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临储玉米第十四拍,以下为15年玉米拍卖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总交易数量65.6万吨,成交率100%;最高价2180元/吨,最低价1770元/吨,平均价1986元/吨,平均溢价293元/吨,较上周跌66元/吨。
辽宁省交易数量7.8万吨,成交率100%;最高价2140元/吨,最低价1930元/吨,平均价2026元/吨,平均溢价246元/吨,较上周跌129元/吨。
吉林省交易数量17万吨,成交率100%;最高价1970元/吨,最低价1880元/吨,平均价1936元/吨,平均溢价240元/吨,较上周跌123元/吨。
而目前为止,2015年拍卖粮全部成交,2016/2018年粮均有流拍出现,2018年粮拍卖底价一等2095元/吨,二等2055元/吨,成交的18年粮不是底价成交就是流拍。
至于流拍方面,我们来大体分析一下原因:
一、 价格
2016年和2018年的玉米拍卖底价相较于2015年的玉米拍卖底价高出了很多,拍出的价格基本高出了市场目前的平均价格,甚至2018年的部分一等玉米的底价加上出库成本和运费,就比市场平均价有所溢出,所以流拍还是很正常的。
二、 质量
在明细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部分2016年份粮的质量跟拍卖的2015年粮相比还有所下滑,所以在选择上,肯定会更青睐质好价优的去竞拍。
三、 心态
目前的参拍主体心态已经持续松动,在十三拍的时候,很多大哥想要挺住玉米的拍卖价格,但是在坚挺住之后,市场价格依旧处于下跌的状态。似乎也是感觉到了拍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微乎甚微,所以对于第十四拍的竞价积极性不高。
四、 加量
我们计算的拍卖次数,根据库存总量按理说到了第十四拍就结束了,但是国家为了保证市场的供需平衡,将一次性储备玉米和轮换玉米整合后加入到了临储拍卖的行列,在昨天发布了第十五拍的拍卖公告。量的增加再次影响了双方的心态,买方不慌了,卖方更急了。
总的来说,主要还是因为价格,毕竟现在玉米处于一个下跌的状态,高价玉米拍回去根本不合适。现在想一想第十五拍,似乎流拍的可能性会加大,顺便提一句,国家会不会因为这次的拍卖结果不理想,而下调底价呢?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