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早,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开始新一轮强降水;本周东北地区陆续大范围放晴且将升温。华北黄淮区域仍以晴朗干燥天气为主,其中华北东北部有降雨天气。
CBOT期市:玉米期货周五收盘涨跌互见,近月合约持坚,前一交易日美国农业部在6月供需报告中公布利多的玉米种植面积和库存数据後,玉米期货一度触及纪录高位。本周稍後玉米期货升势带动近月7月合约较上周末收盘价高出4.2%後,市场出现获利了结,因此玉米期货涨幅受限,远月合约承压。7月合约上升1/2美分,至每蒲式耳7.86美元;12月合约CZ1下跌3美分,至每蒲式耳7.11美元.
国际市场:美国玉米出口需求放缓,澳州饲用小麦价格运至亚洲的8月船期报价每吨比美国玉米低90美元。乌克兰饲用小麦8月船期报价比美国玉米每吨低40美元。在美国8月份玉米供应紧张情况下,玉米将不会出口。
市场关注:未来一周美国主要作物种植区天气情况,密苏里河的泛滥、北部平原和加南大平原降雨、南部平原至美国东南部的旱情都将使得农作物面积及生长遭遇一定威胁。
莫斯科6月10日电俄罗斯农业部部长叶连娜·斯克伦尼克9日在政府主席团会议上表示,农业部仍像过去一样预测今年粮食收成将达到8500万吨,这为满足国家粮食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斯克伦尼克表示,今年“计划比去年生产更多的荞麦,达到60万吨,也就是说达到大旱前的年平均值”。
为刺激农作物种植,印度农业部周四(6月9日)宣布上调大米、黄豆、玉米等季节性作物的最低收购价。印度政府计划一方面上调农作物收购价以确保农民收入,一方面为低收入人群提供谷物和食用油价格补贴。
国内市场:周末,中国政府没有宣布加息举措,使得市场预期再次受挫。
大商所东北玉米产区考察:期货日报记者通过对榆树市玉米市场状况调研发现,当前该市玉米市场正呈现出新的格局,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玉米市场现状,即产区玉米外运商品粮数量日益趋减、产销区价格倒挂、产区玉米就地消化能力增加与需求旺盛、今年玉米库存量较充足、农民存粮售粮习惯发生较大变化。
四平—梨树—公主岭—吉林市:今年吉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稳中略增,增幅预计在3%左右。吉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略有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玉米种植效益相对于当地其他作物较好,部分地块存在水田改旱田的情况,不过增加的幅度并不明显。虽然遭遇低温多雨天气影响,但吉林地区玉米出苗整齐,属正常年景。
产销市场:中国玉米产销区价格保持坚挺态势,贸易商出库活动持续,订单粮依然是市场流通主力。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