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4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8年8月24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8年8月24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第34周周评:猪价小幅下跌 疫情发展成近期猪价走势关键因素
本周生猪价格为13.58元/千克,较上周下跌0.22%;猪肉价格为20.56元/千克,较上周上涨1.38%;仔猪价格为26.57元/千克,较上周上涨0.04%;二元母猪价格为1636.53元/头,较上周下跌1.49%。
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8月第3周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白条肉出厂均价为18.77元/公斤,环比上涨1.57%。8月第3周商务部监测全国白条猪批发价为20.14元/公斤,环比上涨1.05%。
生猪价格:受疫情影响,养殖户出栏积极性有所提高,猪价震荡偏弱调整。
猪价下跌,吉林、辽宁在5.90-6.40元/斤,较上周上涨-0.16-0.03元/斤。北京在6.40-6.70元/斤,较上周下跌0.08元/斤。浙江在7.10-7.40元/斤,较上周上涨0.12元/斤。新疆在6.50-6.80元/斤,上涨0.06元/公斤。四川跌至6.80-7.10元/斤,河北跌至6.50-6.80元/斤,山东持平于6.60-6.90元/斤,河南跌至6.60-6.90元/斤,广东涨至6.90-7.20元/斤。
猪肉价格:农业部、商务部监测8月第3周白条肉出厂均价及白条猪价格上涨。猪瘟疫情对市场消费并未造成太大影响,大多数居民比较为理性,猪肉价格持续上涨态势。。
仔猪价格: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上周仔猪价格环比上涨1.40%,较去年同期下跌26.80%,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均价为25.55元/千克,三元仔猪价格涨至26.58元/千克。养猪户补栏仔猪活跃,仔猪价格持续小幅上涨态势。
猪粮比价:本周猪粮比为6.99:1,较上周下跌0.16。玉米价格为1.91元/公斤,较上周上涨0.01元/公斤。本周自繁自养盈利213.63元/头,较上周盈利减少39.64元。今年临储玉米投放力度较大,基本保持每周投放量800万吨的水平,加上贸易囤粮同比明显增多,各地春玉米也陆续上市,市场供应偏充裕,而下游企业订单合同陆续到货,库存准备相对充足,部分加工企业有意消化和降低库存,阶段性备库量不大,预计新季玉米上市之前,市场供需面仍然宽松,玉米现货价格适度走跌的可能性偏大。在9月中下旬北方玉米主产区新季玉米上市之后,玉米价格高开的可能性偏高。
行情汇总:本周生猪均价小幅下跌。因疫情逐渐稳定,中小养殖户出栏积极性虽有所提高,但屠宰企业有意在中秋、国庆前稳定猪价,加之大猪场挺价,冲抵疫情对生猪市场的影响。就在大家以为疫情阴霾将逐渐散去的时候,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又发生一起非洲猪瘟疫情,市场调运管控力度加大,南方多限制北方生猪调入,以本地采购为主。再次发生猪瘟疫情或加剧养殖户恐慌心理,导致市场猪源增加,但目前屠宰企业仍有稳定市场意愿,且目前猪瘟疫情呈点状爆发,疫源尚不清楚,暂未形成带状大范围爆发,如果猪瘟疫情就此打住,猪价上涨仍有希望,如果形成带状爆发之势,猪价短期难言上涨。
猪价开始上浮,专家说从这两点分析后续还会再涨!
今日全国猪价再次开涨,下跌地区仅剩山东、广西、吉林和甘肃四个地区,养猪人心里的石头可以落地了。今日生猪最高价为浙江7.5元,其次为上海、福建的7.5元,最低价为辽宁的5.9元。
生猪价格在出现了几天的下跌之后,今天跌势变缓,多地猪价稳定在7块钱左右。对此有猪价分析专家分析到,从两方面看生猪价格将继续上涨:
1、生猪供应不足,消费量提升
以目前非洲猪瘟对养猪的影响,养猪人说:“这个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受非洲猪瘟的影响多地生猪调运受阻,各地区生猪只能靠各地自行消化,在如此状态下猪价依然成功上涨,可能跟市场上生猪供应不足有关,实在是可喜可贺。再加上随着各高校开学,农活的繁忙,消费量会进一步提升,猪价后续还有继续上涨的可能。

2、养猪人闭门谢客,屠企只能提价刺激卖猪
今天在浙江又有一个地区被爆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在短短20天的时间陆续有4个地方爆出疫情,从开始的辽宁到后续的河南、江苏,再到今天报道的浙江,疫情从北向南一路发展,各地养猪人也都开始恐慌,纷纷闭门谢客不再卖猪。在这种情况下,屠企收猪更加困难,为了刺激养猪人卖猪屠企采取了稳价的策略,相信这个价格还不足以刺激养猪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开门卖猪,从这一点分析屠企后续继续提价的可能性会更大,养猪人可以根据自己猪场的情况,在做好生物安全的前提下,将达到出栏体重的猪早点卖掉,降低猪场的疾病压力。

面对专家的这两点分析,养猪朋友你觉得靠谱吗?你认为接下来的猪价会止跌而转为全面上浮吗?
猪价逆袭上涨再遇非洲猪瘟,后市影响如何?
根据市场追踪数据显示:今日全国生猪(外三元)均价为13.78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06元/公斤,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东北、河南、江苏地区作为疫情区,猪价出现不同程度下跌,但值得庆幸的是,这三省在经历几天震荡后再度逆袭反弹。
8月2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一则《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发生一起非洲猪瘟疫情》通知,这已经是本月以来第四起非洲猪瘟疫情,但人们的反应出乎意料,都表现的很淡定,好像已经司空见惯了。这说明,相关部门紧急采取相关措施,扑杀和无害化处理,使得封锁疫区疫情被很快控制。总体看,目前生猪市场趋于稳定,后市猪价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可能并不大。

由于之前屠宰企业逆势提价稳定市场的意图较明显,同时大型养殖场挺价心理也较强,冲抵了疫情对价格的部分负面影响。加上疫情病猪扩大,进一步使生猪市场猪源数量在减少,导致市场供应偏紧局面愈发明显,而消费终端由于猪肉消费的稳定,预计接下来猪价趋势性上涨或即将到来。建议养殖户在做好猪场安全的同时,静待猪价反弹,顺势出栏,把握利润!
非洲猪瘟疫情来袭 国内猪价承压下行
一、国内生猪价格走势图
(图片来源:生意社商品分析系统)
据生意社监测,自8月初沈阳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截止8月23日,8月内国内连续发生4起生猪非洲瘟疫疫情,8月23日国内生猪市场价格继续承压回落至13.72元/公斤,较8月16日下跌1.15%。
二、市场分析
据生意社了解,自8月3日沈阳市沈北新区首次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到8月16日河南省郑州市经济开发区发生疫情、8月19日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发生疫情,及今日(8月23日)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发生一起非洲猪瘟疫情,8月连续发生4起非洲猪瘟疫情,疫情发生地区分别为辽宁省、河南省、江苏省、浙江省,疫情发生地区分散,发病后死亡数量大、致死率高。
疫情连续发生,国内生猪市场恐慌情绪爆发,疫情周边地区养殖户出栏意愿大幅增强,压栏大猪抛售情况凸显,受疫情影响,多地生猪外运暂停,生猪本地消化增加,低价地区生猪积压严重,猪价整体承压下行,而缺少外运生猪补充供应的高价地区优质猪源供应持续偏紧,猪价得到一定支撑,猪价整体涨跌互现。综合来看,疫情发生后,终端肉类消费更加疲软,市场整体供强需弱问题加剧,猪价整体承压小幅下行。
三、后市预测
生意社生猪产品分析师李文旭认为:目前国内非洲猪瘟疫情并未消散,养殖户恐慌抛售、生猪外运停止、消费者恐慌诱发猪肉消费下降等因素压制下,短期内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将继续承压下行,同时国内非洲猪瘟疫也会对国内肉类产品出口起到一定压制。本次疫情对中长期国内猪价的影响仍需视后期疫情爆发程度而定。
非洲猪瘟席卷浙江,猪价摇摇欲坠?
一、最新疫情通报:
猪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18年8月23日周四,当大家认为非洲猪瘟疫情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开始逐渐减弱,大家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今天,对,就是今天。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又公布了最新的非洲猪瘟疫情消息: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发生一起非洲猪瘟疫情,截至目前,发病430头,死亡340头,该起疫情已得到有效处置。
小伙伴们,吃惊不吃惊,意外不意外。8月份截止目前,加上辽宁沈阳1起、河南郑州1起、江苏连云港1起,这已经是本月发生的第4起非洲猪瘟疫情。未来还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爆发,真的不知道啊?
有一点小欣慰的是,到目前为止,猪瘟疫情依旧是“点爆发”状态,大规模疫情尚未发生。
二、今日猪价状况:
根据猪易数据统计显示,今天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3.58元/公斤,相比昨日上涨0.01元/公斤,较去年同期下跌1.13元/公斤。
图一:四大疫区猪价走势曲线图(单位:元/公斤)

(数据来源:猪易数据)
从上图来看,在非洲猪价疫情发布之后,各疫区猪价跌幅均有不同,以五天为界限:
辽宁沈阳疫情,8月3日公布,辽宁猪价从13.15元/公斤下跌至13.05元/公斤,跌幅仅为0.1元/公斤;
河南郑州疫情,8月14日公布,河南猪价从14.1元/公斤下跌至12.9元/公斤,跌幅为1.2元/公斤;
江苏连云港疫情,8月19日公布,江苏猪价从14元/公斤下跌至13.8元/公斤,跌幅为0.2元/公斤;
从上述数据来看,河南猪价是下跌最厉害的地区,除因为河南是生猪调出大省外,还与河南的地理位置有关,处于中原地带,而且疫情发生后,多地屠宰场禁止收购河南猪,而且河南多家规模猪场,在疫情发生后,出现生猪抛售现象;而辽宁、江苏两个地区,疫情发生后,猪价下跌幅度较小;浙江疫情公布之后,浙江猪价位于全国最高的地位或不保。
图二:2018年8月23日全国各省出栏大猪日度均价涨跌统计(单位:元/公斤)

(数据来源:猪易数据)
今日各省市猪价涨跌互现,其中广东、天津上涨0.2元/公斤,福建、河北、贵州、四川、安徽、山西上涨0.05元/公斤,广西下跌0.1元/公斤,山东、吉林下跌0.05元/公斤,其他地区价格稳定;受疫情影响的辽宁、河南、江苏猪价已经逐渐恢复稳定。
图三:8月23日各地区外三元生猪均价走势图(单位:元/公斤)

(数据来源:猪易数据)
今日各地区猪价涨跌互现,上涨地区居多,其中涨幅最大的是华北地区0.06元/公斤,其他地区涨幅在0.01-0.03元/公斤,东北是唯一一个猪价下跌的地区,跌幅0.02元/公斤,华中、西北猪价维持稳定。
三、行情走势提醒:
从之前的沈阳、河南及江苏疫情发生之后,由于当地政府部门快速反应,加上屠宰企业和大型养殖场挺价的决心十分坚定,因此,到目前为止,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市场行情的影响还算比较有限,近两日猪价逐渐恢复稳定;但如果疫情继续在别的地方继续“发作”,对市场的负面影响一定是不能“小觑”的。当大家认为猪瘟疫情负面影响在减弱,浙江新疫情又来了。非洲猪瘟疫情的再次席卷而来,势必可能导致规模大场和养殖户出现恐慌抛售心理,市场生猪猪源短时增加,猪价下跌风险加大。但愿这种事情不要发生,否则双节前猪价可能就真的挺不住了喔。
就目前来看,短期猪价整体呈偏弱走势,长期来看,未来的猪价走势取决于疫情的控制程度,建议养殖户适重猪源可考虑逢高出栏,落袋为安,日常做好猪场消毒工作,疫情防控措施。
四起非洲猪瘟:源头难索、扑杀成本高昂 对行业冲击巨大
据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8月23日发布的消息称,8月17日,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畜牧兽医局接到报告,某养殖小区3个养殖户的生猪出现不明原因死亡。截至目前,发病430头,死亡340头。8月22日,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该起疫情为非洲猪瘟疫情。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立即派出督导组赴浙江。当地已按照要求,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处置措施,禁止所有生猪及易感动物和产品运入或流出封锁区。目前,该起疫情已得到有效处置。
近日,沈阳、郑州、连云港、温州四地接连爆发了非洲猪瘟案例。追索非洲猪瘟的源头,成为很多人关心的焦点问题,但目前来看这似乎无解。
对此,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认为,基本肯定是从国外传入,但传进来的源头在哪里,目前尚不清楚。从流行病学上来说,当前这四起案例,并非疫情源头,而且由于疫情传播渠道的错综复杂,导致追溯非常困难。
除了对非洲猪瘟源头以及疫情排查和控制的关注之外,此次疫情对行业、产业的冲击,亦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疫源难索
对于非洲猪瘟爆发原因,冯永辉分析称,这跟近年来的气候异常存在一定关联性。比如,全球温度升高,尤其今年8月份,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毒的生长传播。
布瑞克农信集团研究总监林国发也表示,疫情的出现一般跟天气、病毒源传播等多种因素有关。今年夏季,我国北方长时间的高温导致生猪的应激性反应,影响猪群的健康。再加上,近几年,猪肉的大量进口和走私,包括东北紧邻俄罗斯远东地区,可能通过各种渠道的一种或者多种,使病毒进入中国国内。
对于这四起非洲猪瘟的疫情,尽管具体病源仍需后续政府公告,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四起疫情病例都不是疫源。
冯永辉称,“这是当前问题比较严重的地方。”沈阳、连云港的病例经过拉网排查后,比较容易追溯。唯独郑州这起病例,虽然来自黑龙江佳木斯,但经检测,调出的养猪场并非疫源地,当地也没有发现疫情。该批生猪通过公路运输,途经多省市,行程2000余公里,流行病学背景复杂。
他分析称,这其中有多重传播途径,比如,运输生猪的车上存在含有非洲猪瘟病毒的猪粪;再比如,从佳木斯到郑州的2000多公里长途运输,至少需要2天时间,生猪一直在车上待着,再加上高温,生猪的抵抗力下降,继而有可能产生感染;还有,长途运输途中,司机停靠的好几个省,是否有感染疫情,然后再感染给车上的猪。现在可能性太多,导致到目前为止,要调查清楚该起疫情的源头和传播途径,存在很大困难。
辽宁省是国内首例发现非洲猪瘟疫情的省份。8月1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辽宁省畜牧兽医局局长敖凤玲提到,经过开展疫情排查和疫情追踪溯源,将源头指向了吉林。
敖凤玲说,“现已查明,发病户张某曾于7月5日从浑南区高坎镇小仁境村王某家买入45头生猪。农业农村部专家组在王某养猪场的粪便样品中检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经公安部门连夜对王某询问,交待最后一次引猪,是3月24日从吉林市船营区大绥河镇单某处购进100头小猪,加上原有猪当时总计存栏约280头,4月份猪群陆续出现发病死亡后开始出售,除卖给张某45头外,其余卖给经纪人,去向已查清。”
据流行病学调查,存在疫情风险的养殖户多为安徽、河南来沈务工人员,猪舍位于城乡结合部,位置隐蔽,以饲喂泔水和餐余垃圾为主。根据农业农村部专家组要求,疫情处置期间,全省加强了对作为饲料用的泔水或餐余垃圾管理,暂停使用泔水和餐余垃圾饲喂生猪,切断可能的疫情传播途径。
冯永辉表示,整个猪瘟的传播,从病源来说,有进口猪肉、猪杂,也有走私过来的猪肉及猪产品,都有可能带病毒。这是因为猪肉里面会携带这一病毒,非洲猪瘟越是温度低,生存能力就越强,而且能够存活很长时间。如果温度达到60度以上,30分钟就可被灭活。由于进口猪肉全是冷冻肉,全程冷链在零下20多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猪瘟病毒可以生存数年。
还有猪肉制品,比如,腌肉、腊肉、香肠都有可能携带病毒。再有就是泔水,其本身含有各种病菌,且蛋白质丰富,非常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尤为重要的是,泔水里面的原料错综复杂,很难溯源。
还有就是通过软蜱、野猪、污染物等媒介以直接和间接方式传播。还有猪冷冻精液,如果含有病毒,也会伴随人工授精,将病毒传播给母猪并导致疫情暴发。
疫源难索,那么,如何切断非洲猪瘟传染链,防止其蔓延,便显得至关重要。
根据OIE通报, 截止2017年10月底, 全球共有11个国家 (波兰、拉脱维亚、立陶宛、乌克兰、俄罗斯、捷克、赞比亚、南非、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科特迪瓦) 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其中波兰疫情数高达470多起, 拉脱维亚高达220多起, 立陶宛高达210多起, 三个国家疫情多发生于野猪;罗马尼亚首次发生该疫情, 感染动物为家猪, 感染来源尚不清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自2014年以来, 俄罗斯非洲猪瘟疫情严重, 今年又有多个地区发生, 截止目前疫情数高达120多起, 且绝大多数疫情发生于家猪。
为什么欧洲大陆上的荷兰、英国等养猪大国,没有发生病例?冯永辉称,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国门把控的很严格,且都是出口国家,所生产的猪产品只出不进,所以概率低一些。俄罗斯爆发非洲猪瘟的原因在于本国的猪肉不够,需要从欧盟进口,很容易把病毒带进来。当然,这个也跟每个国家的防疫防控有关。爆发疫情,第一时间扑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强猪的抵抗力,搞好猪场内的饲养管理等措施都极为关键。
林国发表示,非洲猪瘟的出现前提是,有存活的非洲猪瘟病毒通过各种介质到达本地区,英国属于岛国,病毒难传导到英国。当前中东欧多个国家已经出现非洲猪瘟,西欧多国防范非洲猪瘟压力增加。防范非洲猪瘟主要办法就是杜绝病毒源传播,做好猪场的消毒,饲料需要高温杀毒。出现疫情后,及时的隔离、扑杀、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对市场冲击
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变,与猪的其他一些出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很相似, 比如, 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猪丹毒、败血性沙门氏菌等。因此, 养殖者很难或者说不能根据临床症状和眼观病变来判断是否为非洲猪瘟, 实验室检测是诊断该病最可靠、最准确的方法。
该病毒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4天-19天。由于非洲野猪对此有很强的抵抗力, 一般不表现出临床症状, 一旦家猪被感染, 则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根据病毒的毒力、感染剂量和感染途径的不同, 临床症状存在差异, 可表现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或隐性感染。最急性型多发生在非洲地区, 往往无明显症状就突然倒地死亡。亚急性或慢性非洲猪瘟多发生在非洲以外的地区, 表现为妊娠母猪流产, 呼吸改变, 关节肿大, 跛行, 皮肤溃疡, 消瘦, 病死率低。
扑杀是全世界的唯一方式,对所有发病猪、屠杀的病猪以及疑似感染猪群必须彻底掩埋或焚烧,以达到彻底净化猪群的目的。这是因为没有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也没有生产出有效的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或者免疫保护剂。
对此,冯永辉表示,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不理想,减毒株疫苗的使用容易引发非洲猪瘟病毒慢性感染和疫病的传播蔓延。非洲猪瘟病毒,有毒力强弱之分,如果是中等毒力或者比较弱的毒力,那么猪的生存概率就会增加,成为康复猪。它的血液里面,尤其是血清就会含有抗体。不过,考虑到病毒的潜伏期,会成为病毒的长期传染源。提取康复猪的血清作为活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
四起疫情对行业冲击有多大呢?
林国发分析称,从直接损失来看,四起疫情均采用扑杀、消毒、隔离方式,直接扑杀的生猪数量超过1500头,按照当前一头生猪价值1600元计算,扑杀生猪损失超过220万。相对于整个行业的损失来说,这些损失微乎其微,但是疫情因素,导致了猪价下跌,特别是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供应过剩,大量的生猪无法通过调运出售,只能被动压栏,需要消化更多的饲料。另外,受疫情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居民猪肉消费减少,增加中期生猪供应量,10月份,猪价出现显著下跌概率增加。另外,疫情影响了部分养殖户仔猪补栏及母猪繁育的意愿,可能会冲击明年的生猪供应量。
他说,目前来看,疫情对生猪产业链间接影响程度较为难估算。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无新增的疫情,不会对远期的生猪供应产生直接影响。但如果仍有新增疫情区,可能会导致今年四季度生猪养殖亏损严重,明年生猪供应明显下降,猪价下跌大周期结束提前。
冯永辉认为,这四地加起来扑杀的猪也就在一万头左右,对于全国生猪年出栏量7亿头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但由于这次疫情是行业的头等大事,整个行业基本上都拉响警报,开始排查,因此影响生猪调运,这些确实冲击到市场。从8月13日开始,猪价连跌了将近十天。“这次疫情比2006年的蓝耳病的危害都要大。那一年的影响,直接拉高了CPI,触发下一年的通货膨胀,因为蓝耳病死猪太多了。如果非洲猪瘟蔓延到那种程度,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可就是灭顶之灾。”
扑杀成本
扑杀仍然是当前国际公认的有效截断非洲猪瘟传播途径的方式。
冯永辉称,从理化指标来看,非洲猪瘟病菌的直径比较大,达到两百多纳米,而亚洲猪瘟只有几十纳米,由于它的块头比较大,空气中的粉尘无法吸收,也就不像口蹄疫一样,可以通过空气进行传播。正因此,只要发现了疫源,第一时间将源头扑灭,然后,将养猪场彻底消毒。半年以后,才能够再养猪。然后,还要用“哨兵猪”在里面试一试。
至于成本,扑杀一头猪,财政补贴800元,如果数量比较大的话,财政上肯定吃不消。那么,养殖农户是否有动力去扑杀呢?
冯永辉表示,对大猪来说,损失肯定很大,一头两百斤以上的猪,成本就有1200元-1300元,扑杀之后财政补贴800元,就会损失400多元。不过,对于小猪来说,就比较划算,因为刚断奶的仔猪成本只有300元左右。这次统一补贴800元,不论大小。其实,这次扑杀补偿的标准,也已经考虑到实际情况。因为一个猪场,不可能光把病猪扑杀掉,是全场杀掉。假如是一个正常的自繁殖自养的猪场,不需要从外面买仔猪,也不需要往外卖仔猪。那么,生猪的结构通常是,育肥猪占60%,仔猪占20%多,接近30%,母猪占10%。育肥猪里面真正达到两百斤以上,可以出栏的猪,占比大概也就是四分之一,通常不会超过三分之一。这样800元的补贴,基本上能够让猪场保本。
不过,对养殖农户来说,虽然保本,但也意味着无法获取收益。
疫情保险情况如何呢?
据冯永辉了解,虽然这一块的市场需求很大,但正常来说,没有哪一家保险公司敢去做这个保险品种,除非有国家补贴。在所有的保险公司中,中国人保是做猪的保险最多的一家,不管是母猪保险还是价格险,每年需要国家补贴几十亿,否则是不可能有动力的。因为猪的瘟疫相对较多,给一头母猪保费60元,如果死掉,要赔付1200元。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