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产业急需转型升级

2012-07-31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近日,5家中国维生素C企业遭遇美国反倾销指控。针对这一消息,东北制药、华北制药等企业表示,企业相关部门和控股股东已协调处理,目前难以预计诉讼结果,以及对企业的影响。这些维生素C生产企业近年来已加快业务转型,以摆脱对原料药业务的过度依赖。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西药部副主任曹钢表示,国内原料药产能过剩现象明显,维生素C产量超出全球需求量。目前国内维生素C原料药产能达20多万吨,但全球需求只有约12万吨,这对产业的升级提出了新课题。

  低端产能内部“起哄”

  石药集团相关人士表示,东北制药、华北制药、石药集团、江山制药和鲁维制药是目前国内五大维生素C制造企业,五家企业维生素C总产能达到12万吨,约占国内维生素C行业产能的66.67%,接近全球每年12万吨的需求量,占据国际市场最高份额。

  不过,份额优势并没有给这些企业带来价格方面的话语权。2008年7月,维生素C原料药价格最高达到每千克140元,此后4年来价格一路下滑,至2012年二季度,出口价格不到每千克30元,行业发展面临的过度竞争困局逐渐凸显。

  据了解,维生素C行业高速发展时期,大量社会资本涌入,然而新建产能或新投产的企业在国际市场缺少订单,产品大量出产后便以低价争夺订单,导致国内维生素C原料药出口形势不断恶化。

  一位医药行业研究员认为,从行业国际竞争力建设的角度而言,低端产能的恶性竞争相当于维生素C产业的内部“起哄”,导致产业发展逐渐陷入困境。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恶化,不仅维生素C等原料药产品,国内上游资源类原材料及优势行业面临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多。业内人士表示,维生素C原料药、稀土等都是我国占世界市场份额较高的代表产品,同时也是面临贸易冲突最多的产品,这提示我国在原材料出口领域要进一步提升话语权。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