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苗养殖业市场低迷

2015-12-06来源:《中国科学报》文章编辑:admin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众多小型商品鸭苗养殖场由于对市场前景研判不明朗,经济上不堪重负,已经停产或倒闭,待行情好转时再进行跟进补栏。中等以上规模养殖场依旧坚持,转行对于他们来讲并不是易事,他们寄希望于下一个行情高峰的到来,弥补近年来的亏损。

  近年来,我国鸭业行情低迷,种鸭企业处于亏损状态,鸭苗和毛鸭价格持续走低。众多小型养殖场经济上不堪重负,已经停产或倒闭;而中等以上规模养殖场迫于转行成本居高不下,仍在等待下一个行情高峰的到来。这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担忧。

  水禽产业在目前形势下如何自我调整,开拓创新,提升产业整体水平?《中国科学报》记者为此专访了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禽业分会秘书长、研究员宫桂芬,以2014~2015年上半年鸭业生产情况为例,探讨我国水禽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及未来展望。

  总体形势一般

  《中国科学报》:请您分析一下2015年上半年水禽行业总形势。

  宫桂芬:肉鸭方面的行情依旧低迷,祖代、父母代种鸭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商品代鸭苗和毛鸭价格低迷。鹅的效益好于鸭的效益。鹅业市场运行平稳,规模养鹅场的数量有所增加,这部分理性介入的规模养鹅场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上半年鹅业略有盈利。

  《中国科学报》:2014~2015年上半年,鸭业养殖产量及品种更新方面呈现出怎样的形势?

  宫桂芬:受H7N9事件、宏观经济放缓影响,2014年我国鸭业生产复苏乏力,肉种鸭存栏、商品鸭出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蛋鸭存栏、鸭蛋产量持平略增。据推算,2015年上半年白羽肉鸭出栏14.37亿只,产鸭肉266.20万吨。

  中国畜牧业协会收集了肉鸭品种的更新数量。2014年,我国白羽肉鸭祖代更新量为27.13万套。其中国内约为24.2万套,国外引进约为 3.23万套。2015年,协会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计划白羽肉鸭祖代更新量为21.84万套。2015年上半年,我国白羽肉鸭祖代更新量为12.19万套。其中国内约为10.93 万套,国外引进约为1.26万套。

  蛋鸭方面,育种人员在我国蛋鸭优秀资源基础上培育了不同品种的青壳系,使我国蛋鸭的生产性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在饲料转化率方面还有待提高。2015年5月,由诸暨市国伟禽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培育的“国绍1号蛋鸭配套系”通过了新品种的审定。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