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知识、语言:禾丰出海的“三驾马车”——专访禾丰股份董事长金卫东
过去四十年,在中国改革开放政策驱动下,各行业全球化进程加快,家禽产业的国际化合作机会增多,对外交流也日益频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家禽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国际竞争力增强,整体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接轨。
近些年,受国际大环境影响,国内消费市场内卷严重,越来越多的家禽产业链企业加入了“出海”大军,此中会面临哪些挑战?当面临新的难题和考验时,应当以怎样的优势姿态和战略去开拓国际市场?对此,《国际家禽》杂志特邀中国农牧行业领军企业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卫东,分享禾丰在国际市场发展中的主要里程碑、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金卫东——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丰”)自1995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着成为世界顶级的农牧食品企业的愿景。成立之初我们在国内市场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禾丰深知要想成为最优秀的饲料生产企业,就不能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必须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也一直在等待和寻觅着这样的机会。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机缘巧合下,2004年禾丰与尼泊尔的Vaidya's Organization of Industries and Trading Houses(VOITH)合资设立尼泊尔禾丰,这标志着国际市场战略正式启动。这一举措不仅为禾丰打开了海外市场的大门,更为后续的国际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尼泊尔的成功合作也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历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国际商务规范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合资,我们团队重新梳理了国际化规范,包括计划、策略、人力、团队、产品和市场定位等诸多领域,并积累了走出国门成功合资的宝贵经验。
然而,由于饲料产品具有运输半径的天然限制,要实现品牌和产品的国际化,必须到国外进行本地化生产,禾丰开始在海外投资建厂。在这个海外投资开疆拓土的过程中,我们的国际贸易业务也同步推进,禾丰产品出口到尼泊尔、印尼、菲律宾、蒙古国、乌兹别克斯坦、安哥拉等多个国家。2006年禾丰与荷兰皇家德赫斯(De Heus)公司结盟,这更为我们的国际化进程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