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康复者体内抗体识别和保护机制

2015-12-08来源:清华新闻网文章编辑:岛岛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12月4日,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林琦教授和生命科学学院王新泉教授带领的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联合发表题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康复者体内抗体识别和保护机制”(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antibody recognition in convalescent humans from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5N1 infection)的研究论文,系统分析了针对流感病毒表面血凝素蛋白(HA)抗体反应的特点、结构与功能特征,首次定义了保护性抗体识别HA 表面的四个薄弱位点,为研发和优化抗体药物和疫苗提供了精准的靶标。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左腾、孙建峰和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王桂芹为本研究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清华大学张林琦教授,王新泉教授以及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周保罗教授为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流感病毒是单股负链RNA病毒,在历史上曾爆发过多次大流行。其中1918年的西班牙H1N1大流感造成了5000万人的死亡,远远超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直接的伤亡人数。最近一次2009年的H1N1猪流感流行,造成18000多人的死亡,波及了超过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高发区,流行宿主大多集中在鸟类等动物,对人类一般不会造成直接伤害。但近期的迹象表明,这类禽流感病毒正在利用其高水平的基因突变等手段,逐步扩大其宿主范围,包括对人类的侵染。1997年我国香港首次发现的H5N1和2013年华中地区首次发现的H7N9人类感染,就是危险的警示。从发现至今,H5N1感染人数已达七百多例,其中死亡病例高达四百多,致死率接近60%,因此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是当前公共健康面临的严峻威胁。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