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集团定增2.9亿的背后:猪企的扩张与挑战

2025-03-14来源:现代畜牧网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神农集团定增之路

  近日,神农集团在资本市场投下一颗 “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发布定增预案修订稿,拟融资2.9亿元,用于产能扩张及补充流动资金。这看似普通的融资举动,背后却藏着一段跌宕起伏的定增故事。

  时光回溯到2023年6月,那时神农集团踌躇满志,计划最高融资11.5亿元,准备大干一场,主要投向饲料加工和生猪养殖建设类项目,一副要在行业大展宏图的架势。可谁能想到,2024年4月,公司突然发公告终止了这次定增,就像一场蓄势待发的大戏突然落幕,让人摸不着头脑。

  市场上各种猜测纷至沓来,有人说这是公司对大额融资能力缺乏信心,也有人猜测是公司对资金需求的紧迫性发生了变化。但实际上,2023- 2024年上半年,猪价深陷底部泥潭,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众多猪企亏损惨重,监管部门也相应收紧了融资政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神农集团主动终止定增,或许也是无奈之举。

  不过,神农集团并未就此放弃融资扩产的计划。在终止大额定增的同时,迅速启动了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方案,并且大幅调降了融资额。从当初的11.5亿元到如今的2.9亿元,这一巨大的落差,无疑让市场对神农集团的未来发展充满了好奇与疑惑 。

  从 11.5 亿到 2.9 亿,定增缘何转变?

  2023- 2024年上半年,猪价就像坐了“滑梯”,一路向下,持续低迷。整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上的生猪供过于求,价格战打得火热 。这对于众多猪企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

  在这艰难的时刻,神农集团也未能幸免。2023年,公司净亏损4.01亿元,业绩大幅下滑,这让公司的资金状况捉襟见肘。而此时,监管部门为了稳定行业发展,也收紧了融资政策,对猪企的融资审批变得更加严格。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神农集团原本计划的 11.5 亿元大额定增,面临着重重困难。一方面,市场环境不佳,投资者对猪企的信心受挫,大额融资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监管收紧,定增审批的不确定性增加。神农集团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后,最终选择主动终止了这次定增。

  为了满足公司扩张的资金需求,神农集团迅速调整策略,启动了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方案,并将融资额大幅调降至 2.9 亿元 。这种简易程序定增,程序相对便捷,融资效率更高,更符合神农集团当下的实际情况。它就像是一场及时雨,虽然水量不如之前预期的大,但在关键时刻,能为神农集团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2.9亿资金投向何方?

  这2.9亿元的定增资金,就像是一把精心调配的 “资源钥匙”,每一分都有着明确的去向和深远的意义,精准地投入到公司发展的关键环节。

  最大的一笔资金,1.37亿元,投入到“红河弥勒神农畜牧有限公司五山乡年出栏24万头优质仔猪扩繁基地建设项目” 。这一项目堪称公司养殖业务的 “动力引擎”。它主要为集团养殖板块及外部市场提供健康、优质的仔猪产品。想象一下,这些优质仔猪就像一颗颗充满潜力的“种子”,在未来成长为出栏的生猪,为公司创造源源不断的收益。而且,公司目前饲料及屠宰业务尚未完全实现满负荷生产,仔猪扩繁项目就像是一座桥梁,将饲料、养殖和屠宰业务紧密连接起来,有效提升饲料及屠宰板块的产能利用率,降低养殖及屠宰产品单位成本,实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

  2500万元用于“云南神农集团石林畜牧有限公司林口铺养殖场生物安全升级技改建设项目”,这绝对是一笔 “稳赚不赔” 的投资。在如今这个疫病风险不容忽视的养殖行业,生物安全就是企业的生命线。通过对养殖场进行生物安全升级技改,能够有效降低疫病传播风险,保障生猪的健康生长。这不仅能减少因疫病导致的经济损失,还能提高养殖效率,确保公司养殖业务的稳定运行,就像给养殖场穿上了一层坚固的 “防护服” 。

  4333.06万元被用于“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建设项目”,这无疑是神农集团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举措。在数字化、智能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养殖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建设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项目,神农集团可以实现从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到屠宰加工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管理。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养殖环境,通过智能化设备精准投喂饲料,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这不仅能提升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还能增强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让神农集团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

  最后,8437.41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占比达到 29% 。流动资金就像是公司的“血液”,充足的流动资金能够保障公司日常运营的顺畅。无论是支付原材料采购费用,还是应对突发的市场变化,充足的资金储备都能让神农集团更加从容。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这笔流动资金将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确保公司在扩张过程中不会因为资金短缺而 “掉链子” 。

  扩张之路与业绩表现

  (一)出栏量与营收增长

  近几年的扩张就像给神农集团按下了“快进键”,带动了公司营收的显著增长。从2018到2024年,公司生猪出栏量实现了惊人的飞跃,从最初的22.2万头一路飙升至227万头 ,这个增长幅度令人惊叹,仿佛是一场生猪养殖行业的“速度与激情”。

  2021年成功上市后,神农集团更是如虎添翼,加快了扩张的步伐。公司的营业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从 2020 年的 27 亿元左右迅速增至40亿元以上 。这一增长速度,在行业内也算是相当亮眼的成绩,彰显了神农集团在生猪养殖领域的强大实力和扩张成效。就像一颗茁壮成长的树苗,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迅速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二)毛利率与净利率下滑

  然而,在这看似光鲜的营收增长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毛利率及净利率总体上呈现下滑趋势,出现了明显的增收不增利现象。

  从2020年以来,神农集团就像是陷入了一个 “利润困境”。生猪价格周期下行,就像一场无情的暴风雨,狠狠打击了公司的利润空间。曾经高价的生猪,如今价格一路下跌,让公司的收入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饲料成本却像坐了火箭一样不断上涨,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进一步挤压了公司的毛利率。

  行业集中度的明显提升,也让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大企业凭借规模化养殖的优势,不断降低成本,就像一个个强大的 “价格杀手”,倒逼中小企业也不得不努力降低成本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神农集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虽然公司的营收在增长,但利润却没有同步增长,甚至出现了下滑的情况。这就好比一个人,虽然吃的越来越多,但吸收的营养却越来越少,身体越来越虚弱。

  成本控制与未来挑战

  (一)2025年成本目标

  在2月底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神农集团管理层立下“军令状”,2025年的完全成本目标是13元/公斤以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健康度提升方面,坚持健康养殖理念,进一步提升猪只健康度,确保猪场健康生产,持续提升蓝耳双阴猪群比例 ,就像给每头猪都穿上了一层隐形的“健康铠甲”,减少疫病带来的损失和成本增加。在规模效应上,稳健扩张,进一步提升全产业链的产能利用率,让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能物尽其用,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单位成本。管理效率提升也是关键一环,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提升人效水平,就像给公司的运营装上了一台“高效引擎”,让整个公司的运转更加顺畅、高效 。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2025年最终成本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原料价格的走势 。饲料成本在生猪养殖成本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如果原料价格上涨,那么即使公司在其他方面努力降本,也可能难以实现13元/公斤以内的成本目标。这就好比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神农集团努力训练、制定战术,但对手(原料价格)的表现却充满了不确定性,随时可能打乱公司的计划 。

  (二)猪价波动风险

  回顾2024年,猪价就像坐了一趟“过山车”,走势十分惊险。从年初的平稳,到5月下旬开始一路上涨,在 8月中旬达到年内高峰20.9元/公斤 ,让众多猪企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神农集团也借此东风成功扭亏为盈。可谁能想到,8月中旬之后,猪价又开始持续下滑,仿佛是一场美梦突然破碎 。

  根据 Wind 数据,这一轮生猪价格在2024年8月见顶之后就不断回落,此前最高达到21元每公斤左右,目前在14 元左右。而根据方正证券研报数据,2024年神农集团平均完全成本为13.9元每公斤 。这意味着,如果猪价未来继续下跌,一旦跌破成本线,神农集团将面临再度亏损的风险 。

  更让人担忧的是,神农集团还在不断扩张产能。如果猪价持续低迷,扩张的产能或许将成为一把 “双刃剑”,在增加产量的同时,也会放大公司的亏损 。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航行的船,原本的货物已经让船有些吃力,却还在不断增加货物,一旦风浪过大,就有沉没的危险 。猪价的波动就像这变幻莫测的风浪,给神农集团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

  扩张是福是祸?

  神农集团的定增扩张计划,就像一场充满悬念的冒险之旅,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产能扩张或许能带来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市场中的份额和影响力。随着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建设项目的推进,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有望大幅提升,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的风险。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原料价格的走势,而这是公司难以完全掌控的因素 。猪价的波动更是像一把悬在头顶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未来猪价继续下跌,公司不仅可能再度陷入亏损,扩张的产能还可能成为沉重的负担,进一步放大亏损 。

  神农集团就像一位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的船长,既要努力驾驭船只朝着扩张的目标前进,又要时刻警惕成本和猪价波动这两大 “暗礁”。这场定增扩张究竟会为神农集团带来繁荣发展,还是会让公司陷入困境,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但无论结果如何,神农集团的这一举措都将在生猪养殖行业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也为其他企业在面对行业困境和发展机遇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思考 。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