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7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2年1月7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2年1月7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猪评:南方猪价跌幅依旧明显,东北现反弹迹象(2022年1月7日)
今日综合均价:
2022年1月7日,中国主流市场出栏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商品大猪加权日均价下跌,全国生猪出栏加权日均价15.07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1.86%。
今日全国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猪均价:
1. 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5.15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1.90%;
2. 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4.80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1.72%;
3. 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4.40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2.02%。
图表:2022年1月7日中国外三元+内三元+土杂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备注:数据来源于慧通数据研究部,红色表示涨,绿色表示跌。
走势图分析:
(绿色代表一周价格最低点、红色代表一周价格最高点)
分析师建议:
今日猪价跌势不改,南方地区跌幅相对明显,大部分地区猪价跌至14-15元/公斤左右,不过今日北方地区猪价跌幅明显收窄,局部出现反弹迹象。随春节的逐渐临近,市场鲜销需求持续增长,但猪肉供应充足且过剩,屠宰企业冻猪肉库存持续出库,猪价表现旺季不旺。在猪价连续大幅下跌后养殖户抵触情绪渐起,今日猪价虽继续大幅走跌,但东北低价区出现反弹迹象。预计近期猪价总体继续偏弱为主,但随春节前备货的逐渐开启,加之上中旬猪价集中出栏结束后,下旬以北方部分地区为主的地区出现区域性生猪供应不足的可能性大,猪价在中旬前后有适度回涨机会。
猪价飙升 泰国禁止猪肉出口三个月
由于国内猪肉价格飙升,泰国政府6日宣布,从即日起禁止猪肉出口3个月。
受猪瘟以及养殖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泰国生猪数量减少,猪肉供应短缺。从去年5月以来,该国猪肉价格涨了一倍以上,目前部分地区猪肉价格已升至每公斤250泰铢(约合人民币47.6元)。
不断攀升的猪肉价格给民生问题带来巨大冲击,引发民众不满,要求政府介入的呼声越来越高。
泰国副总理兼商业部部长朱林表示,此次出台为期3个月的猪肉出口禁令,预计可为国内消费市场增加100万头生猪,到期后将视情决定是否延长出口禁令。此外,政府要求有一定规模的生猪养殖户、交易商和猪肉冷藏库自本月10日起每7天通报一次存量及交易价格等情况,同时将采取措施增加生猪饲养量。
朱林表示,2021年泰国约有1900万头生猪投入市场,其中国内消费1800万头。预计今年泰国生猪出栏量将减少至1300万头左右,供需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据悉,泰国相关政策性银行将向养猪户提供300亿泰铢(约合人民币57亿元)规模的低息贷款,以促进生猪养殖,为国内猪肉长期供需平衡提供帮助。
猪肉股“开门红” 机构预测“猪周期”拐点竟都指向这时间!
2022年头两个交易日,生猪养殖板块迎来了“开门红”。截至1月5日收盘,傲农生物收涨逾8%,盘中一度冲击涨停板;新希望连续两个交易日涨逾5%,禾丰股份、金新农等纷纷跟涨。
多家机构认为,随着生猪养殖行业去产能持续进行,猪周期拐点在渐行渐近。
国泰君安证券表示,本轮猪周期的价格拐点预计在2022年4月到6月。在一季度猪价较低的背景下,生猪去产能有望加速。市场对猪周期反转的预期强化,催化近期的板块表现。
猪价重回下行区间
近期,猪肉与猪肉股的走势截然相反。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5日,国内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6元/公斤,环比下跌12%,同比下跌57%。猪价在2021年下半年经历阶段性反弹后,自12月开始重回下行区间。
猪价下跌的根本原因在于生猪产能全面恢复,生猪市场供大于求。
卓创资讯通过存栏量、出栏体重、存栏结构等数据指标发现,2022年一季度生猪供应量仍将处于高位。1月仍处于产能释放期,规模养殖集团因看空后市而降低出栏体重,加上冬季正是各项疫病高发期,部分小体重生猪提前出栏,1月份生猪供应充裕。从需求端来看,虽然1月是春节备货期,但受疫情、需求提前透支等因素影响,1月生猪需求不理想。
“目前国内生猪市场处于猪周期尾部,猪价仍处于下行阶段。”光大期货农产品研究总监王娜表示,“在此背景下,国家积极出台生猪稳价保供政策,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例如,国家积极调控生猪价格,通过定期启动收储政策,推动市场行情平稳有序;国家对各省下达一定的生猪保有量指标,稳定全国生猪产能。”
随着猪价再次步入下行区间,生猪养殖利润也“岌岌可危”。Wind数据显示,截至上周,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为亏损39.77元/头,已连续三周处于亏损区间。
业内人士表示,处于猪周期的尾端,猪价下行和养殖亏损都是不可避免的“阵痛”,这也可以加速生猪过剩产能的出清,并间接促进生猪养殖规模化。
猪周期拐点或在二季度出现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296万头,已连续5个月下降。
虽然生猪去产能持续取得进展,但目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仍然偏高。农业农村部9月发布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指出,“十四五”期间,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700万头。当前约4300万头的能繁母猪存栏量距离4100万头左右的目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多家机构认为,随着生猪去产能的进一步推进,本轮猪周期拐点或在今年二季度出现。
兴业证券郭于玮、鲁政委认为,当前猪周期自2018年5月开启以来至今已经44个月,接近过去猪周期的典型长度,新一轮猪周期可能在2022年第二季度开启。
“不过,我国猪肉消费在2014年见顶后逐渐下降,按目前能繁母猪产能的调减节奏推算,猪肉供需可能到2023年第一季度才会回到较为均衡的状态。”郭于玮、鲁政委认为,在猪肉总体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即使2022年下半年猪肉价格有所回升,也难以获得较高的养殖利润。
卓创资讯分析师马丽媛认为,预计本轮猪周期低点或出现在2022年4月至6月,届时生猪价格或低于2021年的最低价。
“2021年四季度至2022年上半年仍为产能释放期。2021年6月为能繁母猪存栏高点,加上当年10、11月生猪价格反弹延缓了上游去产能步伐,根据生猪生长周期推算,预计2022年4月至6月生猪出栏较多。”马丽媛分析师,“随着天气转热,今年4月至6月需求将整体下降。考虑到历轮猪周期低点多数出现在5月前后,因此本轮猪周期低点或出现在2022年的4-6月。”
分歧!“猪周期”拐点何时到来?2022还是2023?您怎么看?
央广网北京1月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元旦过后,全国多地生猪价格持续走低,一些地方重回每斤8元以下。在春节前的猪肉消费高峰期,这样的逆势下跌行情并不多见。而围绕“猪周期”运行,各方观点出现分歧。
临近春节,猪肉迎来消费旺季,但山西生猪价格却从一个月前的每斤8块6,跌到了8块钱以下,这个行情让养殖户李高峰很失望。2021年6月份,猪价大跌,李高峰淘汰了一批母猪,并准备到年底再增加一批,正好赶上2022年猪周期上行行情。但是现在,他有些犹豫了。
李高峰说:“增加新的(母猪),现在我还没增,2022年都1月份了,前半年肯定是低谷,不用说,肯定是亏损期,到了下半年有可能有那么一点利润,但是不会很高,我估计2022年拐点不会来。”
2021年12月上旬开始,生猪价格连跌四周,从每斤9块钱出头,降到了8块钱,有10多个省份跌破了8块钱。按照目前的猪价,自繁自养还能有一些利润,而育肥养殖如果成本控制不好,则可能出现亏损。但最让养殖户担心的并不是眼前的盈亏,而是明年的行情太难把握。东北养殖户陈佳峰说:“散户这块母猪大概淘汰了50%-60%,到10月份之后,猪价上来,又补栏,又增加了20%-30%,就是生猪价格只要一达到7块钱以上,都认为明年有好行情,又都上来了。所以‘猪周期’和以前就不一样了。”
我国近几轮“猪周期”涨跌持续时间平均在四年左右,本轮“猪周期”开始于2018年6月份,已经持续三年半时间,仅从时间长度考虑,的确临近周期末尾。但对于拐点什么时候到来,各方有很大分歧。国泰君安等机构研报显示,能繁母猪去化累计已经达到7%左右,在低猪价下,去化有望加速,到2022年一季度末,累计去化幅度有望达到12%以上,本轮“猪周期”价格拐点预计在2022年4到6月份出现。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则认为,最早要到2023年才会出现拐点。
“尽管从(2021年)7月份开始,能繁母猪的量小幅调减,但是整体的调减幅度还是相对比较温和的,所以从目前整个能繁母猪存栏和产能的变动来看,还不足以带动2022年的下半年出现价格的拐点。”朱增勇说。
此外,有业内人士分析,2021年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水平大幅提升,从大型养猪场的产能看,生猪供给短期内很难下降,趋势性价格反转不太可能出现。“大公司没有办法,已经上了那么大的产能了,不上也得上。像牧原2021年比2020年增长了一倍多,都4000多万头了,2020年才1800万头,所以大公司这种产能是不容忽视的。”
朱增勇说,不管拐点什么时候到来,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规模化养殖水平提升,我国猪周期的波动会越来越平缓。“随着规模化水平的提升,我们整体的生产稳定性和猪价的波动幅度将会明显缩窄。也就是说,周期整体而言,本轮持续的时间将会明显高于前几轮周期。2022年无论是生猪的供给,还是猪价的波动幅度,都会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