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底以来,H7N9禽流感疫情蔓延,家禽业受到重大冲击。6月初,禽流感的阴霾渐渐散去,笔者从各地了解到,不少禽类养殖专业户已经开始补栏,生产逐渐恢复。
近期,随着禽流感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相继终止禽流感应急响应,鸡肉价格止跌回升,家禽业正从低谷走出。
日前,由广西区玉林市家禽协会与部分大型家禽企业联合提出关于稳定家禽业发展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1.中国的禽业养殖人数众多,且具有土地占用率低、粮食消耗量少、鸡肉产品营养价值高、肉类产品比较中消费最为经济等优势,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消费食品,特别是广东、广西素有“无鸡不成宴,产妇必吃鸡”的传统习俗,针对当前形势及特点,急需提振从业者信心及生产积极性,解决从业人员对“今冬明春”的H7N9疫情及“舆”情再次冲击的顾虑。为此我们呼吁为H7N9禽流感改名。不要为一个可用不可用的“禽”字打击了整个禽类行业。
2.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对2004年的禽流感和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的过度反应,不但易引起社会的恐慌,而且会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信息透明是应该的,但是媒体的宣传应该是理性、客观的,报道量应适度。同时我们建议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过程中,做好专家学者与媒体交流、报道的指导工作。一些专家、教授、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重要是侧重运用于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决策的依据,但如果不加以引导,学术研究问题放到社会公共上讨论,就会变成社会问题,如媒体没有立场和观点的过度引用和传播报道,极易引起民众对社会的恐慌,而且造成其他的隐性损失。
3.全行业种、肉鸡养殖总量减20%,力促市场供求平衡。
4.机关、学校、部队、社会团体等食堂,要停止“执行”区域性的和部门单位的“不吃鸡”相关规定。
5.当前如何恢复、积极引导消费者科学、正常消费禽产品,对禽产业走出困境、健康发展急为迫切。建议各级政府在本时点要加大科学引导的力度。
6.此次损失最严重并支撑产业发展的是“公司+农户”的养殖公司,建议国家及各级政府出台专项补贴扶持。
7.此次事件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与破坏力之强、行业动荡之深远、经济损失之惨重,不亚于遭受了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害,希望继续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与扶助,帮助禽产业渡过难关,减少对产业企业生产力进一步损伤和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玉林市着力实施的政策扶持、部门联企服务、项目引导转型三举措已经初显效果。目前,该市家禽业开始奏响“回暖之音”,种禽苗场生产恢复,市场稳定;养殖场(户)开始陆续补栏、恢复饲养;禽类产品质量安全无虑,市场供给保障稳定,活禽交易恢复,消费信心提振。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