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冻品市场价格涨跌背后的供需密码

2025-07-07来源:肉类食品网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上半年冻品市场回顾:价格“抗跌”的背后
 
  在过往的上半年期间,冻品市场价格走势呈现出显著的波动特征,犹如一场跌宕起伏的戏剧。从供应端分析,国产冻品库存处于近五年的低位水平,这一因素对市场价格产生了关键影响。依据卓创资讯的数据监测,截至6月,重点样本企业冻品库容率仅为19.41%,与近五年平均值26.22%相比,差值达6.81个百分点。如此低的库容率,充分表明市场上国产冻品供应量较为紧张。根据“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在此种情形下,冻品价格自然具备一定的抗跌性。
 
  从价格表现来看,上半年国产冻品价格整体呈现出横盘后下滑的态势。即便处于下滑阶段,其“抗跌性”依然十分显著。上半年国产冻品二号肉均价达22.10元/公斤,同比上涨4.94%;四号肉均价为22.59元/公斤,同比上涨7.32%。在库存低位的支撑下,冻品价格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展现出较强的韧性,未出现大幅度的价格下跌。
 
  在进口量方面,上半年进口量亦不大,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收紧的局面。在国产冻品库存低位和进口量有限的双重影响下,市场上的冻品仿佛被施加了一层“价格保护罩”,价格得以在相对高位维持,展现出独特的“抗跌”特性。
 
  关税政策的“蝴蝶效应”:进口冻品价格过山车在2025年3-5月期间,关税政策的调整如同亚马逊雨林中蝴蝶扇动翅膀引发的连锁反应,看似微小的举动,却在进口冻品市场引发了巨大的波动,使得进口冻品价格犹如坐上了“过山车”。
 
  回溯至3月份,对原产于美国的猪肉加征10%关税的消息一经发布,便在市场上激起千层浪。进口商敏锐捕捉到这一商机,迅速萌生抬价想法。他们开始惜售手中货物,期望在这场关税变动的浪潮中获取更大利益。这一行为直接导致市场上的进口冻品供应在短时间内急剧收紧,原本相对宽松的市场供应环境瞬间变得紧张。
 
  下游的食品厂在得知关税加征的消息后,担忧后续价格持续上涨会增加生产成本,纷纷启动备货囤货行动,大量采购进口冻品,以应对可能到来的价格上涨。在这种供需关系的剧烈变化下,进口冻品价格开启了一轮快速上涨。
 
  以猪头为例,3月猪头价格涨幅达到7.01%,原本稳定的价格瞬间被打破,开启快速上升通道;长切猪脚涨幅为5.03%,其价格也随市场变动而攀升;猪前肘涨幅为0.95%,虽涨幅相对较小,但也在这场价格上涨浪潮中有所体现。
 
  到了4月份,关税政策进一步强化,多轮加征后关税达到125%。这无疑给已然狂热的市场又添了一把火,进口商的抬价情绪更加高涨。他们不断抬高价格,市场上的冻品供应愈发紧张。下游食品厂的备货囤货行为也愈发狂热,陷入恐慌性采购状态,生怕错过低价采购机会。在这种疯狂的市场氛围下,4月猪头价格涨幅为4.35%,长切猪脚涨幅为2.07%,猪前肘涨幅为2.65%。在这两个月里,进口冻品价格急速攀升,达到阶段性高位。
 
  然而,市场变化往往难以预测。进入5月份,情况发生了180度大转变。关税开始逐步缓和,取消了91%的关税。这一消息犹如一盆冷水,瞬间使市场冷却下来。下游食品厂的采购积极性大幅下降,他们不再像之前那样疯狂备货囤货,而是开始谨慎观望。他们意识到市场价格可能会下跌,因此选择等待更好的采购时机。
 
  与此同时,进口贸易商为避免货物积压,迅速提高出库积极性,开始大量抛售手中货物,希望能在价格下跌之前将货物出手。在供应增加而需求减少的双重压力下,市场价格再度承压下行。5月猪头跌幅达2.84%,进口冻品价格从之前的高位迅速回落,宛如坐了一趟过山车,从价格巅峰瞬间跌落谷底。
 
  下半年供应展望:国产与进口的谨慎“步伐”
 
  展望下半年,冻品市场的供应端呈现出谨慎态势,充满不确定性。
 
  先聚焦于国产冻品,当下生猪出栏量依旧充沛,充足的生猪供应为冻品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原料基础。然而,屠宰企业对后市行情持有悲观预期,这一悲观情绪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决策过程,使得其入库积极性大幅降低。即便入库成本有所降低,他们也并未增加入库量,反而更加谨慎。
 
  在这种悲观心态和谨慎操作的影响下,国产冻品供应预计仍会处于平均水平之下。据专业预测,2025年下半年国产冻品库容率将呈现出震荡缓跌的走势。这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产冻品的市场供应量不会出现大幅增长,市场上的国产冻品供应将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难以对市场供应格局产生较大改变。
 
  再看进口冻品,形势同样不容乐观。随着5月份关税的逐步缓和,原本市场预期三季度末猪副进口量会有所增加。但实际情况是,肉类进口成本依旧偏高,这一因素成为阻碍进口量增加的关键壁垒。进口商在面对高昂的进口成本时,不得不谨慎权衡利弊,减少进口量以避免亏损。
 
  而到了四季度,情况变得更加严峻。进口贸易商对国产价格的悲观预期进一步加剧,他们在三季度就开始大幅减少采购量。国产冻品市场的不稳定以及价格的波动,让进口贸易商对未来市场充满不确定性。到了四季度,进口量甚至有微降的可能。综合来看,下半年整体进口量或小于同期。在这样的进口形势下,进口冻品在市场供应中的占比也难以出现明显提升,无法对市场供应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需求侧隐忧:下半年冻品需求为何不及预期
 
  当聚焦于下半年冻品市场的需求侧时,可见隐忧逐渐显现。先看国产冻品,上半年的采购情况未达预期水平,这为下半年的需求埋下了隐患。而且,囤货力度在下半年也并未出现明显增强,依旧延续着上半年的疲软态势。
 
  更不利的是,当下国产鲜品价格偏低,这对冻品市场形成较大冲击。由于鲜品价格优势明显,部分下游经销商纷纷改变策略,选择采购鲜品而非冻品,这种冻品改鲜品采购的现象日益增多。这使得原本就不乐观的国产冻品需求雪上加霜,即便8月份之后冻品需求呈现季节性上涨走势,其好转程度也难以达到预期。
 
  再看进口冻品,情况同样不容乐观。虽然三季度夏季是部分产品如猪头、肋排等的消费旺季,但这种旺季的热度并未持续到四季度。到了四季度,下游食品厂对进口冻品的采购量开始下滑,备货积极性也大幅下降。回顾上半年,即使进口冻品处于库存偏低的位置,下游订单量依然在不断缩减,经销商的备货积极性也十分薄弱。基于上半年的这种情况判断,下半年进口冻品的需求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在这样的需求形势下,进口冻品市场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总结与展望:冻品市场未来走向何方
 
  综合来看,卓创资讯预测下半年进口冻品及国产冻品均呈现震荡下跌走势。这一预测基于多方面因素。进口量的减少以及库容率处于低位,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供应量,但市场价格走势并非仅取决于供应。国内下游食品厂或加工厂对后市行情信心不足,采购积极性不高,终端订单量下滑,囤货力度也较弱,这些需求端的因素成为价格下跌的主要推动力。需求缩幅大于供应缩幅,使得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愈发明显,价格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自然难以维持稳定,下跌成为必然趋势。
 
  在国产冻品方面,预计二、四号肉下半年月均价高点分别为21.79元/公斤、22.08元/公斤,低点则分别为19.77元/公斤、20.00元/公斤。对于进口猪头等存在季节性的产品,虽然在三季度可能会出现短时上涨行情,但涨幅有限,多数时间会维持在11200-13000元/吨区间。这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产冻品和进口冻品市场都将面临价格下行的压力。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无论是养殖户、屠宰企业还是经销商,都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
 
  展望未来,冻品市场的走势仍充满不确定性。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不断变化,以及宏观经济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冻品价格可能会出现新的变化。但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下半年冻品市场将面临一段较为艰难的时期,如何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实现稳定发展,将是所有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欢迎来鸡病专业网论坛学习交流!

欢迎来报价中心提交报价!

鸡病专业网蛋鸡信息采集官方微信号:15237170695,手机号同步。欢迎提供信息给我们!

每天鸡蛋价格全面及时了解 关注一个公众号就够了
可扫描二维码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