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个月家禽流行病检测与总结分析

2024-11-11来源:兽药药理与处方技术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一、呼吸道类疾病临床发病及检测情况
 
  1.呼吸道疾病(ND、H9、IBV)
 
  低致病性禽流感(H9)不会直接造成鸡群高死亡率,但发病后饲养周期延长、料肉比升高,特别是因病毒感染而造成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细菌继发感染而造成死亡,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IBV是目前临床主要的呼吸道病原,可感染不同日龄和品种的鸡,主要侵害鸡的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导致鸡呼吸困难、肾炎、生长迟缓、母鸡输卵管功能障碍及产蛋性能下降。
 
  目前传支发病依然严重,全国均有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温差波动可增加鸡群感染传支的风险,与细菌混合感染后较难治疗,白羽肉鸡与商品蛋鸡青年鸡场感染后鸡舍病原不易清除。
 
  2.多发疾病(MG、MS、HPG)
 
  滑液囊支原体(MS)感染率受季节性影响呈下降趋势,该病原在各个品种家禽群体均可普遍感染,白羽肉鸡上发病呈增多趋势,以呼吸道症状与关节肿大,胸骨囊肿;蛋鸡主要症状为关节肿大、输卵管发育缓慢、延迟产蛋高峰期、薄壳蛋、破壳蛋增多等;鸡毒支原体(MG)临床呈散发,混合感染较多。
 
 
图1呼吸道类疾病送检情况
 
  由图1可知,10月温和型流感(H9)检出率为5.5%;10月天气已经转凉,气温变化可能影响病毒的传播。IBV检出率居高不下,检出阳性率为48.7%,目前仍然是临床呼吸道类疾病的主要致病病原;ND检出率为2.3%;MS检出率为9.4%,MG检出率2.5%。
 
  由图2可知,IBV阳性样品基因分析显示QX型占25.22%、Ⅵ型占20%、4/91型6.96%、Mass型11.3%;目前国内主要流行的基因型仍为QX型和Ⅵ型,白羽肉鸡较重,传支在商品蛋鸡上比较敏感,青年鸡期间感染对生理发育影响较大,可能会对后期成绩有影响。
 
 
图2 IBV基因型分布情况
 
  二、肝脏类、免疫抑制类相关疾病
 
  造成肝损伤及病变的病原(不包括免疫系统疾病、毒素等)均归属为肝脏类相关疾病病原,主要包含以下几种:腺病毒FAV4C/11D/8b、弯曲弧菌CJ、禽戊型肝炎HEV、沙门氏菌等。免疫类疾病有多种(包括IBDV、ALV-J/A/B、CAV、REV、MDV等等),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危害青年鸡的高度接触性的病毒病,主要侵害淋巴组织、法氏囊。
 
  10月份实验室通过对法氏囊阳性基因进化树分析发现目前国内流行的IBD流行株主要为变异E株与超强毒株(与BQ902毒株、MB毒株亲缘关系较近)。由图3、图4可知IBDV在10月份检出阳性率为14.3%,主要临床发病后交由实验室确诊,经测序可得检出IBD中变异E株占74%,超强毒株占26%,超强毒株相比变异株在临床上症状更典型,发病鸡群治疗较难,应配合对型疫苗将病毒弱化,降低感染率与死亡率。
 
  该数据仅作为参考,不代表临床发病情况。腺病毒检出率为3.2%,主要为南方黄鸡发病,基因型为FAV4C型,需重点关注。免疫抑制类疾病仍然处于较高的发病水平。
 
  鸡传染性贫血具有以下特点: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的同时发生免疫抑制,常常继发病毒、细菌或真菌感染。
 
  禽白血病引起家禽多种病理表现:如成红细胞瘤、淋巴细胞样瘤和髓细胞样瘤等,偶见神经胶质瘤和骨硬化症等罕见症状,ALV可分为A-K共11个血清型,感染鸡的有A、B、C、D、E、J、K。通过对ALV基因分析发现目前国内主要流行的为J、K型,临床检测主要以内源性居多,没有发病症状。检测情况见图3。
 
 
图3 肝脏类与免疫抑制疾病
 
 
图4 IBD基因型分布情况
 
  三、11月份重点关注疾病
 
  11月份进入冬季,环控、保温应加强管理,昼夜温差大,易诱导疾病的发生,饲养要严格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大对重大疫病和冬季节多发疾病的免疫工作,提高免疫力。南北方要注意呼吸道疾病与传染性鼻炎混感问题,白羽肉鸡三炎等。
 
  南方:禽流感H9、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滑液囊支原体、法氏囊(变异E株、超强毒株)。
 
  北方:禽流感H9、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滑液囊支原体、法氏囊(变异E株、超强毒株)。注:以上检测均为实验室病料检出率。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