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市场区域分化明显 东北丰产酝酿机遇

2025-11-05来源:粮油市场报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进入10月,国内玉米市场呈现区域分化态势。华北黄淮地区因持续“烂秋雨”导致玉米收获受阻、水分超标、品质显著下降。受烘干能力限制,市场两极分化明显——优质干粮价格坚挺,而大量潮粮则被深加工企业低价收购。

  尽管华北出现区域性减产,但东北玉米丰产并集中上市,全国供应总体充裕,玉米价格整体呈季节性下跌。

  与此同时,新粮上市降低了原料成本,推动玉米深加工利润触底反弹。然而,行业仍面临终端需求疲软等结构性问题。此外,玉米进口量持续处于低位,加速了国内库存消化,为东北优质粮源酝酿了中长期的结构性上涨机遇。

  玉米集中上市 价格全面下跌

  华北黄淮地区自9月以来降水持续偏多。以河南为例,9月以来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约2.4倍。土壤偏湿、农田积水导致农机难以作业,给秋作物收获、烘干晾晒及腾茬播麦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持续降雨导致玉米水分普遍超过30%,部分甚至达35%~40%,水分过高易引发霉变,不仅损害品质,且难以储存。

  收获期华北阴雨天气持续,缺乏有效晾晒条件,大量潮粮需依赖烘干塔处理,但本地烘干能力有限。好在至10月下旬,天气终于开始转晴。

  小麦玉米价差扩大。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小麦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围绕2450元/吨小幅波动。而新季玉米大量上市导致玉米价格明显下行,从约2400元/吨快速回落至2200元/吨左右,两者价差显著扩大。

  玉米价格季节性下跌。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国内玉米价格整体呈现明显的季节性下行。截至10月17日,全国玉米均价为2205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145元/吨。具体来看,郑州二等玉米价格自9月下旬的2290元/吨逐步回落至10月中旬的2120元/吨;长春二等玉米价格波动较大,从2280元/吨持续下调至2070元/吨;石家庄二等玉米价格降幅较小,从2290元/吨降至2190元/吨。

  从区域分布来看,东北地区玉米正处于集中上市阶段,供应较为充足,同时气温偏高导致存储条件不佳,农户销售积极性提高,市场整体供给充裕。华北地区玉米价格继续呈现偏弱态势,新粮中潮粮占比较高,烘干粮及自然干粮供应有限。

  成本降低 加工利润触底反弹

  玉米深加工效益回升。10月,玉米深加工产品(玉米淀粉、玉米乙醇)利润普遍环比回升,且较2024年同期显著改善。河南的玉米乙醇加工利润从9月的-200元/吨回升至约200元/吨,黑龙江从-280元/吨回升至约50元/吨。玉米淀粉方面,河北的加工利润由-10元/吨逼近100元/吨,山东由-30元/吨达到80元/吨。

  利润回升主要受新季玉米集中上市驱动,10月新玉米大量上市,推动原料价格回落,显著降低了深加工企业的采购成本。环比看,成本下降直接带动利润提升;同比看,当前利润水平整体处于中低位区间。在原料供应充足的背景下,行业仍面临终端需求疲软及产能过剩等问题。综合判断,新玉米上市虽带来利润改善,但在需求未明显回暖情况下,玉米深加工利润短期难以大幅改善,预计将维持震荡偏弱运行。

  粮源加速消化 酝酿远期机遇

  2023年至2025年,中国玉米进口量呈现显著分化:2023年末进口量显著攀升,2024年从高位回落并趋于平稳,2025年各月进口量持续处于极低水平,较2023、2024年同期大幅下滑。进口持续收缩对国内市场形成双向影响:一方面有助于提振国内玉米价格,促进农户销售增收,同时加速国产玉米去库存;另一方面,若供给衔接不畅,加工企业可能面临原料成本上涨压力。尽管东北产区丰产对当前供应形成支撑,但玉米长期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叠加进口管控趋严消解外部冲击,以及华北地区粮源消耗加快推动东北玉米跨区域外流,东北优质粮源后续价格存在上行空间。

  港口库存方面,根据上海钢联数据,今年4月至9月,北方四港玉米库存触及峰值后大幅回落,广东港库存呈波动下降态势。进入10月,随着新季玉米规模上市,港口库存量开始小幅回升。

  截至10月15日,全国主要玉米深加工企业库存达246.2万吨,环比增5.5%,但同比仍降13.2%。分区域看,东北随新粮上市库存回升;华北则因潮粮为主,企业按需采购,库存小幅波动。总体而言,当前库存虽呈恢复性提升,但在多重因素制约下,企业策略理性,库存水平预计仍处于历史同期中性或偏低位置。

  综上所述,当前玉米市场仍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需求恢复乏力,二是政策库存的潜在影响。一旦价格上涨引发政策投放,将直接抑制价格的上涨动能。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