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外行情回顾
本周CBOT玉米弱势震荡。此前一周,美国农业部发布了较为利多的供需报告,但供应基本定型,消费决定价格。目前美国玉米出口十分萧条。国内乙醇生产在持续负利润的情况下保持了低于五年均值的加工水平,进口量高于前三年,且库存量较大。美国养殖存栏继续下滑,饲料消费较差。而南美玉米远期出口成本较低,竞争优势明显。CBOT玉米目前向上阻力较大,处于区间震荡格局。
国内玉米期货本周快速反弹,周初做空的投机资金缺乏信心大量出逃,周四市场传出收储价提高180元,收储1000万吨的传闻,引发市场炒作,投机资金大量买入,引发各合约快速反弹。在此期间由于到港农场玉米数量很少,套保压力也不大。现货市场在高库存的压制下继续走低,周五市场出现一些回落。玉米期货当前仍然上下两难,或许要震荡一个月,等待政策进一步明朗和东北玉米上市压力释放。
二、玉米现货价格
广东港口东北优质玉米主流成交价在2470-2480元/吨,价格较上周下跌40-50元/吨。河北玉米港上成交价格在2330-2380元/吨,下跌70元/吨。本周广东港内贸库存40万吨,另有进口玉米8.2万吨。预报下周将有12万吨进口玉米到货,预报内贸船期在22万吨左右。北方港贸易商多数观望,锦州元成潮粮收购价格在2200元/吨,稳定。个别贸易商收购干粮价格2260-2300元/吨左右,较上周下跌40元/吨。黑龙江西北部分农场玉米到港成本在2180-2200元/吨,港口售价在2250元/吨。周五北方港口玉米库存量在120万吨左右,较上周减少13万吨左右,但较去年同期高出近100万吨。
东北主产区玉米收购基本未开始,主要是因为陈粮和华北玉米压制,东北玉米没有贸易机会。同时,近期仍然多降雨的天气使得收割延迟。黑龙江目前仍有一定比例玉米尚未收割完。深加工企业目前有半数开秤,开秤价格较去年大体持平。本周深加工收购价格稳中有涨,主要是中粮公主岭的两家深加工提高30元至2160元/吨,因前期量很少。长春大成2160开秤后,成交量逐步上升,有望明降或暗降,因当前天气无法储存过多玉米。中粮榆树维持在2110元/吨,但有望在下周提高30元。松原赛力事达维持在2200元/吨,量超过2000吨,主要来自齐齐哈尔等地的黑龙江玉米,近期压水收购。东北深加工企业整体库存高于去年,利润偏差。黑龙江农场玉米因统一管理,即将进入集中上市期,预计下周起到港量有望大幅增加。
华北玉米质量好,受到本地和南方企业的欢迎,目前华北玉米在南方较东北玉米便宜150-200元左右,在本地较东北玉米便宜200-300元左右。本周,华北玉米在养殖消费带动下,贸易活跃,市场采购积极,逐渐止跌企稳,有筑底迹象。南方企业目前库存不低,且华北玉米价格较低,东北玉米缺乏市场。
本周猪肉和鸡蛋价格继续下跌,而禽肉价格有所反弹。生猪自繁自养利润仍然较好,整体存栏规模处于历史高位,种猪存栏较高。蛋禽养殖整体有利润,肉禽亏损,禽类整体存栏规模大体与去年相当或略减。养殖企业开始大幅削减小麦在原料配方中的比例,更多的使用华北玉米,使得玉米饲用消费快速增长。
本周淀粉及淀粉糖价格继续走弱,华北深加工企业生产仍然有利润,因为华北新粮价格低廉,华北开机率继续提高。而东北玉米生产企业加工亏损。酒精价格继续下行,DDGS等蛋白类产品受豆粕下跌影响价格快速下行。
三、市场分析及展望
预计今年国内玉米市场节奏与2011/12年度相似性较大。同样是消费不振,供应有余,同样是经济不景气,同样是市场对政策有预期。但不同点在于本年度饲用消费将有明显增加,期初库存大幅增加,另外华北玉米供应压力大。
预计本年度市场节奏可能为短期弱,中期强,远期平,波动率低于上一年度。短期受新陈玉米供应压力拖累;中期政策性收储以及东北优质玉米比例下降显现拉动;远期可能表现为消费疲软和非美国产区进口可能性压制。
本周经过观察,我们认为华北玉米筑底的概率越来越大。如果华北成功筑底,那么C1301在2300一线底部将较为坚实。
建议投机资金短期观望。能够收购和运输农场低价玉米的企业有期货升水则积极卖出套保。建议春节前贸易企业重点放在华北粮市场,盯紧与小麦的比价和东北玉米的比价。
建议11月如果价格能达到2300元附近,现货企业买期货建立虚拟库存,减少现货库存,现货快收快走。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