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和玉米,涨与不涨的背后,说明了什么?

2020-09-14来源:奇点汇文章编辑:灵儿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最近一段时间,玉米又开始吹响了上涨号角,伴随着前期突破2300元/吨的6年高位后,玉米期货价格上周又轻而易举地突破了2400元关口,从年初价格计算,当前国内玉米价格涨幅已经超过30%,若单以玉米谈论价格涨跌,以粮价暴涨来描述或许并不夸张。但是我们再看看作为口粮的小麦价格,或许很多人就不会这么认为了。9月12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今年夏粮收购市场化收购比重提高。目前主产区小麦均价约每斤1.18元,较去年同期高3至5分钱左右。

  2015年底,小麦价格1.2元/斤,玉米0.75元/斤;当前,小麦价格1.12元/斤,玉米1.2元/斤。今年玉米价格上涨了30%,小麦涨了3到5分钱。都被看作粮食,涨与不涨说明了什么呢?

  首先,商品价格涨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供求关系,农产品也不例外。我们都知道,近年来国内玉米供需基本面偏紧,甚至有预测明年缺口将到达2000-3000万吨。但是作为主粮的小麦和水稻不一样: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夏粮产量为1.43亿吨,同比增加121万吨。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20-2021年度,我国三大谷物——小麦、稻谷和玉米仍将供大于需。其中,小麦产大于需1400万吨左右,稻谷1700万吨左右。在当天的发布会上,据国家粮食储备和物资局相关人员介绍,据介绍,小麦、稻谷口粮品种库存为历史上最充裕时期,口粮供应绝对安全。

  其次,价格市场化程度不一样。很多人早已为今年玉米涨幅而惊叹,但殊不知早在2014年的时候玉米已经卖到2400元/吨了,只不过到2015年之后,政策层面逐步将玉米推向市场,取消了玉米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同时在种植补贴方面也呈下降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玉米价格一落千丈,从最高2500多元一吨最终跌到不足1400元/吨。2016年开始,玉米开启了缓慢爬升之路,也就是在今年才刚刚涨回6年前的价格水平。从这方面来看,一直享受着最低保护价收购以及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的水稻和小麦,价格长期稳定在1.2元/斤左右,也算一个不错的结果。

  最后,玉米和小麦价格影响面不一样。在国际统计口径中,虽然玉米也被看作三大主粮之一,但是国内通常还是以小麦和水稻作为主要口粮。绝大多玉米被用在饲料加工和工业深加工上,所以玉米价格涨跌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并不明显。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内重要保障事项,在有限的可耕种土地上面,政策层面上首先要保障粮食生产,在就造成了玉米早某种程度上需要作出牺牲,这样玉米价格在供需缺口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价格也就出现了大幅度上涨。

  玉米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来自于偏紧的供需基本面;小麦价格几乎没有涨,原因是当前国内粮食库存充裕,并且还处于历史上最充裕时期,价格不涨也就很自然了。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