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0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8年5月30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8年5月30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漫谈|猪肉价格下跌或可倒逼生猪养殖行业优化
据中国乡村之声报道,连日来猪肉价格的下跌已经受到多方关注。可以预见,猪肉价格的下跌,必然会对生猪养殖行业形成冲击,规模较小的养殖户和企业抗风险能力较低,可能会慢慢退出市场,“淘汰小户,剩下大户”成为近期生猪市场的一个挑战,可在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子雨看来,猪肉价格下跌,对于生猪养殖行业而言未必是一件坏事。
张子雨:农业农村部5月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平均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39.9%;白条猪肉出厂价和活猪平均价和去年同期相比都有30%左右的下跌。实际上,大家应该也都有切身的感受,今年的猪价确实不令人满意。短期来讲,猪肉价格低迷,很可能导致生猪集中出栏抛售,进一步拉低价格,最终导致“卖也亏,不卖也亏”的局面。
不过,如果我们扩大观察时段就会发现,猪周期一次又一次出现,反映出市场的供需波动,而在这种波动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在影响着猪肉的价格。
一个因素就是,生猪养殖行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虽然猪价这几年又涨有跌,但是,总量的扩大必然意味着,长期来看价格上行的几率并不大,所以,咱们现在面临的生猪价格低位徘徊的问题,也有可能是一种长期现象。
另一个因素则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对于猪肉的需求并不会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饮食平衡,而水产品、其他肉类制品也在替代猪肉的地位。这么一来,市场需求限制,猪肉的供需关系对于养殖户来说,就更加的不乐观。
短期来看,猪肉价格的下跌,确实是一件让人非常担心的事情。不过,换个角度,咱们也可以说,这是必然出现的阵痛,也必然会带来新的机会。
每一次的市场波动,受影响最大的都是散户。大型企业在面对市场波动时,总会有更多的办法,而且规模化的养殖,本身就能降低成本。而这也给咱们指出了一个方向,那就是要走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道路,而这也和现在提倡的适度规模化经营有相同的思路。
而对于生猪养殖来说,标准化,定制化的生产也已经到了必须提上日程的时候。虽然猪肉不好卖了,但是那些有品牌、质量好的猪肉依然是高价热销,而这些猪肉都找到了具体的细分市场,针对需求,来具体确定养殖的标准,这样一种转变,其实也就是咱们所说的,精细化和标准化生产。
不管是细分市场,还是转而寻找新的养殖品种,都意味着必须在养殖上面投入更多的时间、物资和精力,这也最终会让养殖业专业化。
总体来看,市场的大趋势已经逐步显现,而一次又一次的猪周期,其实是市场在洗牌,淘汰落后的产能,让规模大、抗风险能力高的企业来唱主角。而对于农民朋友们来说,现在也得积极行动起来,积极筹措,先想好到底是顺应趋势相互联合扩大规模,还是主动退出,重新选择新的事业出发点。我相信,不论如何选择,大家都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而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要看清趋势、想好对策、尽快行动。这样,才能在快速变化的市场里,及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前进方向。
猪市寒冬,大猪场和小散户谁能成为未来主宰者?
最近生猪价格刚好转十几天,就迎来下滑,许多的养殖户都在哭诉赔钱!小散户说大猪场什么都需要开支成本高,一定会先挺不住!大企业说小散户没有资金支持早晚完蛋!到底他们谁会坚持到最后呢?

一、规模大猪场优势
1、技术、设备齐全
在这一轮的博弈中,有人更看好规模化养殖。从养殖效益来看规模猪场技术、设备等配套比较齐全的规模养殖更适合长远发展。规模场对行业信息也比农村散户灵通。
2、赚足家底易过冬
在之前的三年猪价盈利期中,规模化大猪场赚足了巨大市场储备资金,足以在本次猪价寒冬中坚持较长时间。
二、小散户猪场优势
1、低投入、高回报
家庭农场人员责任心较强,生产成绩较好,单位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只赚取合理的劳动收入就能维持较长的农业生产经营。家庭农场天然的超强责任心使得养殖管理更精细,生产成绩甚至超过一些规模场。
2、船小可掉头
养猪散养户规模较少,养殖水平较低,市场的抗风险能力较弱。散养户灵活多变,可以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资源,能够有效的降低养殖成本,而且没有人工方面的费用支出。

三、规模猪场劣势
1、高投入、低回报
规模化养猪高成本投入。虽然养猪大户们有生猪补贴,但是大多数生产运作资金都是银行周转的。因此只要猪价行情低迷,生产效益难保证,银行贷款必将收紧,且短期难以退出行业,因此规模猪场的资金紧张是最容易倒下的。
2、人工、环保压力
猪价低迷时期人才费用和环保投诉压力较为突出,规模场人员不但难管理,员工流动也大,养殖场比较偏远,生活较单一,人才难留。同时,环保压力使得建设和运营投入增加,土地资源更加稀缺。

四、小散户猪场劣势
1、资金问题
与规模场相比家庭农场靠的是灵活自由进出养猪业的方式来抵御猪价寒冬,虽然长期抗市场风波能力弱,但是脱身容易,经营风险降低。
最后小编想说未来养猪业应该是规模大猪场和农村小散户共同的主宰者!因为这两种猪场都有效的解决了畜禽粪便的污染问题,传统散养户慢慢退出养猪业,这也是一种趋势所在,规模化猪场不可能将所有的散养户排挤出去,就算是散养户短时间内退出,但在猪价变好时,他们又会卷土重来,规模化猪场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养猪模式,他不仅有效的解决了居民的猪肉供应问题,还会降低环境污染,易于控制,何乐而不为呢?
安徽日报:屠宰企业不能借政策垄断
为保证猪肉安全,国家实行生猪定点屠宰政策,但太湖县北中镇晓雷家庭养殖场场长陈晓雷在拥护该政策的同时,也有自己的困惑:定点屠宰场只买猪屠宰,然后卖肉给商贩,却不对养殖户提供代宰服务,从而造成垄断,这公平吗?为此差点丢了性命、目前仍躺在病床上的他委托儿子陈文彬向记者反映此事。
陈文彬告诉记者,太湖县北中镇只有一个生猪屠宰场,负责猪肉检疫的官方兽医常驻该场,该场要求低价收购晓雷家庭养殖场的生猪,屠宰后再转手高价卖肉给他家。他父亲不愿意,希望屠宰场能提供代宰服务,宰出的猪肉由他家自己出售,他家可以按规定交代宰费用。双方一直为此达不成协议,导致他家的猪在北中镇无法宰杀,无法盖上检疫印章。
陈文彬说,他家的猪是生态放养的黑猪,成本较高,如果只是卖生猪给屠宰场,一头猪只有二三百元的利润,如果代宰后由他自己出售,每头猪有1000元左右的利润,这其中的差距太大,他父亲当然不愿意。他父亲将情况汇报给当地党委政府,又找了县、镇相关部门,可问题始终未解决。
“既然是北中镇唯一的生猪定点屠宰场,为何只收生猪而不代宰?这分明是垄断北中镇猪肉销售市场。 ”陈文彬说。
无奈之下,从2017年11月起,陈晓雷每次都只能半夜一两点起床,骑着三轮车,拉上两三头猪,去30多公里外的弥陀镇定点屠宰场屠宰加工检疫,早晨五六点钟左右拉着新鲜猪肉回来。
今年5月15日凌晨1点多,陈晓雷连人带车翻下了悬崖,头部受伤,血肉模糊,差点丢了性命。陈文彬说:“要是北中镇屠宰场像弥陀镇屠宰场一样,给生猪屠宰、加工、检疫,哪怕仅提供检疫服务,猪我家自己杀,我父亲就无需每天半夜起来遭罪,也不至于发生最近的车祸。 ”
陈文彬认为,既然是国家认可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那就应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供养殖户选择,养殖户愿意卖猪就卖猪,愿意代宰就代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由掌握着检疫便利的屠宰企业说了算。这其实就是利用国家赋予的政策便利变相地搞强买强卖,迫使养殖户廉价卖猪,进而垄断地方猪肉市场。他希望,相关政策能尽快完善,保护广大养殖户的合法利益。
对此,安徽省农委畜牧局相关领导表示,各个屠宰企业有不同的经营方式,有的企业收猪、屠宰然后出售猪肉,有的企业代宰,目前这都是可以的。对于陈文彬说的 “北中镇唯一的生猪定点屠宰场,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问题,该领导表示,这的确有一定道理,与此相关的规定即将进行修订。
来一波分析 2018年下半年猪价会不会涨?
有关部分透露,为防止猪肉价格过度下跌,农村农业部将加强和有关部门的沟通,按照《环节生猪肉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规定,择机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
应该说,今年1-7月的价格都不好。
根据农业部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猪肉价格呈持续下跌态势,总体的价格比去年低很多,从1-9月的数据来看,今年1-9月猪肉集贸市场均价为26.0元每公斤,同比跌12.6%,同时生猪价格为15.6元每公斤,同比跌了18.5%,仔猪价格是39.0元每公斤,同比跌掉了12.7%。2017年三季度,猪肉的批发均价为20.14元每公斤,环比跌3.6%,同比低20.2%。

其次,进入八九月份,猪肉价格开始稳步回升。
从8月份开始市场已经有所回暖,8月份猪肉价格结束了长达半年的下跌后开始回升,月均批发价每公斤为20.16元,环比涨2.0%,9月份猪肉批发价格每公斤20.49元,环比涨1.6%。
首先,猪肉价格的起伏变动一定是受到供求关系影响的,我国的猪肉消费基本稳定(除春节时期),价格下跌的原因一般都是供应增大,而供应减少的话,价格就会上涨。像今年1-8月,规模以上生猪屠宰企业屠宰量累计为14065万头,同比增6.7%。所以价格就一路下跌,但是从今年后期走势看,9月份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6.1%,能繁母猪的存栏数量也同比下降了5%,生猪产能将处在相对的低位。所以涨价是有很大概率的。
其次,目前环保政策对猪肉价格也有一定影响,今年,河南,山东等生猪主产省许多养殖场受环保政策的影响,都面临拆迁和关闭或者是升级改造,生猪产能恢复的速度也会更慢一些,毕竟建猪场也需要时间,这也会对四季度猪价形成有力支持。
下半年猪价涨不涨要看屠宰企业的心情了,要看屠宰企业上半年赚的够不够了。个人认为下半年相比上半年均价会有所上升但是并不会太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屠宰企业压价
屠宰企业怎么赚钱?唯有压低猪价,抬高肉价,抬高肉价会影响猪肉的消费,所以屠宰企业首选赚钱方式还是压低猪价。也就出现了2018年春节前后的状态,生猪价格一天一个样,一直跌到5月上旬。虽然最近几天略有上升,但是也是因为前期仔猪成活率下降标猪出栏数减少,供不应求屠宰企业不得已而为之,后期随着标猪供应充足生猪价格进一步下跌也不足为奇。
二、储备肉更新
储备肉不能储存太长时间,隔段时间就要更新一次,上一次更新是在3月份,下一次更新应在下半年。因为生猪价格下跌,国家为了拯救猪价采取的储备肉政策在3月时并没有什么效果,不知在下一次更新是会给生猪价格带来利好,还是灾难,让我们拭目以待。
三、规模化猪场产能释放
很多规模化猪场是在去年下半年投产的,正常情况需要等到2018年下半年才有生猪上市,也就是说虽然现在已经供大于求,但真正的生猪大量上市还没有到来。待规模化猪场生猪大量上市的时候,彼时的生猪价格必将受到冲击。
四、进口肉选择增多
我们都知道3月份的进口猪肉量基本达到了2月的两倍,而现在屠宰企业可以选择的进口猪肉国家越来越多,下半年各国价格不一的猪肉纷纷涌入我国,有高端的有普通消费的,到时也会是对生猪价格的一个冲击。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