反之则越差。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2年1季度平均猪粮比为3.83,与2021年1季度的8.96相比下降幅度为57%;与2021年第4季度的4.41相比,下降幅度为13%,是2018年8月非洲猪瘟发生以来的最低点(图2)。
生猪养殖行业整体处于高度亏损状态。原因主要是生猪价格持续下行以及豆粕和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上涨造成。1季度猪肉收储工作增大,一定程度上对生猪价格的下滑趋势起到了减缓的作用。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导致市场消费疲软,生猪出栏量高位导致市场供给过剩,再加上养殖成本处于高位等原因导致2022年1季度生猪养殖亏损情况较为严重。
1.4生猪产能去化缓慢
2022年第1季度,生猪业产能去化持续推进。2021年1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4329万头,2022年1月份降至4290万头,截至2022年3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85万头,同比下降3.1%(表3)。总体来看,2022年1季度,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幅度并不大,去产能趋势相较于2021年下半年有所放缓。
2未来发展趋势
2.1生猪产能逐步得到合理调控
2021年9月23日农业农村部出台了《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确定了能繁母猪作为生猪市场的调控指标,稳定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变动保持在合理区间,进而保障仔猪生产、生猪市场供应以及猪肉价格的稳定。该方案设定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700万头,并设计了分级建立产能调控基地等具体调控模式。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落实,2022年以稳定能繁母猪存栏量为目标的生猪产能调控机制将不断落实,进而保障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猪肉供应安全保障能力。
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的数据,2021年第2季度末开始,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呈现持续下滑态势,2022年3月份能繁母猪总量在4185万头,对于正常保有量4100万头来说仍然处于较高供应水平(图3)。2021年年末至2022年第1季度能繁母猪去化速度放缓,预计会在5月回落至正常保有量水平区间。
2.2产业布局将有所调整
根据全国各省统计局已公布的各省存栏数据,2021年年末,云贵川、两湖等地存栏量同比增幅居全国前列,其中四川省在2021年年末一跃成为全国生猪出栏第一、存栏第二大省,2022年3月存栏达到4065万头,相比2020年同期存栏的2987万头增长36.09%。目前生猪存栏排名前4的省份中,除传统养殖大省河南以外,四川、湖南、云南省均是南方地区,3省存栏占全国存栏总量达26%,非洲猪瘟发生之前的我国生猪生产向北方转移的观念已被彻底改变,为了减少生猪运输可能带来的疫情风险,靠近消费地进行生产是生猪养殖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2.3生猪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
2022年1号文件再次强调非洲猪瘟防控的重要性。距离非洲猪瘟在我国首次暴发流行已接近4年,虽然大部分养猪人掌握了成熟的防控方案,但生物安全防控仍然有不足之处。当前,我国生猪生产效率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并且这个差距主要体现在育种技术上。如图5所示,我国PSY值为17.0,在主要生猪生产国中我国的PSY值是唯一低于20的国家,而欧美国家当中美国的PSY值为25.5,最高的丹麦PSY值达到31.3,差距明显。
2021年农业农村部制定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了种业振兴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一揽子安排,我国种业振兴的基本路线已经确定,2022年随着一号文件当中农业核心技术攻关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政策相继落地,有望进一步提高我国种业技术,促进生猪生产效率较快速度的提升。
2.4摆脱进口比重较高的局面
最近10年,我国猪肉进口量的增长趋势比较明显,进口依赖程度有所上升,尤其在2020年,我国在鲜冷冻猪肉的进口量上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的439万t,加上冻猪杂碎进口量的127万t,进口猪肉制品的量达到了国内猪肉产量的14%(表4)。
生猪产品是居民“菜篮子”重要产品之一,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将引导各地政府出台稳定生猪生产相关的各项支持政策,尤其是避免环保、土地、金融等与生猪生产密切相关的政策“翻烧饼”。2022—2023年,随着我国生猪生产恢复,猪肉进口量预计将有较大幅度的减少。此外,由于进口猪肉价格常年低于国内猪肉价格(图6),受进口量减少的趋势影响,国内猪肉市场受国际市场的冲击也相应减轻,国内猪肉价格低迷的态势也将得到一定缓解。
总结与建议
近期,国内多地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因疫情防控要求,商场、餐饮等地关闭,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大批量采购减少、多地高速公路封闭。疫情将对猪肉运输及消费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我国疫情防控体系健全,因此疫情对生猪市场的影响有限。目前生猪价格已经到了底部,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较低。
饲料价格的波动主要受玉米和豆粕价格高腾的影响。3月以来俄乌冲突造成国际玉米、大豆价格上涨,国内价格也随之高腾。乌克兰是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也是我国玉米主要进口国家,战争使得乌克兰玉米种植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使得国内玉米供应端紧张。未来,饲料成本将持续走高的可能性较大,后期需持续关注乌克兰局势等国际因素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影响。
2022年上半年供给过剩的趋势比较明显,预计7月份以后,生猪供给的阶段性过剩局面将会有所改善,下半年生猪市场整体形势会有好转。一方面可供应出栏生猪数量会随着母猪存栏量的下降而下降,另一方面,8—10月份是猪肉需求较强的季节,预计生猪价格有上涨可能,但上涨空间将有限。
6月巴西输华猪肉猛降36.7%!全球出口较去年同期减少14%
根据巴西动物蛋白协会ABPA统计:六月巴西猪肉向全球出口总计93,500吨, 较2021年同期减少了14%。2021年6月巴西出口108,800吨。出口收入减少了18.9%, 共计为2.19亿美金。 2021年同期为2.7亿美金。
2022年1-6月合计出口510,200吨, 较2021年同期减少了9.3%;出口收入较同期减少了17.4%。
众所周知,由于受非洲猪瘟的影响, 猪肉出口在过去两年迅速增长;目前我们看到这几个月的出口趋于稳定, 与非洲猪瘟影响前的2018年相比,巴西猪肉出口高于同期大约23万吨。¨Ricardo会长评价说。
巴西猪肉的主要出口国家, 中国6月进口减少了36.7%,为37,200吨;菲律宾增长229.2%, 为9,400吨;香港为7,900吨, 减少了5.9%;越南为4,300吨,增长了14.9%。
亚洲仍然是巴西猪肉出口的主要市场, 随着亚洲市场消费的增长, 我们也看到中长期来说出口也会有所增长;菲律宾已经迅速成为巴西猪肉出口的第二大市场;巴西猪肉以稳定的产量和质量在亚洲建立了日趋牢固的市场。同时加拿大市场的开放也为巴西出口另辟新径。
巴西猪肉产量2010年为323.7万吨, 到2021年增长为470.1万吨;在过去10年中,每年平均稳定增长4-5%左右。
向中国出口的猪肉目前主要来自巴西的Santa Catarina地区, 这个产区占了巴西产量的31.56%。2022年开始, 巴西国内对猪肉人均消费量也开始增长,2021年巴西人均年消费猪肉为16.7公斤;2021年巴西猪肉国内消费占到产量的75.81%, 出口总量占总产量的24.19%。2021年巴西猪肉75%出口到亚洲; 15.5%出口到美洲地区; 5.7%出口到非洲;其它出口到欧盟及其它国家及地区。
和巴西禽肉一样, 巴西猪肉的安全也受到巴西农业部和巴西动物蛋白协会的高度重视;在巴西,95%以上的地区不允许对动物进行疫苗接种,来防止非洲猪瘟疾病,这项举措也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认定的,包括15 个州和联邦区,巴西的猪肉出口也都来自这些地区。这些地区被列为特别保护并且实施日常监督以避免疾病影响。此外,2021年5月, 世界卫生组织又认定包括Arce, Paraná, Rio Grande do Sul, Rond nia以及Mato Grosso的猪肉养殖区为无口蹄疫地区并且无需使用疫苗。
从赔750到挣1000多!纠结的生猪养殖户:卖不卖?何时卖?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猪肉价格震荡上涨时长已持续3个月,4月中旬的13.5元/公斤涨至当前28.98元/公斤,涨幅近115%。
虽然猪价一路飙升,但是养猪户却开心不起来。“5月的时候我卖了一批猪差不多7元/斤,现在价格涨到了11元左右了,”在吉林省养猪的孙志(化名)无奈地对《华夏时报》记者说,“去年猪价跌得心惊胆战,卖的时间要是不好,踩在低点卖出去的猪,一头就能少卖好几千元。”
同样没踩到点儿上的还有在吉林省售卖仔猪的苏海(化名),“这两个月仔猪的价格上来了不少,但是速度比不上大猪。这两天有自家抓年猪的,价格在900元一头,两个月前我都是500元一头卖的。”他说。
到了7月12日,猪价终于降温了。全国生猪均价11.39元/斤,猪价大幅下跌0.36元/斤,国内市场猪价普遍回落,北方行情全面跌破12元/斤,黑吉辽地区,低价猪源陆续触底11元/斤!
在全国生猪价格进入了快速上升通道时,不少人都说生猪养殖业的“春天”终于来了,然而养殖户们真的挣到钱了吗?记者调查发现,对于不少生猪养殖户来说,相比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他们更希望看到成本的下降,因为成本下降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实惠。
猪能卖了吗?
“去年猪价跌得特别严重,从18元跌到了15元,后来又跌到了12元,我总觉得能坚持坚持,以为价格能再涨起来,结果价格一路下滑,我卖的时候一斤都不到10元了。”孙志每当回想起自己卖出去的几十头四五百斤的大猪,都觉得十分惋惜。
在采访中,孙志觉反复对记者强调,卖猪的时间点真的很重要。“本来吸取了去年的教训,今年看着价格差不多不亏了就把猪都卖了,结果没想到这两个月猪价一路上升,又涨了好几块。”
同样在黑龙江省养猪的关锋(化名)告诉记者,自家去年的出栏价最低在5元/斤左右,以一只300斤的生猪为例,亏损750元左右;而按照现在11元的价格来算,一头猪大概能挣到一千以上。
“我们这种自家养殖的,都是以前来收猪的人报的价格为准,有时候也可能比别的地方低一些。”关锋说起猪价非常无奈,“有时候收猪的要求也比较多,不够斤数是不收的,但是超重过多是要扣钱的。”
“之前收猪的价格也就在7元左右,有一波涨到10元,很多人就马上卖了。现在一下子涨到了11元,反而有很多人开始犹豫了,”关锋感慨道,“有的时候,大家有点‘卖跌不卖涨’的心态,总想看看价格能不能再高一些。”
近几年的仔猪价格也一直随着生猪市场起起伏伏。
“这两年,我身边许多育肥的是赔惨了,陆陆续续就不干了。今年开春我卖的仔猪大部分也是个人家里养年猪的,身边来买仔猪育肥的积极性明显不高。”在苏海的记忆里,“从前年的一头仔猪卖到1750元,到去年秋天的100元三四头,仔猪这两年的价格也是大起大落。今年价格仔猪的价格是在回升,尤其这两个月涨的最快,从500元一头仔猪涨到了800元一头。”
“这两年养猪人的心跟坐过山车似的,”苏海现在回想这两年的市场情况仍心怀忐忑,“最近仔猪价格的变动要比生猪的反应慢一些,最近价格确实也在涨,但没有生猪那么快。”
“现在大家都注意到猪肉价格涨了,但是没多少人知道现在的养殖成本有多高。饲料的价格在涨,粮食的价格也一直在涨,养猪越来越难了。”今年苏海将自家去年产的三万斤玉米都投在饲用上后仍需要购买一些粮食,“如果不好好喂,母猪就产不了几个仔猪,但是现在好好养的话,成本压力就很大。”
“去年一袋80斤的饲料是180元左右,现在都在200元以上了。”孙志告诉记者说,这还是普通饲料的价格。“我们自己种的粮食一部分用在喂猪上,其余卖了的,也都成了猪的口粮钱了。”
黑龙江正大饲料厂销售副总裁胡宏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今年上半年他所在的饲料厂一共提价了五次,期间又回调过两次。
“我们目前饲料的成本受到粮食价格影响较大,尤其是豆粕和玉米。现在饲料的销售价格比往年高出10%左右。”在胡宏伟看来,受到养殖成本提高的影响,养殖户的购买积极性不高,饲料的销量也明显下降。
猪价还能涨吗?
据猪易数据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7月4日—7月10日,标准体重生猪平均价格为23.06元/公斤,环比上周上涨2.696元/公斤,涨幅为14.75%;同比去年同期上涨6.89元/公斤,涨幅为42.61%。
事实上,6月下旬以来的生猪价格的快速上涨,不仅牵动了养殖户的心,甚至已经吸引了有关部门的目光。
7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两天连续召开两场座谈会,三次聚焦生猪市场发言,研究通过投放储备、打击炒作等手段防止生猪价格的过快上涨。
“猪价近期反弹较为强烈,源于饲料原料等大宗商品的成本推动所致,并因此影响到CPI走势,因而引发国家发改委约谈。从目前的行业供需关系来看并未发生大的逆转,在饲料成本维持升势不减的情况下,猪价未来走势短期内也很难明显下降。”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生猪价格和生猪期货双双大涨,这背后是由于非理性的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以及网络上炒作恶意捏造散布信息渲染氛围,哄抬物价综合作用所导致。”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认为,“目前我国生猪产能总体较为充裕,这样的作用和影响只是短期的,在‘热潮’过后,价格必然将引起回落。”
对于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袁帅认为要理性对待,不可盲目压栏和扩充。只有高效完善的生猪市场体系才能确保需求与供给趋于均衡,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为保证生猪市场平稳运行国家层面更是要充分做好调控,防患于未然,关注生猪价格市场变化波动,联合市场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避免价格大起大落,维持相对较为稳定的环境,如此才能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经营和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要保证生猪市场平稳运行,还需要养殖市场在实现规模化的同时推动上下游的垂直整合,以此来降低猪周期的影响。”柏文喜表示。
生猪养殖业务亏损 神农集团上半年最高预亏1.41亿元
7月12日晚间,神农集团披露公告称,公司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41亿元至-1.15亿元,同比转亏。
神农集团表示,公司本期净利润为负数,主要来自于生猪养殖业务亏损,公司第二季度单季度实现盈利,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为900.55万元至3500.55万元。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