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2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2年2月22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2年2月22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猪评:猪价再度走跌 借助收储3-4月份有望看涨?(2022年2月22日)
今日综合均价:
2022年2月22日,中国主流市场出栏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商品大猪加权日均价下跌,全国生猪出栏加权日均价12.37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30%。
今日全国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猪均价:
1. 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2.47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42%;
2. 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2.11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20%;
3. 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1.70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52%。
图表:2022年2月22日中国外三元+内三元+土杂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备注:数据来源于慧通数据研究部,红色表示涨,绿色表示跌。
走势图分析:
(绿色代表一周价格最低点、红色代表一周价格最高点)
分析师建议:
今日猪价再度走跌。适重猪存栏偏低,叠加近日全国大部分地区持续低温及雨雪天气影响,对猪价形成一定支撑,预计2月下旬猪价总体偏弱走势为主,下旬后段-3月期间猪价仍有上涨可能,北方存栏偏低的地区价格恢复性回涨的几率依旧偏高,2月份月度均价环比将继续下跌的预判不变。基于推演出栏量数据,我们预判,2月份出栏大猪全国均价处于年度底部的几率在明显提高(年内月度均价触底),3-4月份借助收储影响,猪价有望总体看涨,5月份再次适度回跌的可能性大(二次触底)。6-12月份期间价格总体呈涨势的可能性大,第四季度期间全国平均价格高点有望突破16元/公斤一线上下波动,8或9月-12月份期间育肥猪有阶段性盈利机会存在的预判暂不改变。
供多需少局面继续 生猪市场自上而下亏损



猪价低迷饲料涨价 生猪产业“双面承压”待破局
节过后,生猪价格继续呈现低迷状态。数据显示,1月24日起,全国平均猪粮比价连续3周处于5:1至6:1之间,进入猪肉储备调节机制设定的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视情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地方按规定开展收储工作。另一方面,全国饲料价格则迎来“涨声”一片,包括新希望等在内的大型饲料企业,以“原料价格大幅上涨”为由,不约而同宣布每吨饲料价格提高50元至300元。生猪产业在“前后夹击”的情况下,经营压力再度凸显,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持续优化成本,以期可持续健康发展。
国内收储陆续启动 后续生猪能否逆转“颓势”
近两年,由于新冠疫情抑制了人们的消费,生猪期货跌跌不休。本周由于猪粮比持续的走低,收储已经陆续启动,生猪迎来小幅反弹。后续来看,在国内收储的推动下,生猪能逆转“颓势”吗?
2月8日,发改委发布消息称,据发改委监测,1月24日~28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57∶1,连续三周处于5∶1~6∶1之间,进入《预案》设定的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视情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地方按规定开展收储工作。
本周五四川发改委也已经公布收储上万吨,湖北1300吨,宁夏全区也准备启动临时收储。
机构观点
瑞达期货(002961):生猪维持震荡,暂时观望
从供应端来看,春节期间猪病尤其是仔猪疫病影响补栏,可能影响2/3季度的肥猪供应,另外,节后猪企业的出栏积极性下降,一定程度限制生猪的供应。另外,猪粮比下降至2级预警区间,市场预测会有政策性收储,支撑猪价。不过需求方面,节后仍是生猪需求的淡季,加上总体供应仍偏宽松,继续制约猪价的上方空间。期货盘面来看,生猪维持震荡,暂时观望。
国泰君安期货:短期猪价难改下行趋势
节后猪肉需求大幅回落,屠宰开工率维持低位,短期猪价难改下行趋势,空单可继续持有,下周预防发改委发布收储公告,扰动盘面,注意止盈止损。短期:LH2203合约支撑位12500元/吨,压力位14500元/吨。
方正中期期货:生猪期货价格大概率处于窄幅震荡状态
能繁母猪数量在2021年6月份达到4564万头,达到了年内最高水平,7-8月份都保持在4500万头以上。按照猪的生长繁殖规律等,能繁母猪数量能显著影响10个月后生猪的供应量,也就是说在2022年3-5月份生猪的潜在供应量会达到峰值。且2022年5月份的生猪供应依旧会处于高位,再结合生猪价格的季节性特点,2月份生猪价格下跌的年份较多,这些因素都会限制生猪价格的上行空间。但考虑到目前猪肉价格较低,有成本端支撑,故生猪期货价格大概率处于窄幅震荡状态,趋势不明。
农业农村部: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290万头,环比下降0.9%,同比下降3.7%
农业农村部2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生猪出栏量环比和同比增加明显,生猪价格连续下降。
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生猪出栏量环比增长9.4%,同比增长23.6%。一方面是养殖户普遍看空后市行情,纷纷降低出栏体重、积极出栏,另外就是全国生猪产能处于阶段性过剩。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去年年末全国生猪总存栏量依然有4.49亿头,这个量级还是在偏高的状态,这意味着全国总的出栏商品猪的数量处在偏高的水平。
王祖力介绍,去年生猪产能逐渐恢复,价格高位回落,虽然中间短暂反弹,但去年12月份至今连续下降。即便在1月份传统的销售旺季,价格依然延续下行态势,1月份全国生猪价格连降4周,同比降幅超过50%,春节过后进入消费淡季,猪价加速下降。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最新的数据,生猪每公斤12.5元,我们监测的生猪养殖成本线大概是在15.4元每公斤。很明显价格已经跌到成本线以下,近期养殖场户每出栏一头商品猪,头均亏损要超过300元。
生猪价格下降、养殖出现亏损,主要是生猪产能过剩。那么又该如何调控产能,防止生产和价格的大起大落呢?
据介绍,能繁母猪存栏量是反映生猪产能的最稳定、最核心的指标。去年9月份,农业农村部印发了《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建立了以“能繁母猪存栏量”为核心调控指标的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辛国昌:我们要把全国的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100万头。
据介绍,去年6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为4564万头。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密集发布生猪产能过剩的预警信息,引导养殖场户淘汰过剩产能。今年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290万头,环比下降0.9%,同比下降3.7%,7个月累计调减274万头,向着正常保有量有序回调。未来稳定住能繁母猪存栏,尽力避免生产和价格出现大起大落。
淡季来临 生猪弱势难改
期货日报2月22日报道:受地方收储消息提振,节后生猪期货一度小幅反弹。但终端需求低迷和产能依旧庞大,使得生猪现货价格稳中偏弱,生猪期货再度振荡回落。展望后市,生猪产能去化步伐偏慢,需求进入消费淡季,在供应宽松背景下,生猪期货偏弱走势难以改观。
生猪产能依旧庞大
随着生猪养殖业对非洲猪瘟防控经验的提高,我国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量直线上升,去年就因为存栏量过大,生猪价格持续大幅回落,生猪养殖业整体陷入亏损局面。截至目前,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环比有所下滑,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全国生猪存栏量达到了4.49亿头,比2020年增长10.5%,全年的猪肉产量达到了5296万吨,比2020年增长28.8%。截至2022年1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290万头,环比减少0.9%,同比下降3.7%,但仍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62%,处于95%—105%的绿色区间的相对高位。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中二元母猪较多,PSY值较高,预示着未来10个月内我国生猪供应无虞。
另外,我们注意到,经过非洲猪瘟疫情以及去年生猪价格大跌的淘洗,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头部企业的存栏量占比增加,相比之下,这些企业风险承受能力更强,甚至部分企业采取反周期扩张,以期在生猪价格回暖时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利润。这可能使得猪周期的下跌、筑底时间延长。据监测,全国前20猪企生猪出栏量由2018年的0.61亿头,增加至2021年的1.36亿头,增幅达122.87%,市场占有率由6.5%上升至20.31%。预计2022年前20猪企市场占有率将提升至25.1%左右。
下游需求不容乐观
受元宵节以及大中专院校开学影响,屠宰业开工率略有提高。据监测,上周屠宰业开工率为19.14%,环比提高6.03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4.43个百分点,但大幅低于春节前30%以上的水平,也低于去年下半年20%以上的水平。由于春节前城乡居民大多采购、腌腊一定量的猪肉,春节后一段时期一般是猪肉需求淡季。即便随着开学、开工,猪肉需求也很难出现较大幅度增加。在屠宰率上升的同时,我们看到屠宰企业冻品库容率随之上升。据监测,上周重点屠宰企业冻品库容率为18.66%,周环比增加1.01个百分点。
由于猪肉供应充足,需求不振,猪肉现货价格稳中趋跌。据监测,上周白条猪价格为16.51元/公斤,较前一周下跌1.60元/公斤,环比下跌8.82%,同比下跌57.27%;上周生猪出栏均价为12.08元/公斤,较前一周下跌1.14元/公斤,环比下跌8.62%,同比下跌59.89%。
收储提振作用有限
春节过后,生猪价格持续下行。与此同时,随着收购启动,国内玉米价格稳中有涨,生猪养殖陷入严重亏损。截至上周,自繁自养生猪利润为-422.14元/头,外购仔猪利润为-347.85元/头,较春节前亏损幅度继续扩大。猪粮比连续数周低于6:1,已经具备启动生猪收储的条件。基于此,近期有四川、湖北、宁夏地方政府宣布启动生猪收储。其中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已决定,向21个市州下达共计上万吨猪肉收储任务;湖北省政府启动省级冻猪肉临时储备计划1300吨,预计在2月中下旬完成收储工作。
各地启动收储,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有一定作用,但由于收储数量过少,对市场供需水平影响不大。去年我国猪肉产量近5300万吨,月均产量约440万吨,万吨左右的收储量对市场影响力作用极为有限。
综上所述,虽然生猪价格下跌时间已近一年,但由于生猪产能依旧庞大,需求由于消费习惯改变以及季节性淡季来临,很难转旺,在供应宽松背景下,生猪价格料继续低位振荡。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