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了!赚钱了!终于赚钱了!近期,部分品种的肉鸡价格不断上涨,实现了三个半月以来的首次盈利,肉鸡行情的拐点到了吗?如何正确看待当前形势?未来行情走势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日前鸡价指数显示,从7月17日伊始盈利的肉鸡从原来仅有的快大类黄鸡增加到快大类黄鸡、中速鸡、乌骨鸡三类,三类鸡全线飘红。7月17日,快大类黄鸡指数115.15,中速鸡鸡价指数98.42,乌骨鸡鸡价指数106.68;7月18日快大类黄鸡指数117.52,中速鸡鸡价指数,100.98,乌骨鸡鸡价指数105.12;7月19日,快大类黄鸡指数120.03,中速鸡鸡价指数,101.75,乌骨鸡鸡价指数109.91;7月20日,快大类黄鸡指数120.52,中速鸡鸡价指,103.3,乌骨鸡鸡价指数112.77。(如上图)
这是不是意味着肉鸡行情的拐点到了呢?分析认为这不是行情拐点。非典、H5N1等历次事件恢复大概在七八十天时间,此前行业内部都在赌行情也会和往年一样,然而行情并未如市场预期的那样,更别说报复性上涨,这也因此成为行业颇感困惑之处。而且此次事件中,不仅行情恢复艰难,而且各个品种的肉鸡价格混乱一团,没有价差和阶梯,价格诡异。以矮脚黄公为例,其成本与矮脚黄项相差在1.0元,然而两者市场价格却相差无几,也就是说,矮脚黄公在当前盈利的情况下,矮脚黄项却依然亏本。这种诡异与奇特,行业人士称十多年来未曾遇见。此外,肉鸡恢复情况各地不一,快大类鸡广东在盈利的情况下,而广西却依然亏损;华东地区市场恢复较好,而福建、山东等地却异常低迷。
分析认为,此波行情的出现源于以下几点因素:一是以湖南为代表的华中地区开始了“三伏”消费公鸡季节,地区习俗民众大面积吃公鸡,提升了公鸡的价格;二是中速类鸡、乌骨鸡此前减产周期到来,产量的下降提升了价格。以广东为例,广东肉鸡减产动作时间是在东莞某市场发现H7N9禽类病毒疑似样本之时,中速鸡生产周期与距离东莞事件的时间刚好吻合,因此现在中速类鸡价格提升就不足为奇了。
为什么当前肉鸡行情恢复如此艰难?分析认为,一是宏观经济不景气,各行各业在缩减开支,降低成本,影响了肉鸡消费;二是中央提出抵制铺张浪费、缩减会议餐饮等;三是农村蓄养养鸡较多,以粤西地区为例,之前鸡价低位时,当地农村大量购买在家中继续蓄养,减少了农村对肉鸡消费的需求。四是冰冻鸡的小量释放,黄小宏认为当前至少有5000吨的冻肉在库,一般在3-6个月内释放,因此,冰冻鸡的释放对于毛鸡价格影响明显。同时,当前的艰难,也源于H7N9事件中养殖企业对于后市的盲目乐观,隔岸观火的心态严重。
可以说,目前肉鸡市场萎缩了10%以上,而市场消费恢复不如意,有人测算恢复程度大概在70%-80%之间。江苏等华东地区价格恢复较好,而产量却只是流感事件之前的65%的水平。
对于后市,行业普遍认为消费恢复艰难,随着当前的上涨行情,肉鸡可能迎来一个较好的时期,至少在7月、8月、9月这三个月维持较好的价格,第四季度在国庆过后或再次进入低潮。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