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1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1年3月31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1年3月31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猪评:小长假临近,企业屠宰量无明显变化,但4月猪价或逐渐止跌(2021年3月31日)
据数据统计,2021年3月31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26.39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17元/公斤,较上周同期猪价(3月23日)下跌0.93元/公斤。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0省份猪价上涨,27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广东,较昨日下跌0.19元/公斤于28.54元/公斤;全国最低价为新疆,较昨日下跌0.27元/公斤于24.14元/公斤。
今日部分地区猪价:四川13.6-13.9元/斤,河南12.8-13.1元/斤,江西13.4-13.7元/斤,广东14.1-14.4元/斤,湖南13.4-13.7元/斤,山东12.8-13.1元/斤,湖北13.0-13.3元/斤,河北12.6-12.9元/斤,北京12.6-12.9元/斤,辽宁12.5-12.8元/斤。
今日猪价跌势不改,华南、西南跌幅相对明显,目前市场供应相对宽松的局面不改。由于今年春节政府鼓励就地过年,大部分人员留在工作城市,因此今年的第一个小长假清明假期到来,或促进居民出行及聚餐等活动的增加,但整体上三天假期对行情的支撑非常有限,少部分屠宰企业有备货的情况,但大部分企业屠宰量没有明显变化。预计短期内生猪价格持续偏弱为主,清明假期影响较为有限。对于4月份我们认为,受年初小体重猪抛售影响,生猪供应将有所收紧,中旬前后开始价格也会逐渐止跌趋稳,并出现适度回涨机会。但要注意的是,受冬季新冠疫情影响,年前冻品出库困难,导致冻品库存积压,加之大量进口肉,市场或出现猪少肉多的局面,或限制二季度猪价上涨空间。
生猪价格不断探底 上游市场是何走势?



暴跌30%!猪价撑不住了?分析师:未来还要跌!
生猪市场的跌势还在延续,3月份国内部分地区出栏猪价跌幅近30%,均价已达到近两年最低点。
猪价持续走跌养殖端仍盈利
进入3月,生猪价格不断探底,且均价已跌破近两年最低点。
据卓创资讯统计,截至3月30日,标猪市场辽宁、吉林价格已跌至23-23.6元/公斤,黑龙江22-22.4元/公斤,山东23.6-24.4元/公斤,河南24-24.4元/公斤。
“以区域市场为例,3月份广东猪价整体呈现震荡下滑趋势,1-29日广东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由38.72元/公斤下滑至27.58元/公斤,累计下滑11.14元/公斤,跌幅28.77%。”卓创分析师郭丹丹表示,因需求疲软,猪价跌跌不休,养殖场出栏压力增加,导致猪源有所积压,肥猪存栏偏多。随养殖端出栏结构调整,肥猪供应占比不断增大,拖累标猪市场走货,生猪价格弱势难提。月内终端需求持续疲软,产区低价小白条仍有冲击作用,加之储备肉频频投放,鲜品市场走货不畅,3月内猪价无利好支撑。
搜猪网监测数据也显示,近一周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均价已持续低于27元关口,目前生猪出栏均价至26.14元/公斤,各省猪价继续延续震荡下跌态势。3月29日下跌区域继续增多,其中14省猪价下跌,仅12省上涨,2省与日持平,下跌区域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宁夏、新疆、河南、山东、湖南、贵州、重庆、广东,整体下跌幅度较为明显发,基本在0.09-1.07元/公斤。目前东北区域价格再次下探至11.8-12.6元/斤的位置,且黑龙江省内部分地区已跌破11元/斤。
据央视报道,目前吉林地区零售市场猪肉价格已跌破20元/斤,市场销量还大降50%。
猪价持续下滑,与屠宰企业盈利不佳,压价意向明显不无关联。
“因春节过后的价格下行由需求低迷主导,屠宰企业销售不畅,亏损尤为严重。”卓创分析师马丽媛表示,3月前三周国内生猪屠宰毛利平均为1.24元/头,第二周最低,为-5.25元/头。与往年相比,同为消费淡季,2020年3月份屠宰企业的毛利亦为负数。生猪价格下降,养殖端盈利亦一路下行。以自繁自养为例,截至2021年3月22日,国内生猪自繁自养盈利为1481.66元/头,较1月初累计跌幅49.25%。但另一方面,养殖盈利虽有下降,但与往年相比仍处相对高位,因此养殖端抗价意向并未十分强烈。
肥猪充斥价格易跌难涨
按照体重划分,存栏生猪被分为肥猪、标猪等。体重超出标猪值的肥猪数量增多,一度程度上显示市场猪源存在积压现象。
郭丹丹介绍称,广东生猪存栏结构划分五个部分,小于20公斤、20-50公斤、51-90公斤、91-120公斤、121-140公斤、141公斤以上。受前期疫情影响,猪源有所积压,生猪体重普遍增加,141公斤以上的占比增加,同样121-140公斤的占比逐渐减少。2月份广东疫情相对稳定,但是仍有部分地区受猪瘟影响,养殖场存在清场现象,50-90公斤中猪占比下滑。3月份猪价持续下滑,跌破育肥成本线,养殖户盈利情况不断缩减,因此场家补栏意向不强,20公斤以下占比或减少。肥猪消化情况欠佳,不少肥猪仍未消化完毕,有所积压,因此140公斤以上的肥猪占比增加。
除广东市场外,全国多地都不同程度存在肥猪存栏量过大的情况。
据悉,近期东北猪源外调减少,且大猪消化缓慢,价格跌幅明显,拖累标猪行情。而河北当地生猪市场标猪数量相对有限,但肥猪出栏量较多,因此对整体的行情有一定拉低效果。湖南标猪价格坚挺,肥猪因走货困难,持续降价销售;近期本地严查违规调运,外来猪调入减少,加之临近清明,短期价格或稳定为主。河南大场标猪出栏量减少,价格偏高,养户对标猪有抗价情绪。但终端需求疲软,屠企宰量难提,大猪消化难度偏大。湖北省内屠企宰量偏低,且结算水平较低,外省低价猪肉流入冲击,屠企运营亏损。养殖场大肥消化难度较大,低价仍有滞销压力。北方猪价再次下滑,带动江西本地跟降,加之大猪走货难,需求差,临近清明,预计短期价格或主线稳定,高价下滑。山东屠宰企业收购尚可,标猪基本够用,大猪供应略过剩,终端消费支撑力度差。
猪价跌势或仍将延续
2018年开始在我国出现的非洲猪瘟疫情,使得生猪养殖行业由“调猪”向“调肉”转变的大趋势进一步鲜明。
在2018年11月21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防保障猪肉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的通知》中就指出,要促进产销衔接,推动由“调猪”向“调肉”转变。此后,生猪产能大省河南也下发《关于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河南生猪基本实现省内屠宰,具备分割加工能力的屠宰企业占比达到50%,加工企业精深加工产品比重达到50%。
近期有市场消息称,为了抓好“非瘟”防控,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从4月1日起,试点大区逐步限制生猪调运。其中“中南六省”以及四川等地,将禁止外地生猪进入。
“供应方面,从4月1日起,为了防止春节多发疫情的影响,生猪禁运也将开始。若实施严格,外来猪源流入量减少,利好本地价格。前期猪源有所积压,4月份养殖场出栏积极性高,整体供应充足。”郭丹丹表示,需求方面,月初受清明支撑,终端备货略有好转,屠宰厂收购量增加,但节后厂家收购顺畅,猪价提振能力有限,节后需求弱恢复疲软,加之肥猪继续充斥市场,猪价有下滑风险。4月份随着肥猪整理完毕,加之五一提振,月底有上涨可能。
因此4月份猪价大致呈现涨-降-涨走势。5月份广东的计划出栏量出现明显增加,部分养殖场出出栏计划翻倍。
搜猪网分析师冯永辉也认为,由于现在全国的区域价差悬殊比较小,且南北方生猪市场表现仍然十分疲软,整体供需关系依然僵持,综合来看预计未来一周猪价仍会以弱势震荡为主,局部地区或将继续探底。
全球养猪业前景:需求旺盛,生猪市场依然强劲
pig traders' 的观点
生猪贸易商对美国持续的生猪市场实力感到鼓舞。自今年年初以来,芝商所瘦肉猪指数持续走高,产品市场的强势也推动该指数走高。保险价的涨幅甚至超出了每英担100.00美元的门槛。包装工继续享受每头12美元左右的可观利润。
强劲的价格上升趋势仍然存在,多头具有强大的力量暗示近期内将有更多上涨空间。尚无早期迹象表明市场顶近在咫尺。Jim Wyckoff
关注将在周四的每周出口销售报告和美国的生猪和猪季度报告之间进行。预计后者将显示3月1日的猪群接近一年前的水平,饲养的生猪数比去年同期减少1.3%,12月至2月的猪只产量增长0.7%。去年春天加工中断,新冠疫情停工以及中国旺盛的猪肉需求相结合,给该行业注入了很多不确定性
下周可能出现的高-低价交易区间
6月瘦肉猪期货--97.62美元至102.50美元,横向上升
5月豆粕期货-390.00美元至410.00美元,横向整理
5月玉米期货-5.40美元至5.60美元,横向整理
来自亚洲的养猪业新闻
中国报告新疆地区出现新的非洲猪瘟疫情
涉及的农场有466头猪,其中280头因病毒而死亡。其余的将被清除。经过数月的中断,中国今年报告了一些新的非瘟病例。行业报告表明,新的病毒株给中国的猪群重建工作带来了比该国更多的麻烦。
非洲猪瘟的新爆发表明,中国重建猪群的压力可能会更具挑战性。
中国猪肉价格仍在下跌
从3月15日至3月19日,中国猪肉价格平均下跌1.1%,至每公斤34.44元人民币(5.30美元),该数据来自追踪由农业部监测的16个省级地区的猪肉价格指数。该指数显示,猪肉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7.5%。
中国严厉禁止在牲畜中使用禁用的瘦肉精
中国农业部表示将展开为期三个月的行动,以打击在牛羊中使用瘦肉精(一种禁用的瘦肉剂)。该部还鼓励地方当局监测其在猪中的可能用途。农业部还发表了另一份声明,表示将与其他部门合作组织调查,并“严厉”惩治涉及使用瘦身精的各种非法活动。
在欧洲与非洲猪瘟作斗争
德国,波兰和捷克政府加强野猪狩猎以阻止非洲猪瘟
德国,波兰和捷克共和国政府已同意允许更多猎杀野猪种群中的非洲猪瘟。德国农业部长Julia Kloeckner表示,还在波兰边境沿线建起了围栏,以防止其扩散,但是需要“进一步保护,以尽快消灭这种动物疾病”。
控制野猪种群是防止ASF传播到家猪的关键策略
德国已在与波兰接壤的边界附近的野猪中确诊了845例非洲猪瘟病例,但到目前为止,它已将这种疾病排除在养猪场之外。
美国最新分析
墨西哥年度牲畜报告
墨西哥到2021年的猪肉产量将达到2080万头。墨西哥的养猪生产商继续垂直整合生产链,投资技术并实施生物安全措施以降低农场的猪死亡率。随着收入的减少,猪肉变得更加难以负担,国内养猪业将继续增长以满足出口需求并满足零售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
该国的猪肉供应保持稳定,产品保持了高质量。墨西哥的2021年猪肉出口量预计将达到360,000公吨体重(CWE),增长5%,原因是全球需求持续增长。对中国的出口激增,对日本和韩国的出口不断增长,促使猪肉加工设施扩大了2020年的出口能力。
中国开始发布有关非洲猪瘟疫情的信息,而欧洲允许更多的野猪狩猎来遏制该病。
2021年一季度东北生猪调运形式分析
2020年国内猪源紧张大背景下,东北市场作为生猪主要输出区域,“风向标”地位显著。2021年一季度,多重因素下东北猪源外调量明显减少。后期随着南方产能逐渐恢复,对东北猪的需求是否依然旺盛?调运半径又将如何调整?本文来具体分析。
东北市场为国内重要输出区域
非瘟发生后,因复产时间最早且本地消费有限,东北地区为国内生猪重要输出区域。从图1看到,2020年东北生猪流入量最大的省份为湖南和广东,流入比例分别为21.43%、10.35%。在利润的驱使下,东北猪源外调区域由北方周边省份转为销价较高的南方,且外调的生猪和猪肉总量已超过区内总产量的一半。
进入2021年,1-2月份非瘟等各项疫病再度席卷北方市场,山东、河北、河南、湖北等地纷纷“中招”,且规模养殖集团所受损失高于散户。出于避险需求,中小体重生猪集中出栏,在差距悬殊的价格优势下,11030公斤体重生猪受到的冲击较大。而东北因规模化程度较低且疫情较轻,猪价与北方其余市场基本持平,甚至已赶超部分市场。
2021年一季度东北猪源外调减少
导致一季度东北生猪与猪肉外调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北方外调市场竞争加剧。从图2看到,2020年上半年东北与山东的价差在1.0-2.0元/公斤,下半年受东北外调大猪价格高位支撑,两地价差缩减到0.5元/公斤左右。而2021年一季度,在东北与山东标猪几无价差且山东低价小猪偏多的情况下,东北外调价格优势消失。也因此,2020年1-3月上旬,东北外调猪源多为130-200公斤大体重生猪。
第二,南方对大猪需求降低。随着天气转热,南方消费大猪速度减慢,外调市场中,对东北的制约尤大。猪肉方面,在山东、河北等地低价小白条充斥市场的情况下,东北白条外调无利润,基本走本地市场。
第三,南北价差缩减。随着南方产能逐渐恢复,东北与南方之间的价差也在明显缩减。2020年初,东北与广东、湖南最大价差分别在10.37元/公斤、7.91元/公斤,3月下旬最低降至3.14元/公斤、1.6元/公斤,其利润不足以支撑外调。
二季度东北外调量或有增多
因一季度东北受非瘟疫情影响较小,在4月份下旬以后,国内供应显露紧张状态的时间段,东北供应较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充足。南方雨季为非瘟疫病高发期,且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南方整体恢复程度有限,届时仍需北方猪源调入,东北外调量或增多。但夏季为猪肉传统的消费淡季,整体需求降低,对外调量形成制约。
综合来看,卓创资讯预计2021年第二季度,东北地区生猪及猪肉的外调量或有增多,但增幅有限,外调数量并不及2020年。
广东省江门市一头生猪可申请2000元贷款
自去年12月底,广东省农信联社发布“真猪贷”生物资产金融化产品后,生猪活体抵押贷款,正向全省铺开落地。3月25日,开平农商银行发放江门全市首笔“真猪贷”,春浩食品集团饮下“头啖汤”,获得500万元贷款。此外,多个意向借款农户、企业获得了该行提供的2000万元“真猪贷”总授信支持。据了解,“真猪贷”是广东省农信联社基于“政府支持+银行信贷+生猪活体+数码身份”风险控制模式,创新推出的“区块链+金融+征信”生猪活体抵押信贷产品,旨在为生猪产业提供更易落地、更为便利的融资服务。

解决三大痛点养猪户融资告别抵押难
据了解,目前生猪贷款主要以住房、土地或猪舍等设备为抵押物,受众面小、金额少,很难满足生猪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资金需求。而实际上,正在养殖中的生猪,才是农户最有价值的资产,但因抵押登记难、价值评估难、资金监控难等三大痛点,养殖企业和养殖户难以生猪为抵押,申请银行的相关信贷。
为此,广东省农信联社以进一步探索创新抵押担保和风险补偿的方式作为解决思路,创新推出基于“政府支持+银行信贷+生猪活体+数码身份”风险控制模式的生猪活体抵押信贷产品“真猪贷”,并从去年开始在省内农商银行试点。广东省农信联社引进区块链溯源技术,即广州码上服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真知码”技术,通过对生猪个体进行身份识别,让每头生猪都有一个“真知码畜禽身份证”耳标,形成生猪从出生、交易、防疫、保险、评估、确权、抵押、贷款、销售、还款这一全过程大闭环,确保生猪可溯源。
额度提高10倍每头生猪可贷2000元
在“真知码”溯源技术的基础上,广东省农信联社推出“真猪贷”生猪活体抵押信贷产品。通过“真猪贷”,生猪企业最高可以按当前生猪市场价值的50%向农商行申请融资,即一头生猪可以申请约2000元贷款,比目前每头猪平均不到200元的贷款额度提高了10倍左右。中国人民银行开平市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希望农商行加大推广力度,银企双方加深合作,让“真猪贷”惠及广大养殖户,实现稳产保供、增产增收,达到惠农、惠企、惠猪的目的,助力发展生猪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生猪价格继续探底 期货开门红风光不再
近期猪价跌跌不休,不少北方地区猪价跌至12元/斤附近,部分外购仔猪育肥户开始亏损。养殖户及养殖企业抗价,但实际作用并不明显,生猪价格继续探底。
从上图可以看出,月初猪价出现一波相对明显的上涨后就持续走跌,12日-19日走势相对平缓,期间出现小幅上涨势头,但最终都是虚晃一枪,猪价持续探底。大家都知道,受去年冬到今年春的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年初养殖户提前出栏的情况较为突出,因此市场对第二季度的行情还是比较看好的。但是近期猪价不但没有企稳的迹象,跌幅也没有收窄之势,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都已跌破27元/公斤,跌的养殖户心中都没了底。养殖户补栏热情也因为猪价的持续走跌而降温,从上周开始仔猪价格就出现了回调的迹象。
近期猪价下跌主要是需求依旧比较低迷,没有好转的迹象。虽然肉价较年前的高点30元/斤左右降到近期的20-22元/斤,甚至不少地方跌到了20元以下,但是猪肉价格的下跌并没有促进居民对猪肉的消费欲望。有猪肉商反映,近期猪肉销量较以前下降了近50%,猪肉价格与居民猪肉消费此消彼长的规律突然就不灵了。猪肉走货不佳,倒逼屠宰企业下调生猪屠宰量,收猪无难度,自然没有提价收购的意愿。即便养殖户及养殖企业都有抗价情绪,但总体来看都没有什么效果。另外,随生猪产能的恢复及产能的释放,生猪供应虽仍有缺口,但总体上供应相比去年同期肯定是增长的,且猪肉进口量持续高位,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1-2月我国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共计90万吨,进口量依旧庞大,在需求面持续低位的情况下继续打压猪价。
生猪现货价格持续走跌,生猪期货也好不到哪里去,开门红风光不再,2109合约价格基本跌回春节前水平,截止3月30日2109合约收盘价为27030元/吨,盘中一度跌至26310元/吨。
生猪价格下跌的同时,逐渐限制活猪调运的的时间节点也悄然临近。上周新疆及湖南分别发生一起非洲猪瘟疫情,新疆为本地猪场发生的非瘟,而湖南的又是违规调运生猪所致。2020年至今,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大部分非瘟疫情都与违规调运有关。为防止非洲猪瘟的传播,4月1日起将逐渐限制活猪调运,在此之前四川、湖南、山东、广西等已经出台相应限制调运政策。调猪转调肉的实施短期内必会影响部分生猪调出量较大或者比较依赖调入生猪的省份。就近日的情况来看,南北生猪价差最高的达4元左右,但是因为部分省市限制生猪调运,北方南下生猪减少,猪价反弹明显吃力。
预计短期内生猪价格将持续偏弱为主,不过我们仍认为4月中旬前后开始生猪价格有望偏强回涨。另外,生猪产能也将继续恢复,生猪供应也将持续增加。不过,近日有投资者在券商平台上向正邦科技提问公司低效母猪什么时候能处理完毕,正邦科技回答预计在上半年会淘汰约40万头左右性能相对较差的母猪。相信这种情况在其他养殖企业包括养殖场、户都存在,加之年初非瘟疫情复发,就近期一些调研机构对部分非瘟影响较明显的省市调研来看,产能影响还是比较明显,且养殖户短期复产观望的情绪也比较浓,所以生猪产能恢复速度可能不及预期。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