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1月中旬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美国2015年大豆产量预估下调至39.3亿蒲式耳,之前的预估为39.81亿蒲式耳,报告将大豆结转库存预估从上个月的4.65亿蒲式耳下调至4.4亿蒲式耳,两组数字均低于行业预估,同时报告中还显示,截至2015年12月1日,美国大豆季度库存为27.15亿蒲式耳,低于行业预估均值27.2亿蒲式耳。
虽然本月美国农业部报告利多,但从美盘走势来看,中国经济的疲软以及南美大豆供应压力的影响较为明显且持续,豆类期货价格没有明显上涨动力,现货价格虽然本周小幅上扬,但整体稳定,同时,此次报告结果并未超出市场的预期,对整体行情的影响力度有限。后市综合来看,南美大豆长势正常,虽然近期存在各类天气炒作,但预计丰产预期不会有明显改变,而国内豆粕需求不旺,短期内无持续性利多提振,豆粕现货价格可能将在平淡中迎来春节的到来。
有国外媒体近期预测称,由于巴伊亚州、皮奥伊州、托坎廷斯州、马拉尼昂州以及马托格罗索州天气持续干燥,因而2015/16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测数据下调100万吨,但仍是高位产量,南美大豆丰产的预期依然强烈,全球供需格局依然维持偏宽松的局面。按照时间安排,2月以后将逐渐进入南美大豆收获、上市,南美大豆丰产情况几成定局,这或将对豆类行情市场带来新一轮的供应压力,尤其是美豆方面,在无持续利多出现的市场大环境下,外加南美大豆供应的打压,中国方面将更多的热情投向南美市场,预计美豆价格仍将承受下行压力。
进入2016年中国股市一直表现较为疲弱,连续的下挫行情让美国方面开始担忧中国经济的疲软,在此种大背景下,美豆的出口需求或将受到影响,对价格起到利空效果,甚至将对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豆类行情带来打压作用。国际方面,由于世界主要原油生产国难以就减产达成协议,加之世界经济复苏步伐较慢,进入2016年之后原油价格再度破位,对豆类直接产生利空影响, 一方面将导致大豆生产成本下降, 另一方面使得国际船运价格下跌,最后油价的下降或让国内大豆进口费用降低。虽然最近人民币贬值使得进口成本增加,国内油厂存在较明显的挺价意图,但由于国际海运费下降,前期的挺价利多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可能将打折扣。
春节前后是传统的生猪集中出栏时间,生猪存栏量继续下降,而水产需求基本停滞。临近春节,虽然饲料厂有一定备货意愿,能够带动短时间内的豆粕行情,但从目前笔者的观察来看,饲料企业备货积极性不高,多数小量采购,备货时间至正月十五左右,而贸易商表示近期走货速度较慢,担忧货物积压,也没有大量囤货,主要以现货小量分批采购为主。市场看空氛围短时难消,春节后将再度进入豆粕需求淡季,届时豆粕价格可能仍将面临下行压力。
笔者认为,目前国内豆粕市场终端集中备货开启,这将对行情起到支撑作用,整体而言易涨难跌,但销售并不如预期的那样火热,同时往年的一个时间段的集中备货在近两年基本不复存在,改为分散的按需采购,部分交易商还是购销谨慎,因为对后市特别是节后市场的看弱,难见大量囤货情况,预计1月下旬将会出现一轮较为集中的备货,但豆粕价格可能上涨空间较为有限,节前难迎大涨行情。同时笔者预计春节结束初期油厂开机率尚未得到提升,如若市场节后补货需求较为集中,则仍有可能提振豆粕价格,2月底随着供应量的增加,而需求处于传统淡季,价格仍将承受下行压力。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