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相涛院士:生理重塑延长蛋鸡产蛋周期

2024-12-12来源:鸡病专业网分享文章编辑:小琳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图片

  康相涛科研团队深入研究了禽类换羽和抱窝前后的生理状态变化,将其定义为“生理重塑”。

  1、蛋鸡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前,蛋(种)鸡产业面临饲料原料价格波动、育雏育成成本增加等多重挑战。

 

  商品蛋鸡机体生理机能超负荷运行,导致产蛋后期生产性能下滑,表现为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免疫力下降、肝脏出血、物质代谢紊乱、卵巢氧化损伤、炎症频发、卵泡闭锁以及输卵管炎症等问题,生产大量异质蛋严重影响蛋品质量。

 

  实践中,蛋鸡延养至700天产500个蛋已成为常态,但料蛋比却高达2.0-2.2:1。

  2、禽类野生状态下繁殖和孵化行为的启示

  (1)季节性繁殖和换羽:繁殖期生殖腺发达,非繁殖期退化。

 

  禽类根据季节(温度和光照)变化使换羽和繁殖交替进行:生殖腺活跃期终止换羽,换羽期则主动抑制生殖腺分泌。生殖系统的退化与重塑有助于禽类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提高生存和繁殖效率。

 

  自然换羽与停产的调控机制主要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影响,通过调节甲状腺激素(T4)的合成与释放来实现。

 

  (2)孵化(抱窝)

 

  在自然状态下,母鸡产下一定数量的蛋后会本能地开始抱窝孵化,并暂停产蛋以节省能量。抱窝结束后,生殖激素水平回升,促进卵泡成熟与排卵,从而重启生殖周期。

 

  这一现象启示我们,通过操纵光照时长、生殖分泌激素与能量限制等关键因素,可以诱导蛋鸡生殖系统得到修复与重塑,进而迅速进入新的产蛋周期。

 

  (3)生理重塑对蛋鸡产业发展的深远意义

 

  生理重塑技术的运用产业的价值在于,能够充分挖掘第二个产蛋周期的潜力,显著降低育雏与育成成本,减少饲料消耗,实现节本增效。以2023年我国蛋、肉鸡种鸡及商品蛋鸡约11亿只的规模为例,若其中50%实施生理重塑技术,其节省的粮食量相当于河南省550万亩土地的粮食产量。这一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将为蛋鸡产业乃至整个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