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短期弱势难改,豆粕基本面利空因素增多

2012-11-01来源:中华粮网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玉米市场短期弱势难改

  进入新收购季,关于国家临储政策信息传闻不断,市场关注度逐步提升。近期,国家粮食局下发《关于切实做好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将努力扩大收储能力,引导粮食销区合理转移。市场传言东北玉米国储收购定价:辽宁内蒙1.08元/斤;吉林1.07元/斤;黑龙江1.06元/斤,而且还将在华北进行收购,敞开收购。消息一经传开,期货市场1305合约大幅放量增仓,价格震荡攀升上行,突破60日均线。现货市场虽未明显上涨,但是收购主体热情已受到一定程度调动。贸易型企业前期可能不会展开大规模的收购,保持观望概率偏高。但如市场价格上涨因素增加(主要为政策因素),贸易主体将马上入市收购。由于小麦收储价格提升,饲料企业转向采购玉米现象增加,替代比例缩减,后期小麦价格继续上行动力可能不足。另外,国家玉米收储若出,价格在市场预计范畴的话,将会打造价格坚实底部,同时吸收流通粮源,供需格局重新分配。总之,在新粮供应稳步增加,贸易主体心态谨慎及终端需求疲弱,预计短期国内玉米现货阶段性弱势难改,除非强政策出台,对国内玉米市场触底反弹存在一定的推动作用。建议国内深加工企业及饲料企业采取保守策略,保持相对动态的原料库存水平以保证生产。贸易企业逢低加强华北玉米采购,尽量避免囤积压货。后期继续关注国家收储政策、小麦价格及农村售粮进度等情况。

  豆粕基本面利空因素逐步增多

  由于我国当前用于压榨的大豆对进口的依存度超过80%,而豆粕正是压榨的副产品之一,进口成本的高低决定了豆粕压榨成本的高低。随着CBOT大豆期货价格回落以及大豆收割上市,进口价格也不断回落。11月船期到岸成本从前期的5500元高位回落至近期的5000元以下,折算成豆粕的生产成本也从4400元以上回落至4000元以下,豆粕现货市场供应压力有效缓解。虽然豆粕成本下降,但是降价仍难带动豆粕消费。在今年肥猪市场整体低迷的环境下,仔猪市场也经历了一定的低谷。国庆后豆粕大幅降价也没有刺激仔猪市场行情好转。一方面,目前补栏的仔猪,在2013年春节之后才能出栏,那时正是春节之后的消费低谷,生猪市场行情较差,因此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目前猪市和消费情况下,养殖户普遍预计仔猪市场价格行情走低的可能性偏大。由于仔猪补栏量不高,未来一段时间豆粕的饲料需求很难提升。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