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从昨天在青岛召开的国家蛋鸡行业发展大会上获悉,为了提高鸡蛋的产量,全国将推广严格的标准化生产。为了保证鸡蛋安全,还将对蛋鸡疫病控制、营养分配等提出新办法。青岛还专门成立了综合试验站,不久后市民便可在市场上买到多种风味的鸡蛋。
据介绍,在这次会议上“标准化生产”是被提到次数最多的词,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青岛综合试验站站长任景乐告诉记者,目前青岛存栏蛋鸡共有1882万只,全市1万只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存栏蛋鸡共有1172万只,占全市蛋鸡总养殖量的63.28%。他说,这次会议中提出的标准化养殖要求十分精确,甚至连蛋鸡的需氧量和通风量都要经过精密测试以制定出标准。
任景乐告诉记者,目前我市的蛋鸡主要住在三四层的 “低层小楼”。“现在鸡笼都是梯形结构,但是今后将由梯形结构变成层叠状,让蛋鸡也能生活在五六层的"高楼"中,这样鸡蛋的产量将至少增加一倍。 ”
据了解,为了使鸡蛋也变得“全能”,能够根据人体需要添加适当的微量元素,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蛋鸡技术体系的科研人员已经开始研制一些特殊的鸡蛋。 “比如叶酸蛋,虽然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类似的功能蛋,但不少都是通过使用药物改变的,而我们研发的功能蛋是直接通过改变研发饲料实现。另外还有"风味蛋",可以通过饲料调节产出"浓香蛋"、"清香蛋"等多种风味的鸡蛋,目前这些特别的蛋还在研制阶段,将来会在青岛试验站进行试验,如果试验成功市民便可以在市场上买到。 ”
相关链接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