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玉米市场回顾及2012年分析展望报告

2012-02-07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2011年玉米市场回顾及2012年分析展望报告

  一、2011年国内玉米行情回顾

  1.1、中国玉米供需平衡表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首创研发

  自09年以来,我国玉米市场一直呈现偏紧的供需格局,然而2011/12年度国内玉米丰产形势明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加剧,玉米市场需求也可能面临一定变化,尤其是深加工业的发展使得玉米的工业属性增强,在未来宏观走向不确定的情况下玉米的供需格局也面临着重新定位。

  当年被产区农民称为“最不值钱主粮”的玉米,今年以来身价节节攀升,涨幅已经接近20%。尤其今年5月份以来增速更加明显,仅9月份半个月时间,已经比上个月涨了200元/吨。虽然下半年各收购主体一再调高玉米收购价格,但受现货市场粮源基本枯竭的影响,玉米市场基本处在“有价无市”的状态,各玉米深加工企业粮源多为各地轮换出库玉米和贸易粮。市场价格一直呈上涨走势,屡创历史新高。国内养殖热情不断膨胀,饲料企业需求较大,进一步推动了玉米价格。

  此外南北玉米倒挂贯穿全年,因为加上银行利息、损耗等费用,东北地区玉米卖到南方贸易商根本无利可图,在此影响下,东北三大港口贸易粮积压严重,港口客户需求不足,走货不畅,贸易商观望气氛浓厚。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新玉米年度,国内农民卖粮已经从春节前集中卖粮改为视市场价格变化售粮,同时,国家持续不断的竞价交易也增加了国内玉米的供应数量,国内玉米供给已经比较充足。这从近期南北港口价格倒挂也得到了间接证明。此外,国内大幅增加进口玉米数量间接减少了南方地区对于东北玉米的需求,这也是南北港口价格倒挂的一个原因。据记者了解,2010年1—11月份,中国进口玉米156万吨,而2009年同期仅为4.97万吨。

  1.2、中国玉米年度产量与国内总消费对比

  图为中国玉米年度产量与国内总消费对比图。(图片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首创期货)

  2011/12年度国内玉米总消费预计为18591万吨,较上年增加791万吨,增幅4.4%。从上图可以看出,08年以来我国玉米消费总量增长的态势比较明显,只是增长的速度有所放缓,如果宏观经济维持稳定,消费仍然保持一个正常的增量,那么在供给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年度结余也将呈现恢复性增长。

  1.3、国内玉米总消费自然年度增长情况(略)

  二、玉米下游行业分析

  2.1、国内玉米饲料消费、工业消费变化图

  图为国内玉米饲料消费、工业消费变化走势图。(图片来源:首创期货)

  从上图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饲料需求的增长一直比较稳固,即使在08/09年度仍然增长了280万吨。而工业消费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较大,08/09年度玉米的工业消费出现了首次回落,减少了250万吨,而此后则一直维持增长态势。如果未来经济前景恶化,工业需求出现回落,那么国内玉米的供需前景无疑将向更为宽松的方向转变,至少要好于10/11年的情况。但如果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正常,国内外经济不发生大规模的危机的话,国内玉米市场尤其是深加工企业用粮需求只增不减,供需格局则将再次处于紧平衡之中。也就是说,最大的变数在于工业消费。

  二月下旬我国生猪价格振荡走高,带动仔猪补栏提前启动,饲料销售需求日渐旺盛,这使国内淀粉终端消费需求量相对增加。同时全国玉米价格普涨的局面暂告一段落,国内玉米价格小部地区有所下跌,但依然不改市场的看涨预期。由于原料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玉米库存偏紧,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淀粉价格继续攀高。我国2010-11种植季玉米储量与消费量之间的比率为37%,远低于1993-2003年期间93%的平均比率,这显示出玉米库存量已处于历史低位,而供应不足将会带动玉米深加工产品价格不断走高。

  2.2、生猪价格及存栏变化情况图


  

图为生猪价格及存栏变化情况图。(图片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首创期货)

  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10月份全国生猪存栏量达到47516万头,已经大幅超过2009、2010年的高点水平,春节前后生猪出栏压力仍然较大,预计春节过后随着生猪供应继续增加,市场需求减弱,生猪价格可能会有下跌空间,加之玉米和豆粕(2947,63.00,2.18%)价格下跌,生猪价格缺少宏观经济和成本条件的支撑。但是从长期来看,我均禽蛋占有量随GDP呈同步增长趋势,高存栏量对于玉米消费的拉动明显。

  2.3、玉米深加工企业利润情况图(略)

  2.4、玉米深加工产品价格变化(略)

  三、玉米现货与期货

  3.1、国内期货价格对比情况

  图为国内期货价格对比走势图。(图片来源:文华财经 首创期货)

  今年玉米市场一个显著特点是,期货和现货价格一度发生了较大程度的背离。年初市场曾经普遍看好今年的玉米行情,实际上在偏紧的供求关驱动下现货价格的涨势确实从年初一直延续10/11市场年度末,但期货价格则在年初创下历史高点后就开始了漫漫跌势。在过去连续两年的玉米大牛市中,期货价格相对现货建立了较大幅度的升水,一旦宏观方面风险爆发或者供需格局发生变化,期货相价格就面临向现货价格回归。今年10月下旬以来玉米价格连续下跌,部分地区农民卖粮积极性受到一定抑制,但是压力也在逐渐累积。农户还贷、春节前变现需求比较大,卖粮需求随时可能涌现。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国家收储的信息提振了市场信心和中间贸易商、用粮企业等主体入市收购的积极性;随着春节临近,产区及销区用粮企业均开始备货,尤其是广东等南方饲料企业积极备货,给玉米价格带来了较明显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目前东北地区玉米售粮进度较去年慢很多,大量玉米仍在农户手中,在今年玉米大幅增产、市场普遍看跌的情况下,春节前后的售粮高峰,很可能会带动玉米价格下跌。

  四、2011年玉米行业相关政策

  虽然今年春节过后,国内玉米现货价格一路突飞猛进,但在此期间,国家对玉米市场的政策调控始终未有松懈。近来更是新增了国储芽麦的竞价销售,以缓解国内饲料原料供应可能存在的紧张情况。受此影响,南北各地玉米现货价格涨势止步,局部地区受阶段性供应增加的影响而导致价格走弱,其中尤以南方市场表现相对明显。

  4月28日,国家发改委修订并发布了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新目录维持2005年本分类不变,仍分为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指导目录披露,将限制粮食转化乙醇、食用植物油料转化生物乙醇项目;年加工玉米30万吨以下,绝干收率在98%以下玉米淀粉湿法生产线等产能过剩加工项目。

  此外还采取了包括限制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加工量、收紧玉米深加工企业的信贷资金、调整玉米深加工企业增值税等七条措施。而财政部国家税务局4月19日已经对增值税政策的调整发文,即为控制玉米深加工过快发展,经国务院批准,暂停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增值税抵扣政策。据了解,除了增值税调整之外,其它各项调控措施也已经或正在落实之中。

  据消息人士透露,发改委等多个部门日前联合发文,宣布七条玉米市场调控措施,其中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今年6月底前,暂停对中央和地方储备企业以外的各类经营者发放贷款收购玉米,已发放的贷款不得展期,并督促贷款企业加快玉米销售,及时收回贷款。美国农业部最新一期(4月8日)的世界农产品产量与消费展望报告预计,2010/2011年度,中国玉米产量预计为1.68亿吨,消费量为1.64亿吨,由于中国玉米需求旺盛,预计该年度将进口150万吨玉米,与今年3月的预测相比,玉米进口量增加50万吨。据中华粮网数据中心最新供需数据,预计2010/2011年度国内玉米深加工消费数量将达到5000万吨,国内饲用玉米消费数量将达到1亿吨,工业用玉米需求由11%增至29%,饲用需求则由74%下滑至61%,加上口粮及其他消费,国内保证玉米足量供应压力较大。玉米深加工企业成为此次玉米调控的重点,有关部门要求严格限定深加工玉米用量;严肃处理玉米深加工违规企业,对土地、环保等手续不齐备或未经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拟建、在建项目一律责令其停止建设,对未经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已经建成投产的项目一律责令其停止生产,国家将适时调整玉米深加工增值税政策,并收紧非储备企业玉米收购的信贷资金。

  9月20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表示,为抑制玉米价格持续上涨的势头,有关部门将于近期轮换出库一批储备玉米,增加市场供给。粮油信息中心并未提供玉米出库数量及具体日期。

  自9月上旬以来,河南、山东部分地区早熟玉米上市,玉米收购价格同比提高300-400元/吨。国家粮食局决定,在11月底新粮全面上市之前,将安排370万吨中央储备玉米投放市场。根据国家粮食局的通知,拟追加安排中央储备玉米轮换计划370余万吨,要求中储粮总公司在今年11月底前安排轮出,以增加市场供给,满足接新前玉米市场需求。此消息公布后,玉米市场急燥心理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尽管国家抛储会起到平抑市场价格的作用,但市场人士认为,受制于庞大需求量的支撑,玉米价格很难大幅回落,中长期依然处于上涨通道之中。

  五、进出口信息

  海关数据显示:6月中国进口玉米11,234吨,1-6月玉米进口量为36,135吨,较上年同期下降59.2%。目前市场分析师也在上调他们对中国玉米进口量的预测。关于中国进口玉米预估从200万吨左右上调至500万吨。

  中国最大的粮油储备公司中国储备粮总公司,也加入到玉米进口中来,其采购的100万吨美国玉米的首船到货,也是江苏口岸首次进口美国玉米,在镇江港卸货入库后,将转入中储粮设在江苏的其他储备库或中转库作为储备,再续转为商品玉米向市场销售。

  7月份中国从美国进口玉米的一份定单竟引起国际粮食交易商的高度关注,一些国际粮食交易商甚至预测今年中国仅从美国就要采购超过500多万吨的玉米,有国际人士预测,未来5-10年之内,中国将成为美国玉米的最大出口国。

  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玉米产量为1.845亿吨,较上年增加3.93%,美国农业部预测为1.82亿吨。此外中国9月份玉米出口量为10,200吨,较8月份下降23%。今年1-9月份玉米出口量总计90,691吨,较上年同期下降16%。据德国媒体报道,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玉米进口国。尽管中国今年的玉米产量有望创新纪录,但为保证粮食储备,保障家禽及牲畜养殖所需玉米饲料的供应,中国仍从美国进口了大量的玉米用于国家储备。据市场分析师预测,到2015年,中国年进口玉米量将达到1500万吨。此外综合媒体消息,中国已购买约150万吨美国或阿根廷的产地可选玉米,用于国家储备。

  阿根廷《金融界报》10月6日报道,阿根廷农业部国务秘书罗伦索日前表示,将与中方签署玉米检验检疫议定书,阿方将有望开始向中国出口玉米。阿根廷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玉米出口国,也是世界主要玉米生产国之一。

  5.1、进口成本与图内价格对比图

  图为进口成本与图内价格对比图。(图片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首创期货)

  六、2011年国外玉米行情(略)

  七、2012年走势分析(略)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