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生鲜鸡试点半年,食安办相关负责人承认,“生鲜鸡的认可度不高,档口的参与度不高”,为此,今年9月底,市食安办宣布暂缓冰鲜鸡试点范围扩大,同时在现有试点区域试行“生鲜为主、光鲜补充”的过渡期措施。昨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段宇飞上线民声热线。据其透露,活禽的经营管理办法将于今年12月上旬以政府令形式发布,或在各市允许设置1-3个活禽经营点。“拟明年1月1日开始实行,但到底是在全省推,还是珠三角推,目前还在讨论中。”此外,三个配套规范也在制定或征求意见当中。
现状:档口售卖光鸡未公示检疫证
越秀区是全市唯一全区加入试点的区域,全区52个肉菜市场活禽档口从5月5日起转卖生鲜鸡。近日,南都记者再次走访越秀区的肉菜市场发现,除了生鲜鸡供应商的直营店外,有部分档口光鸡与生鲜鸡混卖,而更多的档口只有光鸡卖。
“没明确允许,但脱了毛就可以卖了。”建设新村市场一鸡档档主说,生鲜鸡生意太差,转卖光鸡后生意翻倍,前段时间都是偷偷摸摸卖,现在毛鸡可直接从鸡场拿回来,自己宰好拿到市场卖就可以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走访的鸡档中,均未在档口前挂出统一售卖冰鲜鸡时公示的检疫证明及进货证明。昨日下午,一位在东园肉菜市场买光鸡的顾客询问档主,为何没有检疫证明,档主称,“肯定都是正规检疫进来的”,但并没有拿出相关证明。
政策:未来将严格执行“两证一标”
据广州食安办副主任林勇胜透露,省里准备年底出台活禽经营管理办法,并发布活禽交易市场管理规范、家禽屠宰点设置规范、冷鲜禽加工经营卫生规范,通过“一个办法三个规范”对活禽交易市场进行管理。广州也将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对家禽集中屠宰进行规范。
因此,下一步试点区域售卖光鸡将严格执行“两证一标”,包括驻场方兽医开具的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屠宰点/厂出具肉品检验合格证及广东省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规定。
“试点涉及产业升级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但不管怎么变,档口都要保证食品安全,目前已经有相关的检验检疫标准和食品安全法进行规范。”林勇胜表示,档主有责任保证销售食品的安全。
供货商:推光鸡定点屠宰需特别管理
“开始时确实没想到”,江丰下属加工厂厂长杨禹新表示,目前向广州的供货中,只有自家专卖店的订货量比较稳定,向其他档口的供货量“很少,有时只有几十只”。在他看来,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广州人的饮食习惯很难改,一方面是政府对市场上偷卖活禽、光鸡的行为监管不力,照现在这样发展下去,他们退出冰鲜鸡供应也不是不可能。
按政府的新计划,光鸡售卖也将推行定点屠宰,杨禹新说,他们厂目前还没有加入光鸡定点加工的计划,因为他们在加工温度、配送等方面投入高,成本也可能会比一些小规模屠宰点高。他认为,光鸡定点屠宰,若没有特别的管理办法,也有可能遇到和生鲜鸡相似的尴尬状况。
冰鲜鸡明年起将在珠三角各地级市推广
11月4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段宇飞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节目中,段宇飞透露,明年元旦起,冰鲜鸡将在珠三角洲各地级以上市城区推广。
段宇飞称,此前,广州、深圳、佛山3市已经率先试点,在此基础上,广东省政府将制定出台一个政府令和三个配套标准或规范,即由广东省食安办牵头会同省有关部门研究起草《广东省活禽交易管理办法》,由省商务厅牵头负责制订《广东省活禽市场交易规范(建设标准)》,由省卫生计生委牵头负责制订《广东省冷鲜禽加工经营卫生规范》,由省农业厅牵头负责制订《广东省家禽屠宰场(点)设置指导意见》。目前省食安办牵头起草《广东省活禽经营管理办法(草案)》已上报省政府审定。
据段宇飞介绍,食安办起草草案中对冰鲜鸡的范围进行了明确,主要是珠三角洲各地级以上市城区和具备条件的其他人口密集的地级市城区,县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向上一级政府申请将辖区内部分区域划定为冰鲜鸡的区域。
据悉,管理办法(草案)采用了双轨制原则,允许这些冰鲜鸡推广区域设置1~3个活禽零售经营点,在群众生活需要和公共卫生保障之间达到一定的平衡,充分显示了对传统广式饮食文化的尊重。
穗明年1月或出台法规 卖光鸡需“两证一标”
截至今日(11月5日),广州试点冰鲜鸡政策已满半年。目前,试点区“生鲜为主、光鲜补充”过渡期措施也已实施月余,而相关规范却尚未出台。11月4日,记者走访市内冰鲜鸡试点区域发现,光鸡“解禁”重新带旺鸡挡生意,冰鲜鸡骤减八成。
11月4日下午4时许在广州市越秀区东园肉菜市场的3家鸡档前,记者看到10分钟内前来买鸡的市民有10余人。一家吴姓档主向记者表示,自从市场档口允许卖光鸡后,销量相较有所增加,“现在一天可以卖60只,比之前多了不少,基本上算翻倍。比只卖冰鲜鸡时好了不少。”
在越秀区共和西肉菜市场,售卖冰鲜鸡的档主李女士透露,“虽然生意没有到像卖活鸡时的那么好,但比刚开始试点好很多。周六日每天可以卖50至80只。冰鲜鸡价格贵,口感不是特别好,顾客还是更偏向于光鸡。”
走访中,记者获悉,冰鲜鸡档口光鸡售卖“由暗转明”后,不少档口纷纷减少冰鲜鸡订单,以售卖光鸡为主。在福今肉菜市场一家鸡档冰箱展示柜内,摆满了20余只开膛过的半边光鸡,难觅冰鲜鸡踪迹。该档主表示,“现在已经不订冰鲜鸡了,不好卖,基本全是光鸡了。”
而为配合“生鲜为主、光鲜补充”的政策,也有市场直接定“任务”,规定市场内鸡档需将冰鲜鸡与光鸡搭配销售。“我们市场要求最低每天要订5只冰鲜鸡,再配合光鸡卖。5只还好,算是最低要求,再多真的卖不完了。对面市场都不要求卖冰鲜鸡的,他们都只卖光鸡了。”共和西肉菜市场一家冰鲜鸡档主说。
记者了解到,此前政府拨款的4000元引导性补贴已到位。对此,一些档主向记者吐槽称,市场内仍按照“两室一厅”的面积收费不合理,希望在卖冰鲜和光鲜鸡利润低的情况下,市场能适当减免租金。
“以前卖活鸡一只能赚8块到12块,现在只有5块钱。每天卖50只,一个月才赚7500元,还不够9000元的铺租。而根据和市场之前签订的合约,租金每年还要上涨10%呢。”一名李姓档主表示,希望市场能收回一部分面积,将铺租减半,或允许自己在卖冰鲜鸡同时,利用档口售卖别的农产品。
昨日(11月4日),冰鲜鸡供货商的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莹透露,试点区允许光鸡售卖后,冰鲜鸡订单大幅减少,目前冰鲜鸡在全市的销量仅为每日几百只,比鼎盛时5000只少了八成多。“广州的冰鲜鸡在农贸市场销量非常差,总体不太好,我们已经将重心转移到北方及深圳等地。”
张莹无奈表示,冰鲜鸡订单遇冷或因无统一规范的售卖标准导致,“其实,冰鲜鸡在其他地方销量很好,因为广州试点没有统一规范的售卖标准,加上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相应的监管力度较差,导致我们供货进退两难。要么不做冰鲜鸡推广,允许卖活鸡;要么就做规范的试点,监管和规定都更严格规范。”
张莹透露,今年广州市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工作的试点期在延续到今年12月底后,相关部门或在1月份出台相应规范活禽市场的法规,对于售卖的监管更加严格详细。
“现在重心虽然转移到外地市场,但政府部门表示可能在明年1月份出台新政策,我们正在等待,等市场更规范后回来。”张莹说。
记者发现,在一些市场,由于相关部门尚未出台相应的“光鲜补充”规范指导,各市场内光鸡售卖卫生标准不一,或存在卫生隐患。
共和西市场的3家鸡档均为“冰鲜组合光鸡”模式售卖,将冰鲜鸡除去包装,再和光鸡一起放在冰箱中,遇到顾客光顾,则打开冰箱取鸡。旁边的东园肉菜市场,鸡档档主们为增加销量,将切好的鸡边摆在外面,冰箱展示柜也一直半开着门。虽天气转凉,仍有苍蝇、飞虫在鸡边附近飞,档主表示,“光鸡更新鲜,天凉了放在外面也没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记者走访的鸡档中,均未在档口前挂出统一售卖冰鲜鸡时公示的检疫证明及进货证明。昨日下午,一位在东园肉菜市场买光鸡的顾客询问档主,为何没有检疫证明,档主称,“肯定都是正规检疫进来的”,但并没有拿出相关证明。
光鸡卖不完怎么办?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鸡档档主示,卖不完的光鸡会放在冰箱中冰冻后次日售卖。
昨日(11月4日),广州市食安办副主任林勇胜表示,“试点半年,已达到“防控禽流感、行业升级和提供有质量保证的产品”目的。
对于如何保证档口光鸡屠宰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林勇胜称,广东省或将在年底出台活禽交易市场管理办法,并发布活禽交易市场管理规范、家禽屠宰点设置规范、生鲜产品加工经营规范。“广州也将对家禽集中屠宰进行规范。试点涉及产业升级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但不管怎么变,档口都要保证食品安全,目前已经有相关的检验检疫标准和食品安全法进行规范。”
林勇胜透露,“下一步,将会把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得到的情况向省里汇报,将围绕上述三个目的对试点进行调整”。光鸡合格正规需持‘两证一标’, 包括驻场方兽医开具的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屠宰点出具肉品检验合格证及广东省食用农产品表示管理规定。”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