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雨水丰茂,此时是腺肌胃炎的高发期,特别是我国雨水丰富南方地区更为明显。
1994年首次报到鸡传染性腺胃病以来,到近几年该疾病大面积流行。在养殖密集地区,腺肌胃炎已成为家禽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疫病之一。
一、关于病因众说纷纭,大体有如下几个原因:
1、传染性因素
01
由传染性支气管炎(腺胃炎型)病毒引起,首次发病从蛋鸡病变组织分离出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变异株,表现为鸡体极为消瘦,腺胃极度肿胀肿大如球状,腺胃壁增厚,腺胃乳头平整融合,轮廓不清,可挤出脓性分泌物,腺胃黏膜有出血和溃疡。
02
垂直传播的病原如鸡网状内皮增生症(主要病因),鸡贫血因子,呼肠孤病毒等造成肉鸡腺胃肿胀、肌胃黏膜糜烂、免疫器官萎缩等,还可以造成鸡群不同程度的抑制,这不仅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更容易导致其他细菌性和病毒性的继发感染,以及对特定疫苗免疫反应的抑制。
03
各别血清型腺病毒感染,可表现为腺胃显著肿大,腺胃壁增厚,肌胃糜烂,肠粘膜出血。
04
鸡痘,尤其是眼型鸡痘(以瞎眼为特征),是腺胃炎发病的重要原因,夏秋季节鸡痘发病严重时,腺胃炎发病率也非常严重。
05
不明原因的眼炎 : 如传染性喉气管炎、细菌感染、缺乏维生素 A 等,腺胃炎发病率高的地区,往往先发生眼炎后又继发腺胃炎,造成很高的死亡率。
06
细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病、沙门氏菌病以及厌氧菌感染波及到腺胃时,则出现肿胀,浆膜面有光泽,黏膜出血,并可能被卡他性或坏死性渗出物覆盖。
2、非传染性因素
01
饲料营养不良,日粮的氨基酸不平衡,日粮中的生物胺,低纤维素日粮,霉菌毒素等是此病发生的主要诱因。
02
饲养密度过大,雏鸡早期育雏不良,育雏时冷热应激,雏鸡运输时间长,脱水等是此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在很多情况下这些饲养因素对腺胃炎病发生的严重性及死亡率有很大关系,这种病也常见于那些经常使用垫料的鸡场,经常注射抗生素特别是四环素也能诱发腺胃炎。
03
雏鸡的孵化过程中,温度过高,也会对本病的发生有直接的影响。
04
种鸡料含霉菌毒素:饲料的霉菌毒素经由种鸡摄食后,从肠道吸收而转送卵巢,最后经由卵子进入胚胎,继而侵入胚胎的肌胃黏膜,并引起肌胃炎。
腺肌胃炎的发生可谓是多因一果。在规范的饲养管理下发病率较低。当有其他发病诱因时,如饲养密度大,育雏不良或发生其他疫病等因素下,鸡群发病严重。诱因越多,发病率越高,反之,诱因越少,发病率越低。各种诱因起到了互相“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预防与治疗
1、预防
01
首先把好进雏关,选择规模大、信誉好的种鸡场进雏,保证鸡雏质量。
02
做好日常管理: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饲养密度要合理,水料要卫生,特别是霉变饲料坚决不可饲喂。坚持每周消毒等。
03
一定要选用SPF鸡胚生产的疫苗,切断垂直传播途径。
04
合理控制好日粮中各种原料的质量,必要时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可有效防止霉菌毒素对鸡群造成危害,此外日粮中的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粗纤维的控制也是降低鸡腺胃炎发生的有效措施。
05
新进鸡雏可以在其饲料中拌入控制腺肌胃炎中药,饲喂3-5天,可有效预防该病。
2、治疗
01
首先分析病情,找到病因。如果是管理因素(特别关注饲料霉菌毒素问题),要及时调整,解除影响,减少各类应激。
02
治疗原则是:以解毒化湿、燥湿止痢,健胃消食为主,同时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并辅以抗生素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也可加入鱼肝油(有修复肠粘膜,呼吸道粘膜的作用)。
注意本病尽量不用退热西药,因退热西药可加速肌胃糜烂程度,如发热退热可用柴胡注射液。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