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3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8年4月3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8年4月3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猪评:猪价回涨 但亏损程度改善并不明显(2018年4月3日)
据数据研究部数据统计,2018年4月3日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10.72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04元/公斤,较上周同期猪价(3月27日)上涨0.54元/公斤。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22省份猪价上涨,2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重庆,较昨日上涨0.14元/公斤于11.64元/公斤;全国最低价为新疆,较昨日上涨0.06元/公斤于9.62元/公斤。天津、山西、安徽与昨日持平。
主要上涨地区(单位:元/公斤) | 主要下跌地区(单位:元/公斤) | ||
广东 | ↑0.18 | 浙江 | ↓0.07 |
重庆 | ↑0.14 | 福建 | ↓0.01 |
内蒙古 | ↑0.09 | ||
四川 | ↑0.09 |
今日部分地区猪价:四川5.6-5.9元/斤,河南5.0-5.3元/斤,江西5.3-5.6元/斤,广东5.6-5.9元/斤,湖南5.4-5.7元/斤,山东5.0-5.3元/斤,湖北5.2-5.5元/斤,河北4.9-5.2元/斤,北京4.9-5.2元/斤,辽宁4.9-5.2元/斤。
今日猪价持续反弹,但反弹幅度明显收窄。目前猪价反弹主要是大型养殖集团认为控制出栏节奏和出栏量、生猪价格过低之后市场自身的理性需求,以及清明节节日效应产生的心理预期影响等三大主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目前为止,需求方面仍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虽猪价出现回涨,但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养殖户亏损程度改善并不明显。我们预计4-5月份期间生猪供需矛盾走向将较3月份缓和,猪价将比3月份有所回涨的预判暂不改变。
猪价已持续上涨5天 二季度会如何?
自3月26日猪价探底止跌反弹,已持续了5天,全国均价涨幅0.15元/公斤,其中,价格越低的地区,反弹幅度越大,东北地区整体反弹幅度最大,随着压栏挺价意愿不断加强,其他地区涨幅不断放大。
本轮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一是超跌探底,深跌后大范围挺价开启;
二是清明节的拉动作用,不排除屠宰食品企业抬高毛猪收购价,更利于猪肉涨价销售;
三是连续三个月的出售,大体重猪供应压力已有明显缓解;
四是进口猪肉加征关税,进口预期下降利好作用等。
预计二季度生猪市场7大变化
1、生猪出栏压力有所缓解。随着超大猪陆续出栏后,4月份出栏体重将有所下降,标猪供应量多于超大猪,后市供应压力将有所缓解,如果压栏与二次育肥在二季度开启,那么三季度供应将再度面临超大猪供应压力,猪价涨幅将受限。
2、猪价反弹态势已定,但低位盘整期或拉长。今年猪价深跌创8年来新低,触底较2014年提前一个月(4月21日触底),2014年触底后盘整10天,五一后较节前大涨2.5元/公斤,预计今年4月份猪价小涨后,整体会在11元/公斤左右盘整,5月份猪价或能再接力上涨,但预计整体涨幅或小于2014年同期,最可能在12元/公斤左右盘整,6月份难超13。对比2014年行情,2018年二季度猪价调整周期拉长,涨幅下降。
3、白条猪肉低价囤货可能开启,需关注。白条猪价格也已跌至近年低点,加之,进口肉预期减少,肉制品加工企业、经销商或将加大囤货力度,零售加工端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加,需关注白条猪涨幅。
4、补栏积极性或有所好转。在对后市相对乐观预期下,仔猪补栏较一季度将有所好转,二次育肥借机抄底或再起,在仔猪供应量趋增状态下,仔猪价格难有大的涨幅,或稳中调整,母猪补栏或仍将低迷,二元母猪价格继续下探。
5、母猪淘汰更新力度加大,效率指标进一步提升。行情低迷的状态下,节省成本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淘汰落后产能,预计2015年底以后补栏母猪,将进入淘汰高峰期。适龄母猪存栏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加之气候适宜,母猪生产效率指标或再提升。据调查,因行情下跌,虽大部分猪场有加大更新力度的计划,仍没有出现明显退养情况。
6、环保税开征、饲料成本增加。4月1日环保税费首次开征,需关注对生猪成本影响,另外,饲料原料价格仍有上涨可能,将进一步增加饲料成本,也将进一步抬升自繁自养猪场出栏成本,二季度自繁自养出栏成本与外购成本相当,将结束2016年4月份以来外购与自繁出栏成本分化现象。
7、建厂投资扩规模力度或放缓。随着亏损期进一步拉长,企业更多的精力将是如何降成本,控风险,大幅扩大投资的势头将有所下降,内部结构与模式优化调整将成为重中之重。另外合同猪放养力度有望放大,需要关注。
连续几日的上涨,但还是每头亏200元,要还继续坚忍!
行情,永远都是变化莫测的,如果你能准确的预测到,那么不论你做什么行业,都会有获得很大的成功。正是因为行情很难预测,或者说,是不能被准确预测。所以各个行业才会出现价格的剧烈变化,有时波澜壮阔,有时惊心动魄。同时也会上演着行业内成王败寇、爱恨情仇的真实故事。
于当今,养猪的行情低迷,很多养猪人都感到有些失望和担忧,对养猪行业失去了原有的信心。这两天,在微信朋友圈里和养殖群里,意外看到有摔死仔猪,或者是虐待仔猪的视频,笔者觉得有些过激、大可不必。虽然这是少数人的极端做法,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养猪人的心态。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是机遇和风险并存的,大家应该保持客观的心态。猪价的低迷和猪价的高涨,并不是猪本身的过错和功劳,这些都是由市场决定的,或者说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总的来说都是人的问题,和猪本身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我们养猪人,因为猪价的低迷,拿猪来说事儿,用猪来撒气是不恰当的!

猪价的涨跌就像一年四季一样,都是自然规律,都是客观形成。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科学的把控、做充分的准备,和合理的应对才是正确的选择。就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一样自然。完全可以把今天的市场低迷,当做是一个循环的开始。今天应该为以后一定会到来的行情的转机,以至于将来的巅峰时刻,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不是面对今天的低迷行情束手无、心灰意冷。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任何的行业,都应该有一定的前瞻性。

很多人说:“养猪的行业不好干了。想要转行。”那么当今的社会,任何的行业都有它自身的困难,都不是很容易做的。如果你在养猪业坚持不下去。那么到别的行业,可能也不会有很大的建树。
面对低迷的行情,给养猪的朋友们提三点建议。第一:提高养殖水平,搞好疫病防控。 不论什么行情,只要你的猪健康,猪场一切正常,那么即使由于行情导致亏损,也会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不至于伤筋动骨。第二:控制成本。将猪场的生产流程、岗位设定、原料采购、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重新设计,来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作用。第三:合理控制规模,保证资金充裕,增加抗风险能力。只要猪场还在,我们就永远都有希望!
最后,我想说:面对低迷的行情,学会坚忍,养猪,总会遇到低迷的行情,坚持到最后才能成为赢家。
如果养殖持续亏损 弃养恐怕也不远了,任何时候都不能对生猪行情盲目乐观!
依稀记得2014年那场亏损,很多养殖户都“倒”在了上一轮“猪周期”的波谷中。但是我们也清楚那是因为猪价太低,别逼无奈。转眼之间,我们就再次站在了猪周期下行的通道之中,亏损再次开始了。之前猪价跌出8年最低,随后出现了反弹,但是亏损还是在持续的。
很多养殖户认为现在的养殖户都是出于硬抗的状态,若果继续亏损,亏损的时间延长的话弃养恐怕也不远了。不过,业内普遍的认为,下半年的行情走势会比上半年的好,所以大家的心理还是非常有期待的。同时,像一些有资金积累的规模养殖场,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基本上不会弃养,而且大都也都是按计划出栏,这部分猪场会成为抵抗猪周期的主力。
2015年到2017年之间生猪养殖一直处于盈利的状态,而且其中还经历了暴利,同时环保去产能闹的轰轰烈烈,当时给我们的感觉就像是市场上已经没有猪可卖了,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确实,以往“猪周期”中盈利状态持续的时间比较短,而上轮上涨周期一直持续了近两年半的时间。这导致诸多养殖到企业斥巨资扩产布局抢占市场空白,同时很多养殖人员盲目扩大养殖规模。
也许在高盈利面前我们总是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所以我们过分的夸大了盈利的宽度、长度和深度,同时也高估了环保退市带来的影响。最终事实证明,环保整治造成的产能减损远不及规模化养殖产生的增量大。而且养殖下行周期也早从2016年下半年就开始了,只是我们比较后知后觉罢了。
加征25%的关税,美国猪肉仍然便宜,贸易摩擦对猪肉价格有影响吗
1日从省畜牧兽医局获悉,山东生猪价格继续下行探底,生猪养殖进入深亏区,目前育肥一头猪基本要亏损240余元。专家表示,当前中美贸易争端刚刚开始,对美国进口猪肉加征关税对国内猪价的利好有限。预计本轮下跌趋势延续至4月份,到5月份将有反弹,生猪、猪肉均价同比有望实现转正。
根据对全省26个集贸市场价格的定点监测,截至今年第12周(上周),我省生猪价格为10.42元/公斤,同比降低33.42%,环比下降4.84%,已是连续第9周走低;猪肉价格为22.34元/公斤,同比降低17.96%,环比回落3.54%。
山东畜牧信息中心分析师胡智胜表示,前期极端天气导致生猪销售时间错位,春节前后供给异常增加,尤其是东北地区低价猪冲击高价区域,加之进口增加和抛储,使得猪价急速下跌。需求方面,市场对猪肉的需求较往年减少,年后又为消费淡季,导致市场需求疲软,也加速了猪价的下跌。
胡智胜分析,短期来看,猪价面临下行压力。但随着市场上牛猪留存数量减少,生猪养殖效益已经低于成本线,屠宰企业收猪难度提升,且现阶段属于猪价季节性回调,因而猪价向下空间有限,近期降幅有望缩窄探底。大周期来看,受养殖规模化带来母猪生产效率及出栏生猪体重提高的影响,有效供给正在逐步回升。但受环保政策及猪肉进口放缓影响,供给恢复较慢。
“综合来看,本轮猪周期仍处于下行阶段,但走势平缓、跨度较大,猪价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胡智胜认为。
此外,胡智胜表示,当前中美贸易争端刚刚开始,对美国进口猪肉加征关税对国内猪价的利好有限。
“主要是来自美国的猪肉进口量小。”胡智胜介绍,2017年我国共进口猪肉122万吨,其中美国猪肉约17万吨,相当于207万头猪。而我国每年的生猪总需求量约7亿头。即美国进口猪肉仅占我国猪肉总供给的0.3%左右。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清单,对美猪肉及制品拟加征25%的关税。过去5年,进口自美国的猪肉均价约12元/公斤,而国内均价约23元/公斤。“加征关税后,美国猪肉相比国内猪肉仍然具有价格优势,进口量未必会显著下降。”胡智胜说,“此外,美国对华出口以猪副产品为主,且价格更低(消费习惯的不同导致)。”
胡智胜认为,如果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牵扯到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我国生猪养殖的成本将会上升,盈利将受到冲击。因为饲料约占生猪养殖总成本的60%左右,而玉米和豆粕分别约占饲料成本的60%、20%。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