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开启鲜鸡蛋“双证制”管理 鼓励索要双证

2019-04-02来源:《大众日报》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4月1日上午,山东省鲜鸡蛋“双证制”管理试点启动仪式暨产销对接活动在济南召开。“双证”即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和市场销售凭证,实行“双证制”管理就是将鲜鸡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有助于破解产品质量追溯难题,推动市场细分,提升禽蛋产业组织化水平,消除鲜鸡蛋中药物残留等突出隐患。
 
  2018年山东省禽蛋产量447万吨,居全国首位。鲜鸡蛋在山东省饮食消费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质量安全状况直接关系群众的身体健康。从产业上看,山东省蛋鸡产业基础较好,但还存在产业大而不强、产销对接不密切、产品优质不优价等问题。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林海表示,实行“双证制”将有助于全链条监管紧密衔接,生产与销售紧密衔接,组织与品牌紧密衔接,促进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
 
  根据山东省此前发布的《山东省鲜鸡蛋“双证制”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存栏30000只以上的蛋鸡养殖主体(含蛋鸡养殖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自2019年4月1日起对其出产的鲜鸡蛋全部出具合格证,作出明示保证,并对合格证的真实性、有效性负责。合格证将随附于鲜鸡蛋流通的全过程,证随货走,证货相符。
 
  《方案》要求,省内大中型超市、实施统一采购的连锁超市、学校、幼儿园食堂及大型餐饮服务单位,优先采购实施合格证管理主体的产品,主动索取合格证并履行查验义务,经市场环节购进的,同时查验销售凭证。引导和鼓励消费者积极索要“双证”,溯源维权,放心消费。
 
  为加大产销对接力度,加快蛋鸡产业标准制订步伐,打造山东省鲜鸡蛋区域公用品牌,3月31日,山东省成立了由蛋鸡养殖、蛋品流通、科研院所以及优质蛋品研究开发的相关企事业单位构成的优质蛋品联盟。据悉,联盟旨在推进蛋鸡养殖与金融、互联网深度融合,建立覆盖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全程质量追溯控制体系,还将建立山东蛋鸡产业大数据中心,创建山东优质蛋品区域公共品牌,提升优质蛋品在省内外大型超市、社区学校等主流消费市场的占有率。

  相关报道:

4月1日起山东在全国率先推行鲜鸡蛋“双证制”管理

  齐鲁网4月1日讯 今天上午,山东省鲜鸡蛋“双证制”管理试点启动仪式在济南举办。鲜鸡蛋“双证制”就是将鸡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机结合,由农业生产者出具产地合格证,由经营者出具销售凭证,规范生产、市场行为,实现食用农产品“来有影、去有踪”,确保产销链条清晰、各环节主体责任明确。

QQ图片20190401120147.jpg

  根据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试点推行鲜鸡蛋“双证制”管理的通知》要求,存栏10000只以上的蛋鸡养殖主体(含蛋鸡养殖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对其出产的鲜鸡蛋应全部出具合格证,并对合格证的真实性、有效性负责。

  “实施‘双证制’管理,我们的鸡蛋产品,也有了自己的家,有了食品安全的追溯,对企业有一个好的规范,也能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在山东省鲜鸡蛋“双证制”管理试点启动仪式现场,东营市垦利区瑞翔家禽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祥告诉记者。

  青岛市普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吕宝辉从事蛋鸡饲料供应多年,他表示,实行“双证制”以后,对于源头,包括流通的渠道,进行严格把关,对于正规的蛋鸡养殖企业发展,作用是很大的。在这种约束与规范的前提下,更有利于企业长期的良性的发展。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教授林海介绍,山东省实行鲜鸡蛋的“双证制”,是在全国第一家采取监管措施的省份。“双证制”实施的核心,就是实现了鸡蛋生产的环节、流通的环节,以及到餐桌之前所有的环节,得到有效监管。可以说通过这种产地的准出合格证,以及进入到流通市场以后市场的准入的合格证,通过这种双证制的实施,使得鸡蛋在生产、流通的全过程,得到了有效的监管,消费者就可以吃上放心的、安全的、优质的鸡蛋。

  记者了解到,山东是禽蛋生产和消费大省,目前,蛋鸡存栏量和禽蛋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鲜鸡蛋在饮食消费品有着重要的地位,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推行“双证制”管理,着力消除鲜鸡蛋中药物残留等突出隐患。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