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爆发:抽检结果引发广泛关注
在当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高度关切的背景下,每一起食品安全问题的披露均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波澜。近期,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则抽检通告,使盒马潍坊门店所售无抗鲜鸡蛋兽药超标一事,成为社会各界瞩目的焦点。
5月8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食品安全“你点我检”专项抽检情况的通告表明,青岛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销售的、源自小町蛋业(山东)有限公司的保洁无抗鲜鸡蛋,地美硝唑和甲氧苄啶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其中,地美硝唑作为一种硝基咪唑类抗原虫药,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31650—2019)中明确规定,其允许作治疗用,但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然而,该批次鸡蛋中地美硝唑含量达到了15.5?g/kg;甲氧苄啶作为抗菌增效剂,常与磺胺类药物联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41种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31650.1—2022)规定其在家禽蛋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10μg/kg,而此次抽检的鸡蛋中,甲氧苄啶含量为13.0?g/kg,超出了国家标准。
这一抽检结果如同重磅炸弹,瞬间在消费者群体中引发强烈反响。毕竟,无抗鸡蛋长期以来凭借“0抗生素”“安全健康”等宣传卖点,吸引着众多追求高品质生活与健康饮食的消费者。他们愿意支付相对较高的价格,旨在获取更为安全、健康的食品。但如今,抽检结果致使他们的信任瞬间瓦解,对食品安全的忧虑也愈发浓重。一时间,社交媒体上关于“盒马无抗鸡蛋兽药超标”的话题热度迅速攀升,众多消费者纷纷表达震惊与不满,一些长期购买该品牌无抗鸡蛋的消费者甚至表示今后不敢轻易相信此类产品的宣传。
小町蛋业声明:回应质疑与自我澄清
面对此次抽检结果引发的巨大舆论压力,小町蛋业迅速作出反应,积极采取举措回应消费者质疑,力图挽回品牌声誉。5月15日,小町蛋业在其品牌微信公众号“樱姬小町”上发布关于此次事件的声明,从多个维度对事件进行说明与回应。
在声明中,小町蛋业首先表明积极承担责任的态度,称“影响已然造成,我们不会将责任简单推诿给任何一方,始终积极承担全部损失,全力配合各方调查工作”。对于因此次事件受损的合作伙伴,小町蛋业已承担全部退货,以实际行动展现出担当。
针对兽药残留超标的疑问,小町蛋业阐述了事情经过。原来,在3月得知抽检两项指标异常后,公司迅速将同批次留样送往第三方检测机构。在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监督下,小町蛋业当日将同批次留样同步送检到第三方检测机构,根据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后续出具的协查回复函,该批次产品检测结果为合格。然而,由于某些流程等因素,未能及时按照复检流程提交申请,导致5月抽检结果公布。小町蛋业还提及,公司从养殖环节来看,全程不使用抗生素,鸡在产蛋前,定期会有中药喂养过程,以预防鸡生病,此过程中产的蛋不会销售。经公司自查及与多位专家讨论溯源,初步认为,无抗鸡蛋出现兽药残留,可能是受到外部环境因素污染等影响。
为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小町蛋业还宣布一系列后续整改措施。公司与销售平台建立复检流程实时追踪系统,确保争议产品48小时内送检复核,从流程上保障检测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在公司内部成立“食品安全监督委”,定期邀请消费者代表等参与飞行检查,加强内部监督;企业公众号将实时公示每日、每批次产品出厂检测报告,并按照国家标准要求,每半年公布第三方检验报告,做到检测报告动态公示,让消费者随时了解产品质量情况。此外,自5月20日起,创始人还将携养殖技术团队在“小町的透明农场”抖音直播间连续7天开展24小时“透明农场”直播,消费者可实时观看从饲料、养殖到分拣全过程,通过“透明溯源”让消费者亲眼见证产品的生产过程,打破行业“黑箱”。
质疑声起:信任危机的形成
尽管小町蛋业的声明看似诚恳且全面,但在消费者、媒体和行业专家眼中,其中诸多内容存在不少疑点,这使得声明发布后,质疑声非但未平息,反而愈发强烈,一场信任危机在小町蛋业与消费者之间迅速蔓延。
首先,初检与复检结果的显著差异,成为引发质疑的核心问题之一。初检时,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抽检结果明确显示该批次鸡蛋兽药超标,这一结果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毕竟官方的抽检程序和检测标准均经过严格把控。然而,小町蛋业自行送检的第三方复检结果却显示合格,这一截然相反的结果令消费者难以理解与接受。在消费者看来,官方抽检在前,且结果明确,而小町蛋业的复检不仅是自行委托第三方进行,时间上也相对滞后,这就难免使人怀疑复检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留言称:“官方抽检是按照正规流程进行的,说超标就是超标了,现在你自己找个第三方说合格,这谁能信啊?说不定就是为了挽回声誉才这么做的。”这种对复检结果的不信任,致使消费者对小町蛋业的信任度进一步降低。
其次,声明中对于兽药残留超标的解释,也未能令大众信服。小町蛋业将原因归结为外部环境因素污染等,但却未提供足够证据支持这一说法。从科学角度来看,兽药残留超标是较为严重的问题,需要有严谨的调查和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结论。仅仅以外部环境因素污染来解释,显得过于简单和草率。行业专家对此也提出质疑,他们认为,鸡蛋的生产过程涉及多个环节,从鸡的养殖、饲料的使用到鸡蛋的收集和储存等,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兽药残留超标。如果是外部环境因素污染,那么需要明确是在哪个具体环节受到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和范围等详细信息。而小町蛋业在声明中并未给出这些关键信息,这就使得其解释缺乏说服力。
再者,小町蛋业在声明中提及未能及时按照复检流程提交申请,这一行为也引发诸多猜测。按照正常程序,在得知初检结果异常后,企业应及时申请复检,以维护自身权益和产品声誉。然而,小町蛋业却错过了这个关键时间节点,这让消费者和媒体不禁怀疑其背后是否存在其他原因。有媒体报道称,小町蛋业可能是在试图拖延时间,或者是对复检结果没有足够信心,所以才没有及时申请复检。这种猜测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小町蛋业的负面印象,使得信任危机不断升级。
此外,小町蛋业作为一家以生产无抗鸡蛋为主的企业,一直以来都在强调产品的安全性和高品质。但此次兽药超标事件的发生,与企业之前的宣传形成鲜明反差。消费者在购买无抗鸡蛋时,往往是基于对企业宣传的信任,认为无抗鸡蛋就是安全、健康的代名词。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这让消费者感到被欺骗,从而对小町蛋业的品牌形象产生极大负面影响。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大量消费者纷纷吐槽小町蛋业,对其产品质量和诚信提出严重质疑,甚至有消费者表示以后再也不会购买小町蛋业的产品。这种来自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和抵制行为,无疑使小町蛋业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之中,品牌声誉也遭受重创。
深入剖析:抽检与检测流程中的问题
在此次盒马无抗鸡蛋兽药超标事件中,食品抽检和检测流程成为众人关注焦点,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引发人们对整个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思考。
一般而言,食品抽检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其流程有着严格规范和要求。以此次涉及的鸡蛋抽检为例,抽样环节至关重要。按照规定,抽样人员不得少于2名,需主动向被抽样单位出示注明抽检内容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告知书》和有效身份证件,查验证照以核对被抽样单位资质。在抽取样品时,要依据实施细则,从食品经营者仓库或者用于经营的食品中随机抽取,且抽取的样品量应满足检验和复检需要。整个抽样过程需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拍照或录像等方式留存证据,确保抽样过程客观、公正。样品抽取后,要做好标记并共同封样,填写相关文书并由双方签字确认。同时,抽样人员应向被抽样单位支付样品购置费并索取发票等票证。随后,样品需在规定时间内妥善运输并完整移交给承检机构,对于有特殊贮存条件要求的食品样品,要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运输过程符合要求。
而在检测环节,同样遵循严谨流程。实验室接收样品后,首先进行接收登记和样品初检,检查样品是否完好、标识是否清晰。之后,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检测目的制定检测计划,明确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检测人员依照检测计划,使用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检验,将检测结果及时、准确地记录在案。检测完成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样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最后,根据检测结果撰写检测报告,报告需经过专人审核,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审核通过后及时发放给相关单位或个人。
回到此次事件中,盒马和小町蛋业在流程执行上却出现诸多问题。在初检结果显示兽药超标后,按照正常程序,盒马潍坊门店作为销售方,以及小町蛋业作为生产方,均有权在规定时间内向组织抽检部门提出异议复检申请。然而,由于盒马潍坊店系新开门店,负责人经验不足且业务繁忙,未能在七日内提交复检申请,导致系统自动判定该批次产品不合格。小町蛋业虽在得知抽检异常后,将同批次留样送往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且结果合格,但这并非官方认可的复检流程。这种未及时申请复检的行为,不仅使得初检结果得以公示,引发消费者的信任危机,也让整个事件的真相变得扑朔迷离。从流程的严谨性角度来看,盒马潍坊门店未能按时提交复检申请,无疑是对自身权益的一种忽视,也使得后续的争议和质疑难以避免。而小町蛋业自行送检第三方机构的做法,虽然看似积极应对,但在缺乏官方认可的情况下,其检测结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揭示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对于抽检和检测流程的重视程度不足,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在业务能力和责任意识上的欠缺。
各方反应:舆论漩涡中的不同表现
在这场关于盒马无抗鸡蛋兽药超标事件的舆论漩涡中,各方势力纷纷登场,他们的不同反应,进一步凸显了事件的复杂性和影响力。
作为销售平台的盒马鲜生,在事件初期表现相对沉默。5月8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告发布后,盒马鲜生并未立即作出公开回应,这使得消费者的不满情绪进一步加剧。直到5月13日,盒马涉事门店才接受媒体采访,表示购买到该批次鸡蛋的消费者可凭借订单号申请退款处理。然而,对于消费者关心的产品质量把控、与供应商的后续合作等问题,盒马鲜生仍未给出明确答复。在与小町蛋业的合作方面,有知情人士透露,因为供应产能原因,小町蛋业与盒马“保洁无抗鲜鸡蛋”合作在2月20日抽检前即停止,目前盒马全国门店并无该款鸡蛋在售。但盒马鲜生并未就此次合作停止的原因以及未来在鸡蛋采购方面的计划等内容进行详细说明。这让消费者对盒马鲜生的信任度受到一定影响,不少消费者开始质疑盒马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能力和责任心。
监管部门在此次事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抽检结果的发布方,其通告成为了事件的导火索。在事件发生后,监管部门表示目前盒马和小町蛋业均未针对检测结果提出异议复检申请。按照规定,商铺和生产企业应该向组织抽检的部门提出异议复检申请,只有经过正规的复检流程,才能最终确定产品是否合格。监管部门的这一表态,使得事件的发展陷入一种僵持状态。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小町蛋业所在地的监管部门,在事件中也有所行动。他们协助调查,并对同批次产品委托第三方机构复检,复检结果显示合格且已出具证明。然而,这一复检结果并非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导,其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公众质疑。整个监管过程中,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监管流程的透明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消费者在此次事件中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当得知盒马无抗鸡蛋兽药超标后,众多消费者纷纷采取行动维护自己的权益。在社交媒体上,消费者们表达着自己的愤怒和不满,对盒马鲜生和小町蛋业的信任度急剧下降。许多消费者开始向盒马鲜生申请退款,来自北京、重庆、上海、山东等地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在得知消息后向盒马申请了同款鸡蛋订单的退款,部分消费者成功收到退款,但也有一些消费者因所购买商品不涉及抽检批次、订单已过售后处理时间等原因被拒。除了退款诉求外,消费者还对食品安全问题表达了深深的担忧。他们希望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能够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所销售的食品符合国家标准,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其他相关企业也受到此次事件的波及。在生鲜电商领域,无抗鸡蛋几乎已成为盒马、京东七鲜、美团等众多平台的标配产品。此次盒马无抗鸡蛋兽药超标事件,让整个行业都感受到压力。其他销售无抗鸡蛋的企业,纷纷加强对自身产品质量的把控,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一些企业表示,将进一步优化采购渠道,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核和监管,确保所销售的无抗鸡蛋质量安全可靠。整个行业也开始反思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行业反思:食品安全警钟长鸣
此次盒马无抗鸡蛋兽药超标事件,绝非小町蛋业与盒马鲜生两家企业的个别现象,其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整个蛋品行业乃至食品行业在食品安全管理层面存在的诸多漏洞与隐患,为全行业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
从蛋品行业视角而言,伴随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持续提升,无抗鸡蛋等高品质蛋类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众多企业踊跃投身该领域,期望在这片市场蓝海中获取发展机遇。然而,在利益的驱动下,部分企业却忽略了食品安全这一根本性问题。此次小町蛋业的无抗鸡蛋被检测出兽药超标,致使人们对整个无抗鸡蛋市场产生了深切的忧虑。消费者开始质疑,市场上其他品牌的无抗鸡蛋是否同样存在类似问题?无抗鸡蛋的生产标准与监管机制是否足够严格?这一系列质疑,不仅损害了小町蛋业的品牌声誉,也对整个无抗鸡蛋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倘若行业内不能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与整改,消费者对无抗鸡蛋的信任度将持续下滑,最终可能导致整个无抗鸡蛋市场的萎缩。
进一步拓展来看,食品行业作为与民众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重要行业,食品安全始终是其发展的核心命脉。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都会引发消费者对整个食品行业的信任危机。回顾过往,诸如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苏丹红鸭蛋事件、地沟油事件等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均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损害,也使食品行业的形象遭受重创。这些事件不仅导致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的信任度急剧下降,还造成了市场的不稳定以及行业发展的受阻。此次盒马无抗鸡蛋兽药超标事件,再次警示我们,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小觑,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在食品安全标准方面,尽管我国已制定一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标准不统一、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的食品安全标准存在差异,这为一些不法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为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常常忽视食品安全标准,采用违规的生产工艺与添加剂。因此,构建更为严格、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并强化对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紧迫任务。
监管机制的完善同样至关重要。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如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尽管各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交叉等问题,导致监管效率低下,一些食品安全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此外,监管部门的检测技术与设备相对落后,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食品安全检测需求。故而,需要进一步优化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同时加大对监管部门的投入,提升其检测技术与设备水平,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除加强标准制定和监管机制建设外,食品企业自身也应强化自律,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与社会责任意识。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唯有真正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从源头抓起,严格把控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才能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小町蛋业在此次事件中,虽声称积极承担责任,但事件的发生本身就反映出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其他食品企业应以此为鉴,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与教育,提升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
消费者作为食品安全的最终受益者与监督者,也应提高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与辨别能力。在购买食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仔细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避免购买到“三无”产品和问题食品。同时,消费者要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
此次盒马无抗鸡蛋兽药超标事件,为整个食品行业敲响了警钟。食品安全问题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关乎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唯有通过建立更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完善监管机制、加强企业自律和提高消费者意识等多方面的协同努力,才能共同守护好食品安全的底线,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