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供应依旧看紧 玉米价格仍有提升空间

2011-06-16来源:中华粮网文章编辑:笑笑[点击复制网址]
|

  上周四USDA下调美国作物产量预估并预期中国需求将增加,并称明年全球玉米供应将比上月预期更为紧张(结转库存规模将是1996年来最小,仅稍高于1930年代所创历史低位);同时预期今明两年中国玉米需求将增加13%,远高于早前市场预测,美农业部表示,中国将动用大规模玉米库存来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其对中国国内库存的预估减少1,200万吨。在全球玉米库存大幅减少、中国进口需求明显趋升及国内市场“涨声不断”的大背景下,中国玉米产量数据,尤其是库存水平,近期正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G20尝试抑制粮价波,中国或将公开农产品库存

  据外电报道,近日20国集团(G20)即将做出一项尝试:通过收集整理全球农产品库存和产量方面的更详尽的市场信息,来降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目前,由于产量不足、需求旺盛,加之库存降至数十年来最低水平,世界经济正陷入自2007年以来的第二轮食品价格危机。这项命名为“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Amis)的计划可谓应运而生。近几年各国农业官员们一直依靠零零碎碎的全球农产品供应和库存信息,这阻碍了他们的决策工作。尽管美国等一些国家会公布及时、详细的数据,但包括欧盟(EU)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家都远远做不到这一点。据悉,迄今一直对本国农产品库存水平保密的中国,也将加入Amis计划,粮食产量与库存等供需数据公开化有望减小粮价波动幅度,尽管迈出这一步的时间有待观察。

  外国媒体称,中国公布的粮食数据“值得推敲”或有政治方向的隐喻

  据外国媒体称,虽然粮食自给是中国的国策,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豆已转向依靠进口。2010年受饲料需求量猛增,中国的玉米进口量也达到157万吨;某国际大型谷物贸易商称,中国无疑是在大量采购世界的粮食,或许今年才是狼来之年。一旦中国大量进口,世界粮价还会飙升,同时,其指出中国的粮食数据缺乏透明透,或带有政治意图(据官方智库的数据显示,2010年度中国玉米产量为1.77亿吨,比民间机构的推算多了1700万吨。这一差额相当于日本的进口量),一旦有人得知产量不足,就会投机会地购买国产粮食,从而导致价格上涨,造成社会不稳定。这是中国政府不愿意看到的。中国官方机构认为玉米储备有近6000万吨,但日本相关人士估算实际仅有3000万吨左右。

  总体来看,由于中国玉米产量及库存数据是决定未来一段时间全球市场走势及价格能否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性因素,近期引起市场人士高度关注也在情理之中。同时,近阶段东北产区考察报告称,玉米库存紧张格局仍然突出,未来国内玉米市场行情仍有提升空间。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