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1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1年8月11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1年8月11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猪评:运费上涨 农产品及生产资料运输受影响 三部门紧急发声(2021年8月11日)
据数据统计,2021年8月11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15.46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06元/公斤,较上周同期猪价(8月4日)下跌0.12元/公斤。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22省份猪价上涨,5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低价为新疆,较昨日上涨0.13元/公斤于14.10元/公斤。
今日部分地区猪价:四川7.3-7.6元/斤,河南7.6-7.9元/斤,江西7.8-8.1元/斤,广东8.3-8.6元/斤,湖南7.8-8.1元/斤,山东7.7-8.0元/斤,湖北7.7-8.0元/斤,河北7.5-7.8元/斤,北京7.4-7.7元/斤,辽宁7.1-7.4元/斤。
今日猪价继续上涨,华南、西南地区再度出现调整迹象。不过,前期受非洲猪瘟影响,四川地区养殖户有抛售的情况,可出栏生猪存栏下降,重庆也有养殖户反应附近有生猪死亡的情况,叠加外地调入减少,四川、重庆近日猪价涨幅略明显。近日受新冠疫情在国内影响持续,部分地区运输费用上涨高达50%以上,在7月末湖南饲料厂家上调水产饲料价格后,近两日山东地方新希望、大北农等也相继上调生猪饲料价格,上调幅度在50-100元/吨左右。养殖户养殖成本上涨的同时还担忧饲料到货情况,不过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三部门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切实维护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的的流通秩序,相信影响只是短暂的,运输方面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养猪巨头“上半场”惨淡 饲料运输受阻运费大涨50%!三部门紧急出手 猪肉板块迎久违大涨
养猪巨头“上半场”惨淡 降本增效面临压力
今年上半年,养猪巨头们的日子不好过。生猪出栏量排名前五的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股份的预计业绩一个比一个“惨”,除了牧原股份尚有盈利,其余四家均陷入亏损。
截至目前,已经公布业绩预告的16家猪企中,有12家猪企均亮起业绩下滑或亏损的红灯。除了遭遇业绩滑坡,生猪价格下跌也使得养猪巨头们不得不停下扩产的步伐。
“在生猪价格处于下行空间时,降本增效是未来产业面临的首要任务。但降成本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短时依赖管理和经营策略,中长期依赖科技发展。
饲料运输受阻运费大涨50%!三部门紧急出手保供、落实“绿色通道”政策
日前,受疫情影响,江苏、湖北、湖南等养殖重地出现饲料运输受阻问题。据了解部分地区除了需要司机核酸检测外,运输车辆也需要具备运输许可证明,运输费用上涨了50%-60%。
8月6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切实维护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流通秩序。推动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猪肉板块迎久违大涨:资金加速布局猪周期拐点来了?
8月9日,猪肉板块迎来久违大涨,截至收盘,牧原股份、巨星农牧、湘佳股份等4股涨停,天邦股份、立华股份、龙大肉食等多股均不同程度上涨。
对于猪肉板块的投资机会,安信证券表示,现阶段天气炎热,终端消费低迷,市场存量消化缓慢,行业供需的失衡状况短期较难扭转,预计短期市场震荡僵持的态势仍将持续。但随着三季度天气转凉,逐渐步入猪肉消费旺季,猪价有望出现恢复性上涨。
猪肉价格降幅扩大 CPI同比涨幅延续回落
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7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受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下降影响,7月CPI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展望后市,业内认为,下半年生猪价格将稳中盘整,全年物价有望保持温和上涨。
猪肉价格下降43.5%,降幅比上月扩大7.0个百分点。
突发!河北最大冷链市场暂停进口冻品出入库!
接到市场部通知,8月7日,河北天环冷链市场暂停进口冷冻食品进出冷库!
据公开资料显示,天环物流广场项目由南京天环(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与廊坊百荣实业合作投资建设,总投资49亿元、占地546亩,为2019年、2020年河北省重点建设q项目。该项目主要建设现代冷冻食品商贸广场、冷库和智慧物流仓储设施、中央厨房、缤纷市场及电子商务平台。
猪价再下跌,我国养猪的多吗?看看真实的养猪户和存栏数据
近期的生猪行情可谓是低迷不振,特别是在存栏量恢复的背景下,更是让屠企有了更多的底气。如果说过去几个月猪价下跌是受肥猪偏多、市场消费不振所致,那近期猪价下跌实则是受产能恢复,市场的猪肉供应增多影响。
尽管如今迎来了立秋,但“贴秋膘”似乎并没有发挥作用,也没有带动猪肉的消费活力,毕竟近期交通受限,生猪的储运难度加大,居民也不愿意出门购物,屠企自然是有了压价的基础,在市场冷清的北京下,猪价迎来了“6连跌”。
01、猪价下跌
从今天的猪价行情来看,生猪均价为15.22元/kg,相比上一天跌了0.01元,不过整体来看,猪价保持企稳局面。从28个可监测地区数据来看,山东反弹0.1元,价格为15.5元/kg;山西跌了0.1元,行情为14.8元/kg; 贵州跌了0.1元,行情为14.2元/kg;陕西跌了0.1元,价格为15元/kg,其他地方保持稳定。
如今东北猪价已跌至13.9-14.4元/kg,西南猪价也探底14.2-14.5元/kg,这两地猪价整体低迷,主要是生猪产能恢复较快,但受特殊情况,猪肉难以运到外地,因此猪价迟迟涨不动。不过如今的大猪存量减少,出栏重量也陆续跌至250斤左右,距离往年的240斤越来越近。同时很多猪农惜售,也让屠企的压价策略失效,因此猪价这才横盘企稳,没能大跌。
不过如今的气温偏高,市场销售需求低迷,再加上猪场疫病增多,很多猪农想压栏也压不住,只好选择出栏,从而导致近期猪价市场涨跌不定。
短期内来看,因多地出台了防控政策,让餐饮业需求萎缩,再加上旅游业也备受打击,更是降低了消费,市场猪肉供应偏多,没有太多的消费需求,难以支撑猪价的反弹。因受近期雨水不多,批发市场的到货量增多,这也让屠企收猪压力大,很难带动猪价上涨,而随着供需平衡,猪价难以大起大落。
02、一组数据传来,8月猪价没戏?
据统计,如今我国的规模化养殖企业多达37.65万家,去年注册的猪企为7.76万家。而今年上半年因亏损加大,注册的猪企数量降低,仅有2.6万家,同比下滑31%,不过总体上猪企还是处在增长阶段,这对生猪行业并不是好事。
截止6月底,生猪存量为43911万头,比起去年增多9915万头,其中母猪存栏为4564万头,相比上一年增多934万头。今年上半年的出栏量也达到了3.4亿头,且猪肉产量为2715万吨,算上进口和冷库内的猪肉,1-6月份供应3000万吨左右的猪肉。
实际上正常年份,全年猪肉供应为5400万吨,也就是说半年2700万吨即可满足消费,可见今年上半年供应偏多,目前整个行业都在淘汰低能母猪,减少产能,降低损耗,提高仔猪质量。
然而,在产能增多的背景下,市场的消费并没有因“猪肉自由”而增加,笔者的家乡,猪肉已降至10-12元一斤,但很多人嫌弃猪肉太肥腻,购买热情不高,且不少人也习惯了替代性消费,这对猪肉消费也产生影响。
预计今年下半年猪肉屠宰量为3.4亿头,产量为2700万吨左右,这样一来生猪缺口已完全被填补,那些炒作7-8月份进入生猪“断档期”的,如今也已被打脸,在产能恢复的背景下,猪价想要上涨,还得看销量如何。
目前来看,8月猪肉销量难以大增,猪价想要大涨还需要看8月下旬的学校食堂采购量,采购地多,自然能带动一波上涨。
03、6部委送大礼
目前的生猪价格迟迟盘踞在7-8元大关,不过养殖成本却在8-8.5元一斤,近期饲料价格再次上涨,运费增加,预计成本将再涨0.5元/斤,这样来看,一头猪卖出去仍然要亏上200元左右,是不是养猪业无望了呢?
非也,近期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将稳定生猪价格,建立生猪逆周期调控制度,保证猪价平稳过度发展,以带动养猪业走上规模化阶段。
早在7月份时官方就先后展开了3轮收储,不过实际只收储4.25万吨。而随着《意见》出台,政策调控更严,其中规定,当母猪存栏月度环比跌10%,或养猪业连亏90天,那各地就可进行一次性临时补助,减少猪农的亏损。
同时,《意见》也指出要加大对养猪业的金融支持,不能对养猪业断贷、抽贷、限贷,保证养猪业政策的长期有效,“十四五”期间母猪存量稳定在4300万头。
相信随着政策的推进和对养猪业的支持,接下来猪价也会迎来稳中有涨的局面,大家咋看呢?
央视财经评论:“六个部门管一头猪”并非小题大做
8月6日,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从中可以看出,这次政策出手不同以往。它遵循经济规律,瞄准供需变化,细化了不同环节实现生猪产业长期稳定供给的具体调控要求,更多地用市场化思维提出稳定生猪生产的长效性支持政策,确保生猪供应和价格稳定,可谓力度罕见、措施到位、眼光长远。“六个部门管一头猪”并非小题大做,而是十分必要,从整体上提高生猪产业现代化水平、长远布局规模养殖,才能实现猪肉供求关系的相对稳定,居民的猪肉消费才能更放心。
消费拉动、政策提振 北京市场猪肉价格反弹
猪肉是老百姓菜篮子里的主要产品,猪肉价格从春节以后连续下降5个多月,目前市场行情有没有新的变化呢?
在北京新发地市场猪肉销售大厅,商户张洪志告诉记者,每年立秋节气前后,北方地区的居民都有“贴秋膘”的习俗,猪肉消费会增加30%左右,价格也会上涨。
商户介绍,猪肉价格上涨不仅仅是因为消费拉动,实际上在政府出台了稳定猪价的措施以后,对猪肉价格就起到提振作用。7月份,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加权平均价是每公斤19.12元,比较6月份上涨5%左右。记者了解到,近期市场上销售的大体型白条猪占比明显下降,说明生猪出栏单重恢复到正常水平,供需趋于平衡。
记者了解到,猪肉价格经过5个多月的下降,从6月下旬开始阶段性反弹,说明肉价连续下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
政府最新逆猪周期调节方案!规模企业开始逃离养猪业?
近日,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就贯彻落实《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答记者问。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一个时期,猪肉价格回落较快,生猪养殖出现亏损,养殖场(户)发展生产积极性受挫。
政府最新逆猪周期调节方案!规模企业开始逃离养猪业?
基层反映,2019年出台的深受养殖场(户)欢迎的用地、环保和保险等政策有收紧趋势,一些地方在政策上“急转弯”,可能会进一步放大市场不景气带来的影响,再次造成产能大幅下降,加上养殖成本上升和非洲猪瘟疫情的不确定性,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任务十分艰巨。
《意见》提出四方面主要措施:
一是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生猪贷款政策,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生猪养殖相关贷款按程序纳入政策性业务范围。完善生猪政策性保险,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并扩大生猪收入保险。深入推进生猪规模养殖项目环评“放管服”改革,各地不得超越法律法规规定随意扩大禁养区范围。
二是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把住能繁母猪这个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的“总开关”,将能繁母猪存栏量月度同比变化率正负5%和10%作为调控基准,建立异常变化自动触发调控机制,重点是避免能繁母猪存栏量过度下降埋下供应隐患。
三是完善生猪稳产保供综合应急体系。建立生猪产业综合信息平台,强化全产业链监测预警,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控,加强猪肉储备调节,科学引导猪肉进口节奏。
四是持续推进生猪产业现代化。带动中小养殖场(户)改变传统养殖方式,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现代生猪种业,优化生猪屠宰加工布局,加快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目前,生猪生产已完全恢复,三年行动方案确立的目标任务提前完成。据国家统计局统计,6月末全国生猪存栏量4.39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9.4%;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4564万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102.1%。上半年猪肉产量2715万吨,同比增长35.9%。下半年是猪肉的消费旺季,受生产增长惯性的影响,肥猪出栏也会有所增加。综合判断,猪肉市场供需在一定时期内会维持基本平衡,养猪业有望保持适当盈利,但养猪的高利润阶段已经过去。建议养殖场(户)多关注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的生猪生产和市场数据,按照正常生产计划有序出栏,不要听信谣言以投机心态安排生产,多在节本增效上下功夫。
《意见》提出建立以能繁母猪存栏量为核心指标的逆周期调控机制,完善和强化调控政策措施,熨平“猪周期”波动。
一是保持能繁母猪合理存栏水平。以正常年份(2017年)猪肉产量5500万吨为参照,设定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300万头、最低保有量4000万头。动态监测全国能繁母猪月度同比变化情况,当月度同比变化率超过5%时,采取预警引导、鼓励生猪养殖场(户)加快补栏二元母猪或淘汰低产母猪等措施,促使能繁母猪存栏量回归合理区间;当月度同比减少10%或生猪养殖连续严重亏损3个月以上时,督促地方政府及时启动救助措施。
二是稳定规模猪场存量。将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纳入全国生猪养殖场系统备案,中央到地方分级建立生猪产能调控基地。还明确提出,不得违法拆除规模养殖场(户),确需拆除的,各地要安排养殖用地支持其异地重建,并给予合理经济补偿。
三是落实分级调控责任和政策保障。重点是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并定期组织考核各地生猪产能调控政策落实情况。要求各省在生猪产能出现大幅波动的时候,及时采取临时救助补贴、贷款贴息补助等措施。中央财政将结合各省落实稳定生猪产能和资金投入情况,在安排相关转移支付资金时予以适当倾斜。
上半年养猪企业注册量下降31%
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监测,7月末全国活猪均价同比下降近六成。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养猪企业37.65万家,从地域分布来看,河北、云南和山西,分别以3.74万家、3.28万家和2.57万家位列前三。从年注册量来看,2020年相关企业注册量达7.76万家,同比增长77%;2021年上半年共新增2.6万家,同比下降31%。
2010-2015年全国养猪企业年均注册量达2.17万家,2016年增长率是近10年来最高的,同比增长92%,注册量达5.4万家。2020年注册量是近10年最高的,共新增7.76万家,同比增长77%。
今年上半年共新增养猪企业2.6万家,同比下降31%。其中一季度注册量达1.44万家,同比增长25%。二季度注册量达1.16万家,环比下降56%。
地域上,河北省拥有的养猪企业数量最多,达3.74万家。河北省是生猪养殖和调出大省,存栏量和出栏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的生猪生产和供应基地。河北还有个“全国养猪大县”——安平县。而云南省和山东省则分别以3.28万家和2.57万家养猪企业,排名全国第二、第三。
2021年上半年中国生猪行业运行情况回顾 及下半年发展前景预测
今年以来,随着前期稳产保供各项政策措施成效进一步显现,新增、改扩建养殖场生猪产能持续释放,生猪生产快速恢复,存栏量、出栏量和产量都有所增加。
一、2021年上半年总结回顾
1.生猪存栏量
目前我国生猪存栏量已基本恢复至常年状态的90%以上。二季度末,生猪存栏43911万头,同比增加9915万头,增长29.2%,比一季度末增长5.6%;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564万头,同比增加934万头,增长25.7%,比一季度末增长5.7%。
2.生猪出栏量
猪价下跌的根本原因是市场供应能力逐步改善。今年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继续增长,基础产能持续恢复,生猪出栏显著增加。上半年,生猪出栏33742万头,比上年同期增加8639万头,增长34.4%。
3.生猪屠宰量
数据显示,2021年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2200万头,同比增加66%。2021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10885.04万头,同比增长45.1%。
4.猪肉产量
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生猪产能不断恢复,猪肉产量2715万吨,增加717万吨,增长35.9%。
5.猪肉价格
数据显示,中国猪肉价格同比已连续9个月下降,上半年平均下降19.3%,影响CPI下降约0.45个百分点。7月份以来,猪价基本稳定在成本线附近,略低于成本线,市场上活猪价格约每公斤15元,相比于年初的35.68元/公斤,下降57.9%。
6.猪粮价格
6月21日至6月25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0∶1,低于5∶1,届时,中央和地方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截至7月16日,全国猪粮比价为5.62。收储效应显现猪粮比价回升至预警区间以上,7月以来,全国猪粮比价已连续两周处于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的上方。
二、2021年下半年发展预测
1.预计猪肉价格小幅震荡上行
据企业反映,猪肉价格在6月底出现了快速反弹,6月23-28日多地猪价每公斤上涨4元左右,累计涨幅35%。预计下半年消费会有所增加,加之今年1-2月的寒潮影响全国规模猪场新生仔猪数,对应7-8月份的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供应可能阶段性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价格上涨,但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原因:一是上半年猪价持续下跌,养殖场户压栏、惜售现象比较突出。二是从生产增长的惯性看,当前能繁母猪、生猪生产均处于增长阶段,下半年猪肉供应有保障。
2.猪肉下半年供应能得到保障
大宗商品的生产供应限制或对供给端有所冲击,供需缺口维持时间会延长,不过并不会产生供需失衡之势,尤其是对大宗商品龙头品种生猪的供应来说,当前生猪存栏量仍在提升,加之进口和冻品库存的补充,下半年供应能得到保障。
3.国内猪肉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大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需求出现新的变化:农村居民口粮消费继续下降,畜产品消费快速增加,城市居民畜产品消费不断升级,优质安全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扩大内需和城乡统筹发展等战略深入实施,猪肉消费需求仍将继续刚性增长。人们对符合高食品安全标准和高品质猪肉的需求的逐渐增加,将为采取大规模一体化经营模式的生猪生产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