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羽鸡市场现状:寒意阵阵
今年,黄羽鸡市场呈现出显著的低迷态势,宛如被寒冬笼罩,整体氛围萧瑟。从上市企业到中小散户,均承受着市场行情低迷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先审视上市企业的数据,其下滑趋势十分明显。温氏股份6月份毛鸡销售均价为10.29元/公斤,环比下降4.28%,同比下降24.78%。该数据不仅为今年以来的最低点,亦是近五年少见的低位,上一次价格低于此水平可追溯至2020年2月。湘佳股份同样面临困境,6月活禽销售均价为8.03元/公斤,环比下降11.45%,同比下降26.16%;立华股份6月销售均价为9.79元/公斤,环比下降8.25%,同比下降29.72%。这些数据直观地反映出企业面临的严峻市场形势。
再关注一线的中小养殖散户,他们的经营状况更为艰难。一位养殖户反馈:“今年卖的鸡价比去年同期低2元/斤左右,当前盈利空间极小。我今年已大幅减少养殖数量,去年养殖约一万多只,今年仅养3000来只。”还有养殖户表示,如果今年养殖依旧无法盈利,后续将考虑退出养殖行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中小养殖散户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
供需失衡:市场低迷的核心症结
在黄羽鸡市场的低迷态势中,供需失衡成为导致市场困境的关键因素。
(一)供应端:产能扩张显著
从供应端来看,2025年黄羽鸡供应端产能扩张态势明显。以种源存栏量为例,在2025年第10周(3月3日-9日),黄羽在产祖代存栏量达到158.5万套,创下2021年以来同期新高。这表明黄羽鸡的后备资源充足,未来供应量有望持续增加。
头部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亦不断提升。这些企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充分挖掘和释放自身产能。例如温氏股份、立华股份等,在养殖规模、养殖技术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能够高效利用资源,提升产能利用率。
尽管部分散户因行情不佳退出市场,但产能向龙头企业集中的趋势明显。散户的退出并未使整体供应减少,相反,龙头企业的扩张使得市场上黄羽鸡的供应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从销售数据可知,头部企业今年上半年出栏量增长显著,温氏股份、立华股份和湘佳股份今年上半年肉鸡销量合计较上年同期增长约0.78亿只。在需求未同步增长的情况下,供应的增加对市场价格形成较大压力。
(二)需求端:增长乏力
与供应端的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需求端的疲软态势。
从市场宏观环境分析,消费市场复苏不及预期。近年来,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产生影响,消费者在购买肉类产品时更为谨慎。黄羽鸡作为非必需消费品,受到的影响较为明显。在经济形势较好时,消费者可能会选择黄羽鸡作为餐饮消费的选择之一;而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消费者可能会减少此类非必要消费。
此外,猪肉、牛肉等其他肉类替代品的竞争,进一步挤压了黄羽鸡的市场份额。猪肉价格相对稳定,在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牛肉则以其健康、营养的特点受到注重养生的消费者喜爱。在这种竞争环境下,黄羽鸡获取消费者青睐的难度增加,市场需求未能同步增长,导致供需失衡局面加剧,价格持续下跌。
成本下降与旺季预期:行业的缓冲与希望
(一)成本下降:提供缓冲空间
在当前市场困境中,养殖成本的下降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缓冲空间。
以温氏股份为例,5月肉鸡养殖上市率高达95%,体现了其在养殖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为成本降低奠定基础。毛鸡出栏完全成本已降至5.5-5.6元/斤,与以往相比有显著下降。成本的降低直接增加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使温氏股份在价格低迷的市场环境中仍能保持一定盈利水平。
立华股份在成本控制方面同样表现出色。在5月份的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表示黄羽肉鸡斤鸡完全成本已低于5.5元/斤。立华股份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加强养殖精细化管理等措施,降低了饲料成本,提高了肉鸡的生长速度和健康水平,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养殖成本的下降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不仅保障了企业在当前低迷行情下的生存能力,还为企业未来的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下半年旺季:寄予厚望
黄羽肉鸡市场受季节性需求影响较大,下半年通常是肉类传统消费旺季。
从传统节日因素来看,中秋节期间,家庭团聚的餐饮消费中,鸡肉是常见的食材;国庆节期间,人们出行、聚餐活动增多,对肉类的需求相应增加。在部分地区,中秋节有食用白切鸡的习俗,国庆节期间各大餐厅、饭店客流量上升,黄羽鸡作为常见菜肴,需求量随之增长。
从消费场景分析,下半年是婚宴、商务宴请等活动的高峰期。黄羽鸡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常被选作这些场合的餐桌佳肴。一场婚宴可能消耗数十只甚至上百只黄羽鸡,此类大规模消费场景为黄羽鸡市场带来较大需求。一位餐饮行业从业者表示:“每年下半年,餐厅对黄羽鸡的采购量相比上半年会有明显增加,尤其是国庆节前后,婚宴订单增多,采购量大幅上升。”
对于行业从业者而言,下半年的消费旺季承载着重要期望。养殖户期望借此挽回上半年的损失,9月开学季和国庆消费小高峰被视为市场回暖的重要契机。9月开学季,学校食堂对食材采购量增加,黄羽鸡作为优质蛋白质来源,是采购清单中的常见食材;国庆节期间,旅游市场的繁荣带动酒店、餐厅生意,黄羽鸡销量有望大幅增长。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下半年消费旺季的到来,黄羽鸡价格有望逐步回升。但短期内,由于市场供需失衡局面难以迅速改善,供应端产能依然充足,需求端增长需要时间释放,价格仍将承压并保持相对稳定。不过,开学季、国庆消费小高峰有望提振部分需求,带动价格小幅反弹。从长期来看,随着企业集中度提高、产能优化以及市场冰鲜转型加速,黄羽鸡价格或将筑底抬升,迎来市场的复苏。
行业破局之路:多方发力求生存
在当前黄羽鸡市场的困境中,破局成为行业内企业和养殖户面临的紧迫任务,需通过多方努力采取有效策略。
降本增效
降本增效是企业突破困境的关键策略。在成本控制方面,企业可多维度入手。例如立华股份通过豆粕替代技术降低饲料成本,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企业还可优化养殖流程,减少不必要环节和浪费。温氏股份引入先进自动化养殖设备,实现精准投喂、智能温控等功能,提高养殖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避免饲料浪费。
产能动态优化
产能动态优化同样关键。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价格波动,根据价格调节产能。市场价格低迷时,主动去产能,减少养殖数量,避免盲目生产导致产品积压和亏损。例如,在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时,企业可减少种鸡存栏量,降低孵化率,减少商品鸡出栏量,以适应市场需求。同时,企业可开展差异化生产,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针对注重口感和品质的消费者,培育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黄羽鸡品种;针对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优化养殖成本,提供价格亲民的产品。
延伸价值链与渠道创新
延伸价值链与进行渠道创新也是重要破局手段。在延伸价值链方面,发展冰鲜深加工是重要方向。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消费者对冰鲜鸡肉需求增加。湘佳股份发展冰鲜深加工,推出冰鲜三黄鸡、冰鲜青脚麻鸡等产品,保持黄羽鸡鲜美口感,满足消费者对便捷、卫生、高品质鸡肉的需求,并将冰鲜鸡加工成盐焗鸡、酱板鸡等熟食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渠道创新方面,建立长期订单是有效方式。企业可与餐饮企业、超市等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签订长期订单,确保产品销售渠道稳定。此举可提前锁定销售,降低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某大型黄羽鸡养殖企业与多家连锁餐饮企业签订长期订单,为其提供稳定鸡肉供应,并根据餐饮企业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总结与展望:寒冬终将过去
回顾黄羽鸡市场的发展历程,上市企业销售价格大幅下跌,中小散户无奈减产甚至考虑退出,市场寒冬特征明显。供需失衡这一核心问题使市场陷入低迷,价格持续下行,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然而,我们应全面看待当前形势。成本下降为企业提供缓冲,增强企业在困境中的生存能力;下半年旺季预期为行业带来希望。企业通过降本增效、产能动态优化、延伸价值链与渠道创新等策略积极破局,这些努力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市场寒冬终将过去。
未来,随着消费旺季到来,黄羽鸡市场有望逐步回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将推动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冰鲜转型加速和产能优化将为行业带来新机遇。在此过程中,企业和养殖户需保持信心,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持续调整策略,提升竞争力,以在市场中立足,迎接行业复苏。相信通过各方共同努力,黄羽鸡市场将走出困境,迎来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