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蛋鸡生产周期包括前期、高峰和后期,后期约占一半。此阶段蛋鸡易出现脂质代谢失调、氧化性损伤、免疫性能降低、钙磷代谢紊乱等生理问题,导致生产性能下降、鸡蛋品质变差。在饲料 “全面禁抗” 背景下,通过营养调控改善产蛋后期蛋鸡健康,对提高生产性能意义重大。文章综述其生理特点及营养调控措施,以助改善健康状况和养殖效益。
一、蛋鸡产蛋后期的生理代谢特点
1. 脂质代谢失调
表现:肝脏脂肪沉积增加,易发脂肪肝综合征(FLHS),致死率高达20%。机制:高能低氮或低能高氮饲料导致脂肪合成基因(SREBP-1c、FAS)表达上调,载脂蛋白合成不足。
2. 氧化性损伤
表现:活性氧(ROS)积累,损伤细胞脂质、蛋白质和DNA,降低卵清蛋白合成能力。机制: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下降,氧化修复能力减弱。
3. 免疫功能下降
表现:抗体水平降低,免疫细胞(巨噬细胞、T/B细胞)减少,易受病原体侵袭(如新城疫病毒、支原体)。机制:长期产蛋消耗免疫资源,环境毒素累积加重免疫抑制。
4. 钙磷代谢紊乱
表现:蛋壳质量变差(破壳率、软壳率升高),骨骼强度下降。机制:肠道钙吸收能力降低,骨钙动员加剧髓质流失。
表1 蛋鸡产蛋后期的生理代谢特点(根据文章内容整理)

二、蛋鸡产蛋后期营养调控措施
1. 脂质代谢调控
1) 调整饲粮能氮比 蛋白能量比控制在63:1~65:1;优先选用小麦、大麦作为能量源,鱼粉、酵母粉作为蛋白源。
2) 补充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α-3 PUFA(鱼油):抑制肝脏TG合成,降低血清TC、LDL-C。共轭亚油酸(CLA):减少肝脏胆固醇沉积,上调LDLR基因表达。
3) 添加甲基供体:胆碱(600~1200 mg/kg):促进脂肪转运,减少肝脏脂肪空泡。甜菜碱(600 mg/kg):促进肉碱合成,加速脂肪酸β-氧化。肉碱(100 mg/kg):降低腹脂和肝脏TG含量。
2. 抗氧化调控
1) 常规添加剂 维生素E(30~85 mg/kg):捕获自由基,提高T-SOD、GSH-Px活性。锌(70 mg/kg硫酸锌):激活CuZn-SOD和CAT,降低MDA含量。硒(0.3 mg/kg):增强GSH-Px活性,保护细胞膜完整性。
2) 非营养素添加剂 吡咯喹啉醌(PQQ):清除ROS能力是抗坏血酸的50~100倍。葡萄原花青素(GPC):直接清除自由基,增强抗氧化酶活性。茶多酚(TP)(200 mg/kg):调节Nrf2通路,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水平。
3. 免疫增强措施
1) 寡糖 甘露寡糖(MOS)提高抗体滴度,激活巨噬细胞和TNF-α表达。
2) 植物提取物 紫苏籽提取物提升IgA、IgG、IL-2水平;大青叶提取物抑制炎症因子(IL-8)。
3) 有机微量元素 铜-壳聚糖纳米颗粒、纳米硒显著提高IgG、IgM水平。
4. 钙磷代谢调控
1) 石粉粒度与分饲模式 粗石粉(100CL)分下午投喂,降低破蛋率,提高骨灰分含量。
2) 维生素D₃ 促进钙结合蛋白(CaBP-D₂₈k)表达,增强肠道钙吸收。
3) 植酸酶(600~1200 FTU/kg) 提高钙磷表观消化率,改善骨骼矿物密度。
表2 蛋鸡产蛋后期营养调控措施(根据文章内容整理)

三、结语与展望
产蛋后期蛋鸡的健康管理需多维度营养干预,通过科学调控饲粮成分与添加剂,可有效缓解代谢紊乱,提升生产效益,为“替抗时代”的蛋鸡养殖提供理论支持。
现存问题:植物提取物活性成分不明确,添加剂间存在拮抗效应(如植酸酶降低微量元素利用率)。过量添加剂可能引发中毒(如超量维生素、硒)。
未来方向:深入解析添加剂作用机制,优化配伍形式。结合蛋鸡生理状态筛选安全剂量,实现精准营养调控。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