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4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21-09-04来源:综合报道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第36周周评:二次收储启动 鼓励屠企及食品企业补充库存


  本周生猪价格为14.77元/千克,较上周下跌1.27%;猪肉价格为24.75元/千克,较上周下跌0.60%;仔猪价格24.82元/千克,较上周下跌2.44%;二元母猪价格为2616.72元/头,较上周下跌2.63%。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8月第4周商务部监测全国白条猪批发均价为19.83元/公斤,环比下跌1.69%。

1.png

  生猪价格:本周猪价继续走跌。

  本周生猪价格环比继续下跌,吉林在6.60-6.90元/斤,较上周下跌0.24元/斤,辽宁在6.60-6.90元/斤,较上周下跌0.17/公斤。北京在6.80-7.10元/斤,较上周下跌0.27元/斤。浙江在7.60-7.90元/斤,较上周下跌0.30元/公斤。新疆在6.00-6.30元/斤,较上周下跌0.11元/公斤。四川跌至7.00-7.30元/斤,河北跌至6.90-7.20元/斤,山东跌至6.90-7.20元/斤,河南跌至7.00-7.30元/斤,广东跌至7.50-7.80元/斤。

  猪肉价格:商务部监测8月第4周白条猪批发价格下跌。虽气温适度转凉,利好提振也有一定增加,但猪肉供应整体充足,本周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为主。

  仔猪价格: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上周仔猪价格环比下跌4.00%,较去年同期下跌66.40%,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均价为36.56元/千克。据本网统计本周三元仔猪价格跌至24.82元/千克,本周仔猪价格持续走跌,不过目前仔猪价格已较低,继续下跌空间受限,仔猪价格跌幅较上周有所收窄。

  猪粮比价:本周猪粮比为5.32,较上周下跌0.05。玉米价格为2.77元/公斤,较上周下跌0.01元/公斤,本周自繁自养亏损356.92元/头,较上周亏损增加15.23元。玉米方面:国内各地春玉米陆续上市,贸易商出货积极性提高,玉米市场整体供应量阶段性增加,而小麦及稻谷的性价比优势仍然较高,饲料玉米消费未见明显提振。9月份,随着新季玉米上市量进一步增加,叠加进口玉米拍卖继续入市补充市场,以及替代原料的继续大量启用,国产玉米供应不足的矛盾将进一步缓解。同时。新冠疫情正在全面缓解,封控限行也有所缓和,预计9月份期间,玉米价格有一个适度回调整理过程存在,总体偏弱,9月上旬价格总体继续偏弱。

  行情汇总:本周生猪价格持续走跌为主。自8月猪价再度震荡走跌以来,猪粮比长时间处于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为保障生猪市场的平稳运行,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再次启动猪肉收储工作,但收储时间尚未确定,对市场的提振作用较为有限。虽市场消费继续恢复性增长,但跟往年相比仍处于偏低水平,同时近两年的高猪肉价格间接的推进居民的饮食习惯多样化,畜禽蛋奶等均衡消费,这也是为什么在猪肉价格回归正常价位以后需求却没有恢复正常的原因之一。发改委在启动猪肉收储的同时,建议有关屠宰企业、肉类食品加工企业等抓住有利时机,补充库存,并号召居民多吃猪肉,多买猪肉。预计短期内生猪价格持续震荡的几率仍较大。不过,国内养殖端也素有金九银十的说法,中秋节过后紧接着就是国庆节,市场利好提振将增加,中旬前后价格阶段性触底回涨概率将逐步扩大。


猪周期大退潮 后期是凭真本事养猪的时代


  超级猪周期浪潮已经退却,所以,谁在乘风破浪,谁被拍在了沙滩上,一目了然。

  别的不说,我们来看两家养殖巨头的差异:

  牧原股份在此前披露的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中预计,其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94亿元至102亿元;

  而养殖巨头温氏股份发布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306亿元,同比下降14.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5亿元,同比下降160.14%。

  一个赚了一百亿,一个亏了25亿,但猪价进入下跌通道之后,还能继续盈利的必然是赢家。

  那么,除了销量、销售价格以及饲养模式不同之外,最重要的取胜的关键就是成本优势。要知道,牧原股份的生猪售假一直是低于温氏的,但一个赚,一个亏。除了销售之外,牧原股份的成本是上市猪企中最低的,在6月份商品猪完全成本仅略高于15元/公斤。而其他的均在成本线上,有的甚至高达20多元。

  对此,在暴利时代已经结束,猪价下跌趋势不可逆,养猪企业纷纷开始降本增效,他们不再过度关注猪价,因为下跌已经是既定的事实,如何降低成本跨越猪周期才是最要紧的。猪周期大退潮,后期是凭真本事养猪的时代,更是风险聚集,威胁猪场命脉的时期,养猪人,你准备好了么?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