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自6月19日大豆1301与豆粕1301双双高开高走,先后突破前期阶段高点4430和3370后,两个品种在短短2个多月的时间里分别上涨了 600点和1000点,尤其是豆粕涨幅达到惊人的25%,成为在黯淡经济环境下难有的亮点。在各方一路看多的推波助澜中,大豆(1305)和豆粕 (1301)在9月4日分别创出本轮上涨的新高5068和4369。但随后市场迅速出现一轮回调,令市场出现一定的分歧,究竟是涨势终结还是暂时的回调? 通过对宏观基本面乐观的判断、大豆产业链上游减产程度以及下游需求情况的了解以及投机资金心。
自6月19日大豆1301与豆粕1301双双高开高走,先后突破前期阶段高点4430和3370后,两个品种在短短2个多月的时间里分别上涨了 600点和1000点,尤其是豆粕涨幅达到惊人的25%,成为在黯淡经济环境下难有的亮点。在各方一路看多的推波助澜中,大豆(1305)和豆粕 (1301)在9月4日分别创出本轮上涨的新高5068和4369。但随后市场迅速出现一轮回调,令市场出现一定的分歧,究竟是涨势终结还是暂时的回调? 通过对宏观基本面乐观的判断、大豆产业链上游减产程度以及下游需求情况的了解以及投机资金心态的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市场的回调是正常现象,后市依旧有上涨 空间。
一、各国政府争推救市计划,经济基本面保持乐观
(一)国内救市措施图穷见匕
在过去的几周里,面对愈发不佳的经济数据,人民银行没有选择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及利率,而是运用巨额逆回购的方式为国内市场提供流动性。同时债券监管部门悄然发力,加快债券发行节奏。尤其是趁着近期城投债的反弹,发改委大量放行三四线城市和县级平台发行城投债,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巧妙为救市计划筹措资金。最终在9月4日、5日两天,发改委集中批准了近10万亿的基建项目,充分显示了国家救市的决心。
(二)欧美宽松计划预期依旧
进入9月无论是美联储还是欧洲央行均进入重要政策时点,欧洲央行将在9月12日公布新的购债计划,此前欧洲行长德拉杰多次向市场表示将无限量购买短期债市。而美联储此前虽然对QE3一直隐忍不发,但是最近似乎出现了转机,无聊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最近的讲话还是美联储褐皮书中委员的观点,都向着有利于推出QE3转变。 综合来看,国内外的宏观基本面都逐渐开始出现利多大宗商品产的局面。
二、上游减产已定,下游需求影响不大
(一)、美农业部报告可能继续下调产量
美洲大陆云集了美国、巴西这两个全球最最重要的大豆出口国,而他们大豆最大的买家无疑来自中国。美国与巴西分别位于北美大陆以及南美大陆,由于 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季节差别,因此大豆主要的收获时点也不同,造就了北美大豆9、10月收获而南美大豆3、4月收获并依此反复的格局。
但是2011/12年度,由于南美大豆受天气影响,南美大豆出现较大幅度减产,截止今年4月根据美国农业部报告巴西产量从7250万吨下调至 6600万吨,调整幅度为9.0%,阿根廷产量从5300万吨调整至4500万吨,调整幅度为15.1%。而这部分产量的减少必然导致出口供应的减少,而 这部分供应自然需要靠9、10月份新收获的美国大豆来弥补。屋漏又逢连绵雨,自5月春播开始,美国大部分地区持续出现了降水偏少、气温偏高的天气,尤其是 大平原地区(爱荷华州、伊利诺州、密苏里州、阿肯色州),以及密西西比三角洲地区(路易斯安那州)等美国大豆主产区旱情严重。虽然7月下旬开始各地出现一 定降水,减轻了旱情,但是考虑到今年美国大豆普遍早播,难得的降水基本错过。
根据美国农业部8月底的报告数据显示,大豆优良率为30%,远低于去年同期60%的水平。而大豆主产区巡查的数据也显示,预计美国大豆单产为每 英亩34.8蒲式耳,大豆产量为26.0亿蒲式耳,,因此2012/2013美国大豆减产已成定局,关键的问题仅仅是到底减到多少。
根据2012年6月份的美国种植意向报告中,12/13年度美豆播种面积约为7610万英亩。但是如果考虑到后期恶劣天气,12/13年度美豆 的播种面积预计7500-7550万英亩左右,单产预计33.5-34.5蒲式耳/英亩,据此推算,12/13年美豆产量在7000万吨,低于8月 USDA报告中26.9亿蒲式耳(7327万吨)的产量预估,因此9月美国农业部报告可能继续将美豆产量下调。而在美国农业部9月报告出炉这个时点附近美 豆还有一定上涨空间,进而将带动国内大豆、豆粕以及油脂期货价格走高。
(二)、下游需求未受明显抑制
随着美国大豆的不断走高,无疑对国内下游饲料、油脂生产企业产生巨大压力。近期多家油脂巨头酝酿提价,也多次传闻发改委约谈。从我们与诸多贸易 商、下游生产商及饲料厂的交流看,饲料企业对于美豆走高普遍反应“平静”。从工厂调查看,大饲料厂的豆粕库存并没有明显下降,比正常库存略见或持平,中小 饲料厂和经销商库存下降较为明显。虽然豆粕从最底部上升了60%以上,使得贸易商饲料厂增加了一定采购成本,但是这是一个逐步抬升的过程,大多数企业也合 理的调整了采购节奏,普遍采取的策略是不追涨,逢低介入,同时配合期货工具套保的作用真正做到了降低成本。因此并没有产生因过高豆价而出现的需求抑制情 况。
另一方面,大北农、新希望等企业早已投入了豆粕替代饲料配方的研究,部分企业已经在饲料配方中用小麦替代豆粕,从根本上减少了对于豆粕的需求量,也使得他们能在目前大涨的行情保持相对的“冷静”,只是随行就市在每次回调中寻找合理价位进行采购。
三、cftc基金持仓继续维持高位
根据CFTC公布的商品基金持仓看,似乎这类基金总有先知先觉的能力,其持仓自2月南美减产确定后便一路走高在四月达到顶峰,随后经过一个月的 调整并伴随美国天气干旱而再次走高,基本上总能在行情达到高位前半个月就提前埋伏。而从最近一期CFTC公布的数据看商品基金的持仓依旧处于高位,且有继 续走高的趋势。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出基金继续看好未来大豆的走势。
当然此类基金最终必然需要获利离场,从他们的操作习惯上有时会采用如08年那样悬崖式暴跌的方式离场,但更多的是采用在商业买盘接力下以平稳的 方式离场。 从前面的分析看,美豆减产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随着美国农业部报告再次调低单产与总产量对于基金来说将是一个很好机会,而再之后就要关注 11月至12月中国商业买盘会否介入。
四、南美新豆播种将成未来唯一担忧
随着美国大豆减产的尘埃落定,市场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南美,且由于美国干旱的前车之鉴,天气因素成为大家重点关注的焦点。从截止目前的美国气象局 的海洋温度模型显示,从2012年5月份有拉尼娜现象减弱,而预计厄尔尼诺可能在9月正式形成,给南美地区带来降雨,而根据以往的数据显示厄尔尼诺现象与 南美产量有着正相关性。而最新天气也显示,本月马托格罗索州、南马托格罗索州可能出现小雨,但尚未有大面积降雨的预报。预计10月开始,圣保罗和南马托格 罗索州的降雨将增加,但更多有规律性的降雨要从11月份才开始。
另一方面,由于美豆减产的确定,巴西、阿根廷农民种植大豆意愿将不断放大,从统计的数据看巴西种植面积扩大到创纪录的2750万公顷的预期,而 阿根廷也将创出历史新高的1970万公顷。当然这些只是初步的数据,并不能得出太多的结论,南美大豆最终究竟产量如何,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还有待后期 的观察,这也将是我们后期研究的重点。
五、技术分析与操作建议
考虑到主力移仓的因素,我们将操作品种锁定为05合约上,同时考虑到豆粕与大豆的高相关性,以及下游饲料企业采购需求,而把主要资金放在豆粕 1305上。从日线图上看,美豆11月合约、国内大豆主力A1305合约以及豆粕M1305合约走势十分类似,均向下回调逼近20日均线;同时该位置也处 在自6月上涨以来,两个低点连成的上升趋势线的延伸线上;此外,从周线上看,目前的位置为5周均线的支撑位,因此我们预计该位置附近将会有一定技术买盘支 撑。
如果目前美豆与豆粕(m1305)在20日均线附近得到较强支撑,那么伴随美国农业部9月报告可能的减产结论以及国内产业链下游企业逢低买入的 操作习惯,我们认为豆粕可能在美国农业部报告前后留有最后一波的涨势。随后市场关注热点将转移至南美天气与播种情况以及CFTC持仓情况,届时豆粕可能自 高位回调。
操作方案1:建议在美国农业部报告出台前,依托20日均线支撑,逢低做多豆粕,仓位:5%-15%资金左右。
建仓点位:豆粕(m1305)3600至3650一线做多
目标位置:在美国农业部报告出台后择机了结 止损:豆粕(m1305)3530以下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