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人们对日用品的价格变得敏感起来。尤其是副食蔬菜以及肉蛋奶价格的涨跌,都是人们很关注的话题。
以鸡蛋价格为例,去年的鸡蛋价格曾出现过大涨大落。最印象深刻的一次大涨幅正值盛夏。当时鸡蛋价格的涨幅甚至超20%。由于当时正是肉价便宜的时候,不少人舍弃了鸡蛋,都去吃肉了。
不过,当时也有人认为鸡蛋涨价的背后有黑手而理由则是以猪肉价格为参照,我们知道猪肉价格在鸡蛋涨价之前,有一段时间明显的暴跌。而把时间线往前拨一年,这猪肉价格可以说是暴涨。那时候不少人就说猪肉价格“水份”太大,有一种声音是有人在背后炒作猪肉价格。而这次鸡蛋价格在短短一个夏季,就从4元起飞,直奔七八块钱的价格,虽然后期蛋价又有调整,但涨价的趋势还是在延续。
不可否认的是,鸡蛋盛夏那次暴涨背后,的确存在一些炒作行为,但这种行为也仅仅是偶然事件。大概率的讲,鸡蛋的涨价还是与供应端的供给不足,以及人们的需求量过大,造成的不匹配有关。在这背后,又显现出,以玉米、豆粕等为主要原料的饲料价格上涨,为了维持盈利水平,蛋鸡养殖场只能不断淘汰产蛋母鸡,从去年元旦到盛夏,哪怕是算到这个春节,淘汰鸡的数量一直在减少,这使得鸡蛋产能一直处在偏低的水平。
说这些似乎离着消费太远,从下半年的几次消费高峰之后,像是“十一”“双十一”“双十二”,需求的放缓以及商超采购数量的减少,市场内的鸡蛋走货速度变慢。这一点从鸡蛋库存的天数就能看出,2021年最后两个月里,鸡蛋生产环节的库存天数从10月的1.04天增至12月的1.44天。而鸡蛋主产区的鸡蛋价格也从每斤4.93元跌到了4.66元,跌幅超5%。
原本经销商认为,在春节的1月里,鸡蛋价格会有所抬升,但是事实却打脸了。整个1月,价格虽然略有上调,但都是微调。市面上的现货和供需之间一直僵持,消费也平淡无奇,供应新增的压力不大。鸡蛋的价格在2月末已经跌至每斤4.6元上下。
去年多次涨价的鸡蛋,为啥从春节到清明都平价了?
首先,鸡蛋价格虽然已经从11月的价格回落,但依旧处于高位,对于养殖户来讲,盈利状况还是能接受的。当前淘汰鸡的价格较为稳定,很多养殖户淘汰鸡的积极性较差,有着延迟淘汰的情况出现。11月每周的平均出栏为1400多万只,12月,淘汰鸡的出栏逐渐升高,并且在1月中旬出现了淘汰鸡扎堆的情况,出栏数量增加到了1800万只。
其次,饲料在鸡蛋价格中的影响加大。虽然蛋鸡养殖饲料价格有所下滑,但参照往年价格来看,依旧处于高位,综合来看蛋鸡饲料的成本就接近了每斤3.9元,这不得不说是对鸡蛋价格的有力支撑。
再次,今年一月鸡蛋价格的起伏,更大程度上是由供应量来把控的。从近期来看,鸡蛋的供应增幅偏窄,更有着减少的趋势。在清明之后,天气趋热,这种趋势不会停止,估计会维持一种紧俏的情况。
最后,从各地的鸡蛋库存来看,生产和流通缓解的鸡蛋库存天数多数地区是1.16天、0.93天,仅个别地方在2天到3天,数据显示库存数量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这和当前鸡蛋需求量较常年少有关,但随着天气日渐炎热,库存量和销售量将会发生多次博弈,清明之后,天气因素的影响下,鸡蛋价格很可能会有一波上涨。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