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兽药的配伍

2024-03-28来源:互联网文章编辑:灵儿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1、药物配伍

  合理的药物配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药物的抑菌和杀菌效果。然而,部分乡村医或养殖户只重视“药物相互协同增强疗效”,忽略了“物互相抗降低治疗效果或产生严重毒副作用”。

  部分养殖户一旦发现发病,不是什么病就2~3种药,甚至5~6种一起拌料,不但没有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耽误病情,提高用药成本,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兽医临床上,应特别注意药物的配合禁忌,掌握各种药物的协同作用和抗作用,才能在临床应用中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2、迷信新药

  调查中发现,养殖户或乡村医生受某些厂家对新药功效的夸大和“包治百病”口号误导,购买使用时新,过于迷信新药,一旦畜禽患病,不管药物价格怎样,只要是新药就选用。对一些本可以用常规药治好的疾病,却要花更多药费去购买新药。

  畜禽疾病虽然治愈了,但由于人为地增加了用药的成本,在畜禽出栏时,就可能造成养殖亏本、平本或赢利不多。

  即使使用新药,也要合理选择,既要注意药品的更新换代,又要注意不盲目地追求新药,科学掌握和应用新药。同时,开发老药新用途径。不管是新药或老药,只要能治好动物疾病,价格合理,无残留,就是好药,切忌乱用药。

  3、商品名与药物成分

  大部分养殖户买药时只看品名称,什么“一针清”“病消”等等,而不看药品本身成分,而这些新药名又会让药商趁机抬高价格,增加治疗成本。实际许多药品含的都是我们常用的抗菌素类和抗病毒类药物或复方制剂。不要因为它换了新包装,换一个新的商品名就以为是什么好药、新药,就盲目的购买,这样不仅可能没有对症治疗,延长病程,还增加养殖风险。

  4、对症用药

  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抗病原作用,只有对症用药才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养殖过中一些兽医或养殖场(户),在尚未弄清病因的情况下,就胡乱用药先是大剂量的抗生素等药物乱用一通,一旦不行再用其他药碰运气,结果不但收效甚微,浪费了人力、物力,还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给养殖户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5、药物剂量

  有的医或养殖场(户)在用时随意加大用量,认为量越大,治疗效果越好,其实不然。随意加大用药量会造成药物中毒以及动物机体菌群失,微生物生态平衡一旦被破坏,就会使潜伏在体内的病原菌和条件性致病菌大量繁殖而出现定位转移,引发内源性感染或二重感染。

  过量使用抗生素,会把机体内的致病菌和非致病菌都杀死,此时外源性病原菌就会顺利地通过口腔、呼吸道等进入体内,引发外源性感染;机体内有许多微生物有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K的能力,当这些微生物受到抑制,则引起机体维生素缺乏症。

  另外,一般药物按常规剂量使用即能达到治疗或预防目的,盲目加大剂量,则人为造成用药成本增加。当然也不是剂量越小越好,如果小于最小的用药剂量,不但不能杀死有害的病原微生物,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6、药物疗程

  任何药物都有其规定的疗程,疗程过短,会使动物体内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或维持时间达不到要求,但超过规定疗程,可使动物的体液、细胞免功能下降,导致动物其他疾病的发生,甚至死亡,同时还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在治疗疾病时一定要按规定的疗程用药,患畜恢复正常后,应继续用药2~3d磺类药物不可连续应用超过1周,一般以3~5d为宜,如需继续用药,需停药3~5d后应用。

  7、免疫接种与抗生素使用

  大多数用户都知道抗病毒药物可造成机体免疫失败,在接种疫苗时避免使用抗病毒药物,而往往误以为抗菌药物对疫苗没有影响,在使用疫苗前后还在继续应用抗菌药物。

  其实某些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对动物机体B淋巴细胞的增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会影响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抗菌药和磺胺类药物还可杀死细菌疫苗中的各种活菌,使菌苗的免疫失效。

  有些养殖户为防治各种疾病,在免疫接种前后使用抗生素、磺胺类或含有这些原料添加剂,导致机体白细胞减少、机能紊乱、菌苗变质,从而影响机体免疫应答。

  8、忽视综合防制

  控制畜禽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疫苗和药物防治固然重要,但理论和实践证明,任何药物和疫苗都没有100%的保护率,所以,应用疫苗和药物防制疾病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综合防制措施,应当以加强饲养管理、强化圈舍和环境消毒等措施来提高畜禽抗病能力、减少疫病风险和死亡风险。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