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25-03-21来源:综合报道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涨了,涨了,猪价上涨“揭竿而起”!


  3月进入下旬,本月以来,国内标猪市场延续波动上涨的局面,虽然,生猪市场面临严峻供应过剩的压力以及需求跟进不足的表现,但是,碍于春节前后,主流养殖端中大猪竞争性出栏,市场呈现降重卖猪的操作,节后,适重中大猪存栏见底,而受猪价重心偏低,养殖成本持续走扩,主流散户以及集团猪企认价出栏意愿不足,受情绪引导,养殖端控重出栏,生猪供应压力释放不足,猪价基本面偏强!

  从最新反馈了解,目前,支撑猪价上涨的逻辑分析如下:

  其一,供应表现一般,南北地区,散户以及集团猪企低价给猪缺乏积极性,尤其是,集团猪企控量挺价意愿偏强,大厂有一定控盘的操作,适重猪源流通较为紧张;

  其二,南北地区气温持续回升,猪场疫病风险减弱,养殖端补栏积极性提升,近期,国内7公斤仔猪价格持续走高,补栏仔猪成本大幅增加,这也提振了市场二育的积极性。尤其是,标猪价格呈现明显抗跌的局面,虽然,猪价不及二育目标价,但是,市场心态有所转变,部分二育打算“以时间换空间”,二育补栏标猪育肥3~4个月,三季度出栏,这也提振了二育的积极性。目前,南北多地,二育集中补栏230~260斤左右标猪增多,华东部分地区,标猪补栏入场成本价直逼8元/斤,这进一步提升了养殖端挺价的心态,标猪拉涨出栏意愿转强!


 

  其三,消费跟进缓慢回升,虽然,猪肉消费处于季节性淡季,但是,由于南方销区市场白条走货积极性有所改善,而气温回升,居民外出踏青现象增多,周边游需求回暖,这也改善了猪肉购销的表现,截至目前,样本屠企开工率回升至26.34%左右,消费对于市场存在一定支撑;

  因此,基于市场供需调整,猪价走势偏强,短期内,市场底部支撑明显,从最新反馈分析,受屠宰场调价收猪,预计,3月21日,标猪报价回升至14.76元/公斤,价格上涨0.03元。不过,随着气温的回升,标猪上肉节奏加快,养殖端中小标猪存栏占比增加,进一步压栏意愿或将减弱,集团猪企或有降重出栏的操作,这或将抑制阶段性猪价反弹的局面。后市关注规模猪企出栏情绪的变化!


猪价涨跌:从市场博弈看未来走向


  猪市现状:震荡中的供需博弈

  近期,国内生猪市场呈现出窄幅震荡的态势,市场参与者包括养殖户、经销商及其他相关方,对市场行情变化保持高度关注。

  从供应端分析,散养户与规模养殖场基于不同考量采取不同策略。散养户因猪源占比较少,倾向于出栏大体重猪源,以实现单位数量收益最大化;规模养殖场则基于市场行情预判和自身利益权衡,有缩量控重出栏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仔猪市场的流通与交易。

  然而,市场供需关系复杂,供应端变化未引发理想市场反应。需求端,终端产品订单跟进不足,消费者对猪肉相关产品购买热情不高,导致订单量难以提升。屠宰企业开工率亦无明显提升,即便产能充足,因订单有限,开工水平维持在相对低位。市场供需双方持续处于博弈状态,僵局难以轻易打破。

  第 10 周复盘:供强需弱下的价格起伏

  回顾第 10 周猪市,价格走势呈现区间震荡且重心略显弱势的特征。

  供应端,上旬企业出栏节奏平稳,依据市场变化合理安排生猪出栏计划。散户因对当前价格不满,惜售情绪浓厚,致使供应压力有所缓和,市场生猪供应量未出现大幅增长。

  中旬情况有所变化,养殖端恢复出栏节奏,前期被压抑的供应力量释放,供给压力再次对猪价形成下行压力。

  需求端,市场反应谨慎。部分市场低价猪肉成交有所增加,表明价格较低时消费者购买意愿提升,但高价猪肉市场观望氛围浓厚,消费者购买时注重性价比,高价时倾向于观望或选择替代品。当前处于传统淡季,消费者饮食选择多样化,对猪肉依赖度降低,终端需求有限,难以支撑猪价大幅上涨。

  消费视角:开工率背后的市场预期

  消费是猪市的关键环节,其动态变化对市场走势影响深远。重点屠宰企业开工率是消费市场的重要指标,能精准反映市场供需状况及未来发展预期。

  近期,重点屠宰企业开工率呈起伏态势。第 10 周,当周开工率波动区间为 24.98%-26.52%。这一波动背后原因复杂。

  养殖端周内出栏节奏良好,生猪出栏体重增加,市场猪肉供应量充足,为后续加工和销售提供了丰富原料。经销商捕捉到市场对后市预期增加的信号,补货情况较前期好转,加大采购力度。

  部分企业承接国储订单,为国储订单的承接为企业提供了稳定业务来源,增强了企业开工意愿,企业积极投入生产以满足订单需求。然而,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周尾期原料成本先涨后跌,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加,屠宰端收购趋于谨慎,缩量保价意愿增强,导致开工率微幅下滑。

  整体来看,周内企业开工率有所提升,随着气温回升,外出旅游、人员跨区流动等活动增多,户外堂食等消费逐步提升,将进一步拉动猪肉消费需求。预计后期开工率仍将稳中小幅提高,为猪市发展带来新机遇。

  短期展望:清明节前后猪价走势

  展望清明节前后猪市价格走势,虽存在不确定性,但可通过对市场供需两端的深入分析进行研判。

  供应端,目前养殖场出栏节奏正常,生猪体重偏高,市场可供销售的猪肉量充足。养殖场前期科学饲养管理和合理饲料投喂,使生猪体重达到较高水平,但充足供应在一定程度上对猪价形成压力,若市场需求未相应增加,供过于求将导致价格下跌。

  需求端,屠宰企业目前仍以鲜销为主,开工率波动不大,表明市场对猪肉消化能力未大幅提升。清明节前夕,受节日临近影响,人们对猪肉需求或有小幅提升,部分家庭会购买猪肉用于祭祀或家庭聚餐,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猪价上涨。

  综合来看,清明节前后猪价可能因节日需求拉动而小幅上涨,但节后随着供应压力增加,若需求缺乏持续支撑,猪价可能再次走弱。清明节后,猪肉需求逐渐回归正常水平,而养殖场生猪出栏量可能不会立即减少,市场猪肉供应再次超过需求,猪价将面临下行压力。

  风险剖析:价格变动的潜在因素

  生猪市场价格变动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对市场稳定构成威胁。

  天气因素对生猪市场影响显著。北方天气回暖,改善了生猪生长环境,降低疾病发生率,有利于提高生猪产量和质量;但南方逐步进入雨季,可能导致道路泥泞、交通不便,影响生猪调运,造成局部地区供应问题,进而影响价格。

  疫情影响不容忽视。尽管当前整体疫情防控形势稳定,但疫情风险依然存在。一旦出现疫情,养殖场生猪可能被隔离或扑杀,直接减少市场生猪供应量;同时,消费者因疫情担忧减少猪肉消费,导致需求下降,在供需两端双重压力下,猪价将大幅波动,养殖户和相关企业将遭受巨大损失。

  能繁母猪数量是影响猪价的关键因素之一。能繁母猪数量直接决定未来生猪供应量。目前市场猪源充足得益于前期能繁母猪数量稳定。若能繁母猪数量因疾病、养殖成本上升等原因大幅波动减少,未来生猪供应量将随之减少,在需求不变或增加的情况下,猪价将上涨;反之,若能繁母猪数量过度增加,导致生猪供应过剩,猪价则会下跌。

  消费恢复情况对猪价影响重要。当前消费恢复缓慢,消费者购买意愿和消费能力决定市场对猪肉需求。若消费市场不能尽快恢复活力,即便清明节等节日带来短暂需求提升,也难以改变整体需求不足局面。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猪肉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市场若不能及时适应,将影响猪肉销售和价格。

  总结与启示

  生猪市场当前的震荡态势及未来不确定性,对从业者和投资者提出警示。

  养殖户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规划养殖计划和出栏节奏,避免盲目跟风。根据自身养殖成本和市场预期制定科学决策,加强养殖管理,提高生猪质量和产量,降低养殖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例如,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强疫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健康检查,确保生猪健康生长。

  投资者在生猪市场虽存在投资机会,但也面临较大风险。投资前需进行充分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市场供需状况、价格走势及相关政策法规变化,避免仅依据短期市场波动盲目决策。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理投资策略,可通过分散投资降低风险,如投资生猪养殖企业及生猪产业链相关企业,如饲料生产企业、屠宰加工企业等。

  在充满变数的市场中,从业者和投资者需保持敏锐洞察力和冷静头脑,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策略,以在生猪市场浪潮中稳健前行,避免遭受市场冲击。


一夜“升温”,猪价上涨“不停歇”!


  3月进入下旬,本月,国内生猪市场,基于养殖端集团猪企控盘,社会面以及规模猪企认价卖猪情绪偏弱,猪价在震荡中偏强运行,截至目前,标猪报价回升至14.73元/公斤,月内猪价累计上涨0.22元,市场以盘整偏强为主!

  此前,机构分析,由于本月生猪出栏计划较多,集团猪企月均出栏或将增加11~13%左右,而中上旬,生猪认卖情绪偏弱,这或将加剧中下旬供应的压力!叠加,猪肉供需需求利好有限,下游市场白条购销表现一般,尤其是,国内鸡蛋价格大幅下降,牛羊肉以及水产、禽肉替代消费较多,市场看好消费前景较差,部分机构认为,3月中下旬,猪价或有一定“补跌”的风险!

  然而,从最新反馈了解,生猪市场情绪变化,二次育肥群体入场积极性提升,这或将扰动猪价下行的基本面,对于阶段性猪价或有一定支撑!

  一方面,本月中上旬,生猪价格呈现明显抗跌的情绪,而生猪近月合约报价有偏强的表现,市场看空后市的心态减弱,二育情绪有所回升;

  另一方面,受气温持续回暖,猪场疫病风险减弱,生猪运输难度降低,养殖端进入集中补栏的周期,由于市场补栏意愿转强,仔猪价格重心明显提升,目前,7公斤仔猪价格回升至近500元/头左右,仔猪价格飙升,这增加了补栏成本,养殖端二次育肥替代现象增多,标猪补栏意愿有所转强!虽然,主流二育对于当前猪价并不认可,补栏标猪的成本压力较大,但是,受仔猪价格回升,部分二育以时间换空间,标猪补栏3~4个月,25年7~8月逢高出栏情绪转强,尤其是,去年8月中旬猪价创下年内21.19元/公斤的峰值,这也提振了部分二育入场的积极性!

  因此,受阶段性二育入场支撑转强,养殖端控量挺价心态升温,国内猪价支撑转强,短时间内,市场或有小幅上涨的局面!不过,理性来看,由于母猪存栏去化结束,标猪供应逐月增加,二育补栏标猪的风险尚存,部分养殖端仍期待猪价深度回调后再次入场,此次二育入场表现或难持续!叠加,气温持续回升,生猪育肥增重节奏加快,养殖端适重猪源存栏占比增加,本月下旬,集团猪企出栏压力尚存,规模猪企存在降重卖猪的风险,市场不乏再次回调的压力!

  据机构数据分析,受屠宰场调价收猪,预计,3月21日,标猪报价在14.76元/公斤,上涨0.03元,后市关注规模猪企出栏节奏的变化以及二育入场心态的变化!


涨不停,猪价上涨“红彤彤”!


  进入3月下旬,近期,国内生猪市场延续“易涨难跌”的局面,猪价重心在震荡中偏强运行!目前,市场多空交织,看涨以及看跌情绪并存,猪价或将维持小幅震荡的局面,具体分析如下:

  利好因素:一方面,养殖端出栏节奏偏慢,由于春节后中大猪存栏偏少,养殖端降重出栏后,节后压栏惜售的情绪偏强!叠加,节后,饲料成本价格上涨,玉米价格持续走高,养殖获利难度较大,散户猪场惜售意愿较高,主流南北地区规模猪企有控制体重卖猪的操作,生猪出栏节奏放缓,供应压力释放不及预期;

  另一方面,二育滚动入场,由于猪价表现较为抗跌,市场对于猪价前景担忧有所减弱,且,近期,南北地区气温持续回暖,生猪补栏高峰到来,仔猪价格大幅上涨,补栏仔猪的风险加大,部分养殖户转而补栏标猪二育,虽然,目前,标猪尚未达到二育心理价位,但是,主流二育多以时间换空间,二育对于7~8月份猪价前景转强,入场心态有所提升!

  因此,受生猪控重出栏,二育滚动入场,猪价底部支撑偏强,最近两日,生猪均价维持波动上涨的局面!但是,由于市场仍面临多重压力,猪价反弹空间不及预期!

  其一,本月进入下旬,生猪有效出栏时间减少,而受气温回升,本月标猪上肉节奏加快,养殖端130~140公斤猪源存栏增加,由于饲料成本上升,集团猪企挺价心态或将松动,降重出栏意愿或将提升!尤其是,本月,规模以上猪企出栏计划偏多,养殖端存在获利了结的预期;

  其二,需求利好跟进不足,目前,消费需求逐步常态化,样本屠企开工率在26.3%左右,虽然,需求相比2月有所改善,但是,碍于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替代消费增多,需求利好相对有限!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