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发出珠海市斗门区的畜禽养殖场关闭通知书,引起了养殖人员的广泛讨论。
正处于环保风暴中心的养殖户,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斗门拆迁:一只鸡最多补贴5元!
近日,有网友贴出一张珠海市斗门镇政府的限期关闭或搬迁通知书,引起大众讨论。
文件内容
文件显示,根据《关于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的通知》(珠斗府办【2012】37号)文件规定,你(单位)养殖场所在地属畜禽养殖禁养区范围内,经斗门镇人民政府研究决定,请你养殖场在收到通知书起10日内自行关闭养殖场、搬迁畜禽和拆除栏舍。逾期不搬迁畜禽和拆除栏舍,镇政府将依规定强行搬迁和拆除。
截止时间
该文件于2018年5月31日发布,即斗门禁养区内所有养殖场要在6月9日前进行关闭养殖场、搬迁畜禽和拆除栏舍的工作。
赔偿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显示,根据《珠海市征收(征用)土地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办法》(珠府[2015]43号文),家禽养殖场搬迁补偿标准为:
禽类体重0.5市斤以下(不含0.5市斤):1元/只;
禽类体重0.5-1.5市斤以下(不含1.5市斤):2元/只;
禽类体重1.5市斤以上(含1.5市斤):5元/只;
栏舍补贴:300元/平方米。
按比例补偿或许更合理
以新牧指数为例,中速国鸡成本价在6元/斤左右,慢速国鸡成本价更是高达7.54元/斤。
而在实际生产中,体重达到1.5市斤的国鸡,成本远远超过5元一只,上不封顶,而珠海市斗门区的补偿金额,可谓是杯水车薪。
养殖户迟迟不愿搬迁,一般出于3个原因:
补偿“不分级”:国鸡养殖日龄从42天到160天不等,时间差异、品种差异、成本差异巨大,赔偿应该基本没有区别。
自身手续不齐全:对手续齐全的畜禽养殖场(小区)的建筑物及附属设施按评估价100%予以补偿;无手续的酌情给予补偿,擅自乱搭乱建的不予补偿。很多养殖场缺少相关手续,会成为影响补偿的重要因素。
再就业难:对于大部分“只会养鸡” 的养殖户而言,年纪偏大,难以融入社会成为了养殖户再就业的拦路虎。
政府想要落实环境保护的政策,为养殖户安排好再就业、采取按比例赔偿等方案,或许养殖户对于环保拆迁的抵触会更少一点。
环保督查:开展“回头看”禁止“一刀切”
同期,为了做好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工作,广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要求,全省各地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的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避免紧急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
对于养殖业这类易出现环保“一刀切”的行业或领域,要求全省各地在边督边改时要认真研究,统筹推进,分类施策。
进驻期间设立了专门电话和邮箱,受理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来信来电举报。
进驻时间:2018年6月5日-7月5日
设立专门值班电话:020- 87766710
专门邮政信箱:广州市713信箱,邮编 510000
受理举报电话时间:8:00~20:00
编者的话:
对于很多养殖场而言,拆迁获得的些许补贴也许只能算“心理安慰”。
但是对于国鸡养殖户来说,一只鸡只补贴5块钱,实在是太低了。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