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价格跳水16%背后的经济密码

2025-03-12来源:现代畜牧网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蛋价大幅下跌,消费者受益

  清晨,菜市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张大妈如往常一般来到熟悉的摊位,原以为需花费 5 元多购买一斤鸡蛋,却惊喜地发现价格标签显示为 4.5 元。“哟,鸡蛋降价了!” 张大妈满脸笑意,兴奋地对摊主说道,“给我来两斤!”

  不远处,李大爷也在与摊主交谈:“最近鸡蛋着实实惠,我得多买点,给家里小孙子煮着吃。” 摊主一边忙着称重,一边回应:“是啊,这几天买鸡蛋的人明显增多,大家都觉得划算。”

  在这个小小的菜市场里,蛋价下跌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消费者们面露喜悦,纷纷开启囤蛋模式,仿佛抓住了难得的省钱契机。

  数据呈现:蛋价持续下跌

  除了菜市场的直观感受,来看具体数据,蛋价下跌态势十分显著。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今年以来鸡蛋价格持续走低,从去年底每公斤 10.17 元,一路降至 3 月 10 日的 8.54 元,累计下跌幅度超过 16%。这一降幅不容小觑,换算后每斤鸡蛋价格下降近 1 元。虽然 1 元看似不多,但在整个鸡蛋市场,其影响范围广泛。

  再看 3 月 10 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鸡蛋价格,为每公斤 8.54 元,虽较上周五上升 0.4%,但在今年以来的大趋势中,这只是短暂波动,影响有限。从宏观角度看,此轮蛋价下跌已成为近期农产品市场的显著特征,引发各方广泛关注。

  供应过剩:产能过高引发价格下行

  在蛋价下跌过程中,供应端是关键因素,产蛋鸡存栏量尤为重要。2 月份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约为 13.06 亿只,这是自 2020 年之后首次突破 13 亿只。如此庞大的存栏量,意味着鸡蛋产量巨大,市场供需失衡。市场上鸡蛋供应过剩,而需求未能同步增长,导致价格持续下滑。

  深入分析背后原因,养殖户的补栏行为是存栏量上升的重要因素。前几年,鸡蛋价格行情较好,养殖利润可观,吸引养殖户纷纷扩大养殖规模,大量补栏鸡苗。当时养殖户期望通过增加养殖数量获取更多利润,却未料到如今出现鸡蛋供应过剩的局面。

  此外,养殖户的惜淘情绪也加剧了这一情况。在养殖利润较好时,养殖户不舍淘汰老鸡,期望其继续产蛋盈利。大量老鸡留存养殖场,进一步增加了产蛋鸡存栏量。这如同房间内人员不断增多却无人离开,最终导致空间拥挤,鸡蛋市场亦是如此,供应持续增加,价格受到压制。

  需求淡季:消费需求显著降低

  春节过后,鸡蛋市场进入需求淡季。春节期间,消费者大量采购鸡蛋,家中冰箱储存充足。节后,这些鸡蛋短期内难以消化完毕。

  不仅消费者家中鸡蛋库存较多,食品厂和学校放假也对鸡蛋需求造成较大影响。食品厂放假后,停止大量采购鸡蛋用于食品加工,如蛋糕、饼干等糕点制作暂停,鸡蛋需求大幅减少。学校放假,学生不在校就餐,学校食堂对鸡蛋的采购基本停滞。这两大需求主体的需求减少,使得鸡蛋市场需求更加疲软。

  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禽蛋交易区,需求减少的情况十分明显。商户们面对堆积如山的鸡蛋却销售困难。据调查,目前部分商户每天的销售量较春节期间减少 20% 以上。一位商户无奈表示:“这几天生意冷清,鸡蛋滞销,库存不断积压,不知如何是好。”

  从市场整体来看,需求淡季对蛋价的影响显著,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需求减少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随之下降。如同菜市场白菜供大于求时,价格会不断降低,直至有足够的消费者购买。

  全年走势:受季节因素影响明显

  鸡蛋价格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规律。下半年通常是鸡蛋价格波动较为剧烈的时期。

  每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对鸡蛋需求有极大拉动作用。中秋节是月饼生产的高峰期,鸡蛋作为月饼制作的重要原料,需求量直线上升。食品厂为制作月饼大量采购鸡蛋。国庆节期间,旅游、餐饮行业繁荣,人们外出就餐、聚餐频率增加,鸡蛋消费也随之增长。这两个节日叠加,促使鸡蛋价格迅速攀升,达到全年高点。

  然而,节日过后,鸡蛋市场需求逐渐减少,价格开始从高点回落。没有节日的带动,消费者购买热情降低,市场再次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

  除中秋、国庆外,夏季高温也对鸡蛋价格有较大影响。夏季炎热,蛋鸡易出现 “歇伏” 现象,产蛋率大幅下降,导致市场鸡蛋供应量减少,价格上涨。但这种上涨通常较为短暂,随着天气转凉,蛋鸡恢复正常产蛋,价格逐渐回归正常水平。

  从全年走势看,鸡蛋价格波动明显。上半年,受需求淡季和供应充足影响,价格相对较低。下半年,随着中秋、国庆等节日来临,需求大幅增加,价格上涨。节后需求减少,价格回落。了解这种季节性价格波动规律,消费者可在价格较低时合理囤货,养殖户和经销商也可据此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实现效益最大化。

  养殖户应对策略

  面对蛋价下跌困境,养殖户需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对于中小养殖户,提升鸡蛋质量是关键。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只有优质鸡蛋才能吸引消费者,获取市场份额。例如,部分养殖户通过科学调配饲料,增加蛋鸡营养摄入,使产出的鸡蛋蛋黄更饱满、蛋清更浓稠,口感更佳。还有养殖户注重鸡舍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减少疾病传播,保障鸡蛋品质。

  同时,密切关注市场行情以及老母鸡和鸡苗价格变化至关重要。市场行情变化不定,养殖户需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及时掌握价格走势。老母鸡和鸡苗价格变化可反映市场供应调整情况。当鸡苗价格上涨,表明市场对鸡苗需求增加,可能预示未来鸡蛋供应减少,养殖户可考虑适当补栏;当老母鸡价格下跌,可能意味着市场老母鸡数量过多,养殖户可加快淘汰老母鸡速度,降低养殖成本。

  在养殖策略上,养殖户应灵活调整。根据市场行情变化,及时调整养殖规模和养殖周期。蛋价低迷时,适当减少养殖规模,避免过度投入,降低养殖风险。合理安排蛋鸡养殖周期,错峰上市,避免鸡蛋集中上市导致价格进一步下跌。例如,部分养殖户通过控制蛋鸡光照时间和饲料营养,调节蛋鸡产蛋周期,使鸡蛋在市场需求旺盛时上市,获取更好收益。

  此外,养殖户还应拓展销售渠道,不能仅依赖传统批发市场。当前,电商平台和社区团购发展迅速,养殖户可借助这些平台将鸡蛋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利润空间。一些养殖户在电商平台开设店铺,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展示鸡蛋生产过程和品质,吸引大量客户下单。还有养殖户与社区团购平台合作,将鸡蛋配送到社区,方便消费者购买,增加自身销量。

  未来展望:蛋价走势预测

  当前来看,鸡蛋价格未来走向存在不确定性,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短期内,鸡蛋市场将延续现有供需格局。产蛋鸡存栏量居高不下的状况难以短期内根本改变,供应端压力较大。需求方面,若无重大节日或特殊事件刺激,将保持相对平稳。预计短期内鸡蛋价格将在低位震荡运行,可能有小幅度波动,但整体上涨动力不足。

  不过,也存在一定转机。随着清明节临近,下游经销商和食品加工企业可能有补货需求,这或许会带动鸡蛋价格出现短暂上涨行情,为市场带来一定希望。

  长期来看,鸡蛋价格走势取决于供需双方动态变化。若产蛋鸡存栏量持续高位,且需求无大幅增长,鸡蛋价格可能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但如果养殖户能根据市场行情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减少存栏量,或者未来出现新的需求增长点,如新兴食品行业对鸡蛋需求增加,鸡蛋价格可能迎来回升。

  此外,饲料成本、疫情等因素也会对鸡蛋价格产生重要影响。饲料成本是养殖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若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增加,可能推动鸡蛋价格上涨。而疫情爆发可能导致蛋鸡死亡或被扑杀,减少鸡蛋供应,引发价格波动。

  鸡蛋价格未来走势充满变数,消费者、养殖户和市场参与者都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做好应对准备。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