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cbot玉米价格结束了连续几日上涨,转而进入温和下跌通道,这一变化主要受到季节性收获压力的影响。国内亦是如此,降温过后,新季玉米将继续上量,市场供应持续增加,对价格形成压制。
季节性收获压力较大,CBOT玉米温和下跌
气象预报显示,美国中西部地区以晴好天气为主,有利于农民加快收获进度。由于USDA10月供需报告未如期公布(9月USDA报告中预测玉米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4.27亿吨,同比增加4948万吨),伴随美玉米收割推进,市场人士等待11月份报告中单产数据公布。价格方面,美玉米进入收获期,供应充足对价格形成压制,近几日温和下跌,目前12月合约价格在4.1-4.2美元区间内波动。同时,国际市场需求表现平平,缺乏足够的买盘支撑来抵消供应端的压力,进一步加剧了价格的下行趋势。
短期卖压仍存,关注雨雪过后上量情况
周末期间东北部分地区迎来降雪天气,影响上量,当日锦州港晨间汽运集港量下降至前20天的最低水平2.1万吨,不过,国内农业气象显示,预计未来十天,东北地区、内蒙古大部以晴为主,随着天气逐渐转好,雨雪过后,预计上量或再度提升。短期来看,市场卖压依然存在,价格可能还会受到一定压制。但也有部分贸易商认为,当前价格已接近底部,继续下跌空间有限,因此开始有意识地控制出货节奏,等待市场出现新的变化。整体而言,后续需密切关注东北地区雨雪过后玉米的实际上量情况以及价格走势。
进口玉米降幅显著,新季存增量空间
进口玉米受配额限制,叠加对美国进口玉米加征关税措施影响,玉米进口量维持在近年来低位。海关数据显示,9月玉米进口总量为6万吨,同比减80.65%。9月玉米进口量较上年同期的31万吨减少25万吨,减少80.65%。较上月同期的4万吨增加2万吨。2024/25年度(10—9月)累计进口总量为184万吨,较上年度同期累计进口总量的2346万吨,减少2162万吨,减幅92.16%。预估25/26年度谷物进口量或将有所增长。
小麦供应较充裕,替代量视价差而定
小麦近几年持续增产,库存较为充足,实现自给自足。上一年度麦玉价差缩小时,小麦进入饲用领域数量预估超过2000万吨。目前新季玉米陆续上市,供应压力逐步显现,小麦玉米价差扩大,暂无替代优势。另外有市场消息称将投放17和19年国储小麦,具体量级和价格还需持续关注.
综合来看,在新年度玉米单产提升显著、产量增加、种植成本下降的背景下,集中上市阶段玉米价格弱势运行概率较大,24年12月底1月合约最低价2065元/吨,25年10月中旬最低点2111元/吨,较去年底部有近50元空间,贸易商及加工企业收购安全边际需要持续评估。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