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两重天!美国鸡蛋大涨47%,国内鸡蛋旺季不旺,啥原因?

2022-08-15来源:新农观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在我们的日常消费中,除了米面油和猪肉以外,另一个消费比较多的农产品就是鸡蛋。最近的鸡蛋有点“拉风”,因为国内外鸡蛋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走势,对比十分强烈。

  当前美国正被通胀高企折磨得苦不堪言,食品价格一路狂飙,同样上涨的就有鸡蛋。根据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美国杂货店的鸡蛋价格同比大涨了47%,涨幅近一半,这也使得美国人的餐桌压力陡增。

  鸡蛋价格大涨,除了通胀因素以外,另一个原因则是禽流感的泛滥。今年以来,禽流感已经造成了美国超过3000万只家禽和野生鸟类的死亡,这也是美国近7年以来最严重的禽流感,其中蛋鸡和火鸡品种遭到的破坏最为严重,因此随之而来的就是鸡肉和鸡蛋价格大幅上涨。

  但是反观国内,鸡蛋走势却是另一番景象。还记得去年吗?去年的鸡蛋“涨”势如虹,在大多数时间里批发价都在“5元大关”的位置上徘徊,零售端更是一度涨到六七元,甚至七八元一斤。

  不过从今年5月份开始,鸡蛋“降温”了,蛋价一路震荡下行,进入6月后,随着天气转热并持续多雨,鸡蛋的保存难度增大,再加上夏季消费走低,于是蛋价一直低位运行。

  但是到了8月份,市场看涨情绪开始上升。因为随着天气转凉,鸡蛋储存难度下降,消费也开始进入到旺季,有望助推蛋价上涨。但从本月初开始,蛋价却一反常态,依旧继续下滑。截至8月10日,全国均价为4.58元/斤,依旧未能突破5元大关。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最大的原因还是天气因素。虽然已值立秋,但仍然未出三伏,高温天气仍在持续。而根据气象台发布的预警来看,全国有20个省市都将维持着35-39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其中部分地区还有持续降雨,这对鸡蛋来说储存压力依然很大。因此为了避免风险,经销商多以清理库存为主,从而导致市场鸡蛋流通加大。

  其次是需求不及预期。消费不及预期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疫情散发影响饭店餐饮,消费走低;二是受收入下滑影响,消费不及预期,这也是接下来市场普遍担忧的事。

  那么,随着国际通胀持续,会不会输入到国内,引发国内价格上涨呢?

  这要从两方面来看,首先,以粮食为例,在国际粮价大幅上涨时,国内粮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输入性通胀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情绪上的拉动,从而推动国内粮价上浮。但是影响相对有限。

  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商品都会受到影响,比如美国鸡蛋价格大涨主要是通胀叠加禽流感导致的供给下降所致。而我国虽然是鸡蛋消费大国,平均每人每年要消费296枚鸡蛋,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鸡蛋早已自给自足,主要以自产为主,进口为辅,因此冲击较小,或者说几乎没有影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鸡蛋产量庞大,例如2019年我国鸡蛋产量达到2700万吨,占到全球鸡蛋产量的近一半。但是曾几何时,我们蛋鸡的种鸡对外依赖度却高达80%。

  种鸡就好比是芯片,当前国际蛋鸡的良种基本垄断在美国和德国两家集团企业手中,但后来我国自主研发出了国产蛋鸡,也使得对外依赖度从80%降至40%。而当前中国蛋种鸡行业已经形成育种、引种两大格局,进一步保障鸡蛋供应。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