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17-08-01来源:猪易网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2017年08月01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7-07-31 2017-07-30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3 辽宁省 13.74 13.69 0.05 0.19
14 吉林省 13.97 13.96 0.01 0.23
8 黑龙江 14.14 14.00 0.14 0.24
华北
10 北京市 14.05 14.02 0.03 0.09
15 天津市 13.97 13.85 0.12 -0.05
18 河北省 13.85 13.81 0.04 0.03
22 山西省 13.75 13.75 0.00 0.22
27 内蒙古 13.63 13.55 0.08 0.00

华东

1 上海市 14.75   0.00 0.00
5 福建省 14.23 14.20 0.02 0.09
2 浙江省 14.45 14.34 0.11 0.09
7 江苏省 14.17 14.16 0.00 0.15
12 山东省 14.01 13.98 0.02 0.02
16 安徽省 13.94 13.85 0.09 0.07
华中
11 江西省 14.02 14.00 0.02 0.15
24 湖北省 13.72 13.75 -0.02 0.18
19 河南省 13.83 13.79 0.04 0.13
26 湖南省 13.65 13.58 0.07 0.06
华南
3 广东省 14.31 14.29 0.02 0.07
9 广西 14.14 14.06 0.08 0.18
13 海南省 14.00 14.10 -0.10 0.00
西北
17 陕西省 13.86 13.77 0.09 0.10
4 甘肃省 14.25 14.21 0.05 0.22
21 宁夏 13.80   0.00 -0.10
29 新疆 13.57 13.53 0.04 0.13
西南
20 重庆市 13.82 13.84 -0.02 0.04
28 四川省 13.59 13.52 0.08 0.22
25 云南省 13.71 13.58 0.13 0.07
6 贵州省 14.19 14.18 0.01 0.19
全国
有1235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3.97 13.90 0.07 0.14


2017年08月01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7-07-31 2017-07-30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3 辽宁省 13.57 13.56 0.01 0.05
7 吉林省 13.76 13.76 0.00 0.16
5 黑龙江 13.83 13.72 0.11 0.18
华北
3 北京市 13.93   0.00 0.00
6 天津市 13.80 13.80 0.00 0.00
12 河北省 13.61 13.55 0.06 0.10
20 山西省 13.46 13.41 0.04 0.12
17 内蒙古 13.50 13.40 0.10 0.00

华东

24 福建省 13.35 13.39 -0.04 -0.35
1 浙江省 14.17 14.04 0.12 -0.13
25 江苏省 13.12 13.15 -0.02 0.09
9 山东省 13.65 13.62 0.03 0.05
16 安徽省 13.50 13.44 0.06 0.20
华中
4 江西省 13.91 13.88 0.03 0.16
22 湖北省 13.40 13.21 0.19 0.25
14 河南省 13.53 13.47 0.06 0.13
15 湖南省 13.50 13.48 0.02 0.07
华南
11 广东省 13.63 13.55 0.08 0.20
10 广西 13.64 13.67 -0.03 0.16
西北
19 陕西省 13.50 13.63 -0.13 0.24
2 甘肃省 14.01 13.93 0.07 0.21
21 新疆 13.44 13.40 0.05 0.04
西南
18 重庆市 13.50 13.47 0.03 -0.08
26 四川省 13.02 13.03 -0.01 0.17
23 云南省 13.35 13.37 -0.01 -0.05
8 贵州省 13.71 13.73 -0.02 0.14
全国
有511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3.59 13.55 0.04 0.11


2017年08月01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7-07-31 2017-07-30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7 辽宁省 13.34 13.32 0.02 0.14
6 吉林省 13.42 13.36 0.07 0.11
5 黑龙江 13.50 13.41 0.09 0.21
华北
8 北京市 13.33   0.00 0.00
12 河北省 13.21 13.10 0.11 0.17
13 山西省 13.14 13.09 0.05 0.04
15 内蒙古 13.07 13.02 0.04 0.00

华东

14 福建省 13.08 13.04 0.04 0.00
2 浙江省 13.74 13.73 0.01 -0.26
25 江苏省 12.33 12.30 0.03 0.20
19 山东省 12.99 12.96 0.02 0.06
21 安徽省 12.82 12.76 0.06 -0.02
华中
3 江西省 13.56 13.56 0.00 0.09
20 湖北省 12.90 12.72 0.18 0.49
16 河南省 13.07 13.00 0.07 0.18
9 湖南省 13.26 13.17 0.08 0.14
华南
18 广东省 13.02 12.94 0.08 0.12
11 广西 13.23 13.34 -0.11 0.00
西北
17 陕西省 13.06 13.11 -0.04 0.13
1 甘肃省 13.76 13.66 0.10 0.21
10 新疆 13.23 13.15 0.08 0.05
西南
22 重庆市 12.82 12.97 -0.16 -0.24
24 四川省 12.50 12.41 0.08 0.11
23 云南省 12.64 12.53 0.11 -0.29
4 贵州省 13.51 13.10 0.41 0.11
全国
有461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3.14 13.07 0.07 0.08


猪评:猪价迎开门红 各地纷纷出现小幅反弹现象(2017年8月1日)

  据数据研究部数据统计,2017年8月1日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13.94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06元/公斤,较上周同期猪价(7月25日)上涨0.12元/公斤。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27省份猪价上涨,0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浙江,较昨日上涨0.08元/公斤于14.48元/公斤;全国最低价为四川,较昨日上涨0.06元/公斤于13.56元/公斤。

主要上涨地区(单位:元/公斤) 主要下跌地区(单位:元/公斤)
黑龙江 0.12    
辽宁 0.11    
福建 0.10    
甘肃 0.10    

  今日部分地区猪价:四川6.6-6.8元/斤,河南6.7-7.0元/斤,江西6.9-7.1元/斤,广东7.0-7.2元/斤,湖南6.7-6.9元/斤,山东6.8-7.0元/斤,湖北6.7-6.9元/斤,河北6.7-7.0元/斤,北京6.8-7.1元/斤,辽宁6.6-6.9元/斤。

  猪价迎开门红,进入8月的第一天猪价就全面反弹,与我们之前所提到的“猪价在7月下半月到8月上中旬期间将有望逐步开启上涨通道”的预测一致。但当前猪价上涨并不代表市场需求已有明显好转,目前气温仍不低,市场需求依旧疲软,短期仍将持续掣肘猪价涨势。后期随利好增多,猪肉需求将逐渐恢复,猪价将进入一个连续2个月左右缓慢低幅度上涨周期,但整体涨幅有限,养殖户勿抱过高期望,逢高分批出栏为宜。


短期结算价或有小涨空间 建议养猪人千万不要过度压栏

  1日猪价: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6.94元/斤,较昨日上涨0.01元/斤,较去年同期8.97·元/斤,下跌2.03元/斤。各省均价:黑龙江7.0、辽宁6.9、内蒙古6.8、河北6.9、北京6.9、山西6.9、山东7.0、安徽7.0、江苏7.1、河南7.0、湖北6.9、陕西6.8、湖南6.8、云南6.8、甘肃7.0、广东7.2

  soozhu观点:今日全国瘦肉型猪的出栏均价维持稳定,波动不明显。东北、华北涨跌互现,黑龙江、辽宁小幅上涨0.05元/公斤,内蒙古微跌0.05元/公斤,河北小幅上涨0.06元/公斤,北京跌0.17元/公斤,山西微跌0.03元/公斤;华东、华中、西南、华南稳中伴涨,安徽、湖南、云南稳定,山东小幅上涨0.03元/公斤,江苏上涨0.07元/公斤,湖北小幅上涨0.02元/公斤,广东上涨0.1元/公斤;西北猪价下跌,甘肃跌0.3元/公斤,陕西跌0.05元/公斤。今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最高在广东,均价14.3元/公斤,最低在陕西,均价13.5元/公斤。

  整体来看,国内猪价以稳为主,个别地区出现小幅上涨,市场供需博弈的局面较为明显,屠宰企业仍有试探性压价的意向,但优质猪源供应偏紧,屠宰企业压价困难,实际成交价并没有太大变化,猪价多维持稳定。

  短期来看,进入8月后,上中旬开始北方地区气温将逐渐下降,下旬大中院校也将陆续开学,集中消费逐渐恢复正常,加之后期中秋、国庆提振,整体上8-9月消费将好于7月,利好也将逐渐增多,短期结算价或有小涨空间。另外,建议养猪人不要赌后市行情,目前市场上牛猪价格低于标猪价格,特别提醒有标猪的养猪人千万不要过度压栏。


南方受洪涝影响猪价或将小幅上扬

  近段时间,南方持续的降雨天气给多地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而洪水也造成湖南、湖北等地大量农田受损,养殖业也因此受到影响。

  在生猪养殖方面,南方多地的生猪养殖场也遭遇洪水侵袭,大量生猪被淹。而这也导致市场上的生猪供应量减少,刺激猪价在短期内持续走高。据悉,近期国内猪价不乏冲高可能。

  7月初,连续多天的降雨,使得南方多地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在湖南省岳阳市,一家生猪养殖场已经被洪水淹没,猪场管理员罗溪珍正在争分夺秒,把没有淹死的生猪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没来得及赶过来,等赶来的时候猪圈都淹坏了,这下赔死了。”罗溪珍惋惜地说。罗溪珍的丈夫告诉笔者,家里的300头猪一下子就剩下不到100头,损失惨重。“大猪现在有两百多头,380斤到450斤左右,总共是320头,现在损失了六七十万了。”

  据了解,近期,南方很多生猪养殖户都遭遇了猪场被淹的困境。业内相关分析师指出,近期南方多数猪场被淹,不仅养殖户利益受损,更对市场上生猪出栏量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悉,像湖南、湖北的一些养殖户,饲养了300多头猪,但是洪灾过后只剩30多头了,所以生猪出栏就会受到影响,市场供应也会有所减少。另外,洪水来袭,各地的交通运输系统也受到影响。一些生猪养殖场的猪运不出来,也只能被迫控制出栏量。

  对于规模场来说,洪水影响交通运输,养殖户也会控制出栏节奏,导致市场上生猪的出栏量出现小幅下降。生猪出栏量的下降,也直接导致市场上猪肉供应量的减少,而猪肉供应量的减少,将导致市场的供不应求。据农业部数据显示,近期各地市场的猪肉价格都出现了一定上涨。

  相关数据显示,近期猪肉价格整体呈现上涨态势,目前带皮B级白条肉的价格出厂价格在每公斤19.8元的价位上,比6月初整体上涨了7.02%。据了解湖北的生猪价格在每公斤13.6,比6月初的时候上涨了8.18%。

  分析师指出,目前正是猪肉的销售淡季,屠宰场希望收购价格在100公斤~115公斤的标准猪来提高瘦肉率,但是结果却事与愿违。很多地区的生猪养殖户盼着猪价能再涨一涨,将生猪的出栏时间延迟。

  此外。养殖户出现惜售的现象明显,养殖户普遍认为后期猪价会涨,所以会延迟出栏,等到价格高点再出。还有一些养殖户尤其是育肥户和二次育肥户,在补栏仔猪的时候,成本有所提高,近期出栏价格略低,所以都选择延后出栏。

  那么,后期生猪价格会不会上涨呢?对此,业内相关分析师表示,近期生猪价格应该不会出现回落,而终端市场上猪肉的价格也会因此小幅上升,猪肉价格或将出现小幅上涨,生猪价格短期内不会出现回落,所以高成本会让屠宰企业提升猪肉价格,从而影响猪肉终端的销售价格。但养殖户也不要因为等待高价而出现惜售心理,遭遇洪涝灾害的养殖户也不要等到后期集中出栏,否则损失可能更多。业内相关人士建议养殖户要适时出栏,不要惜售、压栏,否则后期出现集中出栏情况,会影响市场正常走势。


猪价“看天”涨跌!人大代表为养猪人叫冤!

  一、7月猪价“看天”变化

  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外三元猪价先涨后跌,下旬整体震荡趋稳。截至7月28日,全国外三元均价13.71元/公斤,较7月1日下跌0.14元/公斤。7月最高价出现在7月9日13.98元/公斤,最低价7月20日13.68元/公斤,最高价差0.3元/公斤。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猪价有小幅下滑,但整个7月猪价波动幅度并不大,猪市供需双方博弈筹码可谓势均力敌。需求方面持续低迷,终端猪肉价量双低,屠企屠宰量缩减,对猪源需求不大,并对质量要求提升,挑猪现象明显;供给方面,7月整体生猪供应量不大,瘦肉型优质猪源更为偏紧,大体重猪源相对较多,但养殖户出栏并不积极,趋于平稳。猪价震荡更多的是看老天爷的脸色——天气因素,降雨多则猪价小涨,高温持续笼罩则猪价下滑。

  7月底,我国北方地区高温天气已逐步接近尾声,虽仍未能影响终端消费的改善,但已经提振了部分养殖户的看涨信心,惜售增多,局地猪价出现反弹迹象。行情宝认为,短期来看猪价或继续稳中小幅震荡,长期来看,随着消费淡季结束旺季逐步开启,猪价有望反弹。

  二、猪价下滑 企业半年业绩变脸

  相比去年上半年猪价仍一路猛涨,今年上半年猪价可谓一路暴跌,最大跌幅高达30%,这使养猪企业的盈利大幅缩水。

  截至目前,温氏发布公告,净利润预亏七成左右;雏鹰农牧发布修正公告,下调盈利预期,增0.83%-5.67%;牧原股份净利增11.92%,在猪价大跌的背景下,成绩还算喜人,牧原提到,业绩的正增长主要依靠出栏规模大幅增长;罗牛山预期净利增长530.88%-570.31%,这应该是截至目前公布的企业里净利增长最多的了,但其业绩主要变动原因却是其相关房地产盈利及金融分红。

  由此可见,大部分规模企业仅依靠养殖业务的盈利已经大幅缩水,部分已面临亏损。但正如牧原及罗牛山等企业公布的业绩变动原因,规模效应及其他板块业务的发展,若布置得当,也可以给企业带来不错的效益,这就是大型养猪企业相比中小养殖户来说重要优势之一,也为其扩大规模、增强抗风险能力提供了重要保证。

  三、6月进口首次跌破10万吨

  据海关数据显示,6月我国猪肉进口量为9万吨,环比5月减少24.72%,较16年同期减少53.61%,是今年来首次跌破10万吨,让不少关注猪肉进口的养殖户松了一口气。

  今年春节以来猪价大跌,但猪肉进口量的下降却显得姗姗来迟。行情宝认为,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预订单导致的滞后情况,但更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国内外价差的高悬。随着国内产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猪肉进口对猪价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四、走私猖獗,政府严打!

  7月份,广州、温州、宁波、云南、佛山等地走私肉频现,案值巨大。

  广州佛山海关打私办集中无害化销毁走私冻品237吨。

  浙江海警一支队在温州海域查获一起涉嫌走私冻品案件,现场查获走私冻品200余吨,抓获犯罪嫌疑人45名。

  宁波海关破获一起用外籍船舶绕关走私进口冻品案,依法查获1400吨涉嫌走私冷冻肉品,案值达2000万元。

  云南天保口岸查获一批走私冻品,共计26.2吨、案值约50余万元。

  走私肉类冻品并没有经过检验检疫,有些甚至来自疫区,对餐桌上的食品安全形成巨大威胁。近日国务院发文禁止洋垃圾入境,并再次掀起了打击走私行为的高潮,希望借着政策东风,能给行业和消费者消除更多的安全隐患。

  五、人大代表为养猪人申冤 政府发声保供

  近年来,各地畜禽环保如火如荼,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规定,划定禁养、限养区,并且禁养限养的力度不断加大,有的地方甚至提出“无猪县、无猪乡”。对此,不少养猪人及其他业内人士提出建议,理性环保,不搞一刀切。全国人大代表沈志强就是其中一个。日前,农业部会商环保部、国土资源部,针对代表的建议作出答复。

  答复中进一步解释畜禽环保在规模养殖场准入、推进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禁养区划定方面的规定,并在最后提到,“下一步,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将指导和督促各地进一步贯彻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指南》要求,务实科学、实事求是地促进禁养区划定工作” 。

  事实上,近期拆猪场一刀切的现象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并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强调保证生猪供应的声音传出。农业部不止一次强调防止因禁养区划定不当对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冲击;浙江环保风向也转变,从单个场的治理,开始走向治理与发展并重以及整县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的阶段,划出了一条“向上曲线”。希望养猪业能真正环保与供应并重发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能保证养猪人的切身利益。


震惊!到2020年,我国只需要3300万头母猪?

  7月中旬,农业部公布了最新的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显示,6月份的能繁母猪是3582万头,环比下降0.5%,已经连续几个月创造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新低,从高峰时期超过5000万头到现在不足3600万头,减少的幅度将近30%。

  那么,从当前和以后的发展来说,我国究竟需要多少头母猪了?

  一、需求决定供给

  需求决定供给,先看未来几年的猪肉需求量变化。2016年,我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不到40公斤,在世界上处于中等水平,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另外,由于农村居民的猪肉消费量不到城镇居民的70%,按照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未来3年可增加70万吨猪肉消费量;而二胎政策的放开,到2020年,我国将新增6000万人口,新增猪肉消费预计达250万吨。当然,人口老龄化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将对猪肉消费产生一定影响,但从总体来看,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猪肉消费量预计将比现在增加250万吨,较2016的5530万吨增长到5800万吨左右,按照目前70%左右的屠宰率,需要7.5亿头左右的上市肥猪数。

  二、PSY的变化

  这样就很明显了,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我们只需要计算PSY的变化。我们先看PSY的自然提升,根据养猪业十三五规划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PSY水平为15,到2020年,将提升至20,也就是说,单是通过母猪生产效率的提高,要满足7.5亿头的生猪数量,需要3700万头左右的能繁母猪。

  但是,这里还需要考虑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01、首先是规模化带来的PSY水平的提高。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温氏的PSY水平在21到23左右,牧原为21到22左右,正大、新希望已经高达26,很显然,由规模化带动养殖的规范化,将极大的提升母猪的生产效率。未来几年,由于环保、政策等宏观因素影响,我国的规模化进程将空前加速,由此带来的PSY整体水平的提升不容忽视,PSY增速很有可能将超过预期。

  02、另外一个因素是上市肥猪重量的增加,我们上面的统计,是按照220出栏肥猪重计算的,但是在目前的实际生产中,我们发现生猪出栏的体重在不断增长,有的猪场增长至260到300斤,甚至有的地区传出了400斤出栏的奇闻。并且,不仅是中小猪场如此,大型集团也在同样也是,如养猪大佬温氏,其2016年初生猪出栏体重还在110公斤,而到2017年,出栏体重已经增长至120公斤。不要小看这10公斤的重量,如果要满足5800万吨的猪肉消费量,仅需要6.9亿头的上市肥猪,能繁母猪的需求数量不足3500万头。

  03、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进口猪肉的影响,随着国内外猪价的价差不断缩小,以及政策的引导控制,农业部预计2020年进口量在70万吨,结合具体实际,我们预计为100万吨。若按照这个数据,换算成肥猪数量为1500万头左右。

  综合考虑以上所有因素,我们以2020年为节点,预计届时的PSY水平为20,结合生猪出栏体重、进口猪肉数量的变化,我们预计能繁母猪的需求量保持在3300万头到3500万头是比较合理的区间,而目前的能繁母猪数量依然接近3600万头,我们认为其还具有继续下滑的空间。


涉嫌走私生猪超7吨为何只拟作行政处罚?

  随着边境贸易不断发展,边境集市日趋活跃,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利益竟铤而走险进行走私。近日,云南省富宁县检察院依法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一起涉嫌从越南走私生猪案件。

  今年6月中旬,广西男子黄某经人介绍,与越南人“任哥”搭上线。“任哥”表示,自己在越南边境养殖了一批生猪,如黄某能助其把这些生猪走私到中国来销售,每车生猪可付给黄某4万元人民币作为报酬。面对高酬金的诱惑,黄某虽然明知此事涉嫌违法,但最终决定铤而走险,参与生猪走私。

  经过一番查探,黄某伺机来到云南省富宁县进行走私活动。经人介绍,黄某认识了从事货运工作的张某。黄某让张某代为联系货车,许诺如果他从中越边境田蓬镇运输生猪到富宁县城,就支付每车2000元运费。

  6月23日晚,黄某与“任哥”商定好偷运时间、地点和数量后,将雇用的几个“马仔”派往边境公路岔路口等地把风放哨,还建了个微信群作为报信联络专用。一切安排妥当后,授意张某和事先约定好的4名货车司机,各自驾驶一辆货车,来到富宁县田蓬镇燕家湾斗牛场,“任哥”派人从越南一侧组织将生猪装车,由张某等人装运。5辆货车先后将生猪装车后,即从边境线驶往富宁县城。最先出发的3辆货车在途中被田蓬公安边防派出所民警查获,剩余的两辆货车未能装运。

  案件发生后,富宁县公安局以各个承运人所运输的生猪总数量不大,且不具备对涉案生猪进行称量条件为由,拟将此案作行政案件查办。富宁县检察院通过与公安边防部门的案件协作机制得知案情后,经仔细查阅核实相关案件信息,发现该案所涉及的走私生猪应系同一货主,遂建议以刑事案件开展调查,并引导公安机关将涉案生猪移送至邻近的普阳煤矿称量。

  经称量,涉嫌走私的生猪总重超过7吨,根据“两高”相关司法解释,已达到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的刑事立案标准。在进一步引导收集证据后,该院监督公安机关以刑事案件将此案立案侦查。目前,黄某、张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并采取强制措施。


猪价大起大落中小养户最受伤 如何告别靠天吃饭窘境

  “价高伤民,价贱伤农”。当前全国得有多少养殖户今年可能赚不了钱,甚至还面临亏损,一会是暴利,一会又是亏损,最终受伤的的还是中小养殖户,这样的猪周期魔咒何时才能破局?
 
  “猪周期”行业的走势和应对措施
 
  超强猪周期结束,养猪行业再次陷入低迷期
 
W020061229731237832667.jpg
 
  超强猪周期终于结束了,养猪行业再次陷入低迷期已成定局。
 
  为什么这样讲呢?近期,笔者调研发现,从2015年3月以来,养猪行业进入的新一轮猪周期,生猪的收购价格重新进入低迷期,这个时间有多长,目前尚无定论,有人说得需要2年,也有人说持续到年底就结束了。
 
  来自农业部的监测数据显示,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的定点监测,7月份第3周(采集日为7月19日)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3.96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4%,与去年同期相比(简称同比,下同)下降26.4%。活猪价格上涨省份8个,持平省份3个,下降省份19个。
 
  无独有偶,还有数据显示,今年5月底6月初,河南、江苏等地小型养殖户生猪出栏价跌破了6元/斤,部分地区大猪出栏价甚至到了5.5元/斤,这不但跌破了生猪养殖成本,还创下了近年来的新低。
 
  从上述数据可以了解到,最近几个月,我国生猪及猪肉价格已经在环比下降,和笔者的调研不谋而合,这意味着生猪价格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养猪人应该主动调节自己的计划,顺势出栏,赶紧出手,并且不要再扩大养殖规模,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不过,也有专家分析认为,生猪价格出现快速下滑,按照市场常理来推算,很多养殖户会出现较大亏损,生猪市场供需关系与市场心理会出现较大波动。但从当前市场发展态势来看,市场的各个方面均表现稳定,尤其是在猪肉消费已经进入传统的淡季,短期内大涨的可能性也不大。
 
  对此,笔者感到很痛心,历史惊人的相似,生猪的价格再次经历过山车,当前全国得有多少养殖户今年可能赚不了钱,甚至还面临亏损,一会是暴利,一会又是亏损,最终受伤的还是中小养殖户,这样的猪周期魔咒何时才能破局?中小养殖户什么时候才能告别靠天吃饭的窘境?
 
  猪价变动较之前更复杂,储备肉、补贴不能真正解决供需不平衡的关系
 
  客观的说,相比前些年,现在的生猪养殖集中度越来越高了,50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场占据整个行业的40%左右,猪价的变动相比以前也更复杂了,除了受到地域、天气、环境、疾病、价格等因素影响,最近几年还受到国际市场影响比较大,比如进口猪肉也急速增长。
 
  这两年除了价格的波动使得很多中小养殖户退出市场,环境的治理也使得很多小散生猪养殖户退出市场。以广东省为例,生猪产业是广东省畜牧业的支柱产业,猪肉产量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66%。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8月份,广东省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已全部划定了禁养区,关闭和搬迁养猪场约2.5万个,涉及存栏量315万头;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区生猪出栏量比2010年减少了10.4%,占全省生猪出栏量的18.8%,比2010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
 
  当然,这两年肉价的不断上涨,也引发了政府的相应调控措施。
 
  据笔者了解,去年,全国各地陆续开始定点投放政府储备冻猪肉,很显然,储备肉只能起到暂时性调控作用,并不能完全平衡猪周期。
 
  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储备肉的投放只能短期缓和当地猪肉价格上涨趋势,不会对此轮“猪周期”带来太大影响,同时,无论是储备肉还是补贴,仅能缓解猪价高涨的压力,但并不能真正解决供需不平衡的关系。
 
  在这种背景下,农业部还发布了《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我国生猪生产发展的思路、布局,力求从长远上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这个规划是“十三五”期间我国生猪生产发展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十三五”我国生猪生产发展的思路、布局,对缓解猪周期和平衡市场意义重大。
 
  据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介绍,《规划》主要从生产和市场两方面入手,坚持政府调节和市场调控相结合,实现供求关系的基本平衡。一是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二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四是推动扩大生猪价格保险试点,降低生猪养殖风险,稳定养殖收益。以此,多举措入手来解决猪周期的问题。
 
  不过,每隔几年就发作一次的“猪周期”,显然不是靠一个规划就那么容易能破解的。据笔者梳理发现,自2003年以来,中国生猪市场经历了3个完整的猪周期,依次为2003-2006年、2006-2010年、2010-2015年。从波峰来看,分别出现在2004、2008、20011和2016年。
 
  分析可见,猪肉的暴涨暴跌和超强猪周期出现的背后,正是我国生猪产业快速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阵痛,只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早日实现产业稳定和成熟,才能真正走出猪周期的循环怪圈。
 
  从市场规律来看,“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是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当前生猪市场上尚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价格信号传导机制
 
  当前生猪市场上尚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价格信号传导机制,养殖户特别是中小散户对供给和价格变化不能提前应对,只能被动承担猪肉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而民间行业组织由于受限于组织实力、地域间信息沟通不畅等因素,无法充分起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科学指导生猪生产的作用。  
 
  外界不免要问,难道国内就没有猪肉的价格指数吗?据了解,我国现存的猪肉价格指数虽然具备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已经成为政策制定和行业监测的重要依据,但是依然不能有效破解猪周期。
 
  在这种背景下,个别大型肉制品企业也开始行动,以期破解猪周期。
 
  据悉,山东金锣集团编制的金锣价格指数编制工作自2012年8月启动以来,在山东省、市物价局的大力指导和帮助下,金锣集团立足自身生产经营和技术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完成了“金锣价格指数”的研发编制及发布工作,并于2014年12月正式纳入了山东省价格指数管理体系。
 
  外界会问,一个企业编制的价格指数有什么作用?
 
  破解猪周期还需整合规模生猪养殖、肉制品加工企业的大数据
 
  据笔者调研了解,这些企业编制的价格指数是以生猪养殖企业、加工企业正常的经营水平作为评估基准点,指数的上扬与下行,代表着养殖、加工企业的盈亏变化趋势。依据价格指数的高低,及时指导企业调整收购价格、收购量,优化生产结构,制定价格策略,优化市场布局。
 
  通过分析全年指数的变动节点及变化周期,及时预测、发布行业发展趋势,并向养殖企业、加工企业、消费者发布相关信息,引导合理养殖、按需加工生产、理性消费,促进供需平衡,有助于相关部门选择恰当的政策出台时机和科学合理的宏观政策,有效克服市场失灵。
 
  在笔者看来,编制企业价格指数,对于生猪养殖户、加工企业、行业市场都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解决生猪、猪肉市场价格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能够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持;第三,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一枝独秀不是春。今年3月24日,农业部信息中心与大连商品交易所也签署“大宗农产品市场信息共同行动计划”,并发布合作框架下第一个重大成果——“瘦肉型白条猪肉价格指数”。
 
  据说,这是国内第一个带有质量标的的生猪价格指数,也是国内首个在政府对外服务网站组织发布的、面向商业化应用的猪肉价格指数。
 
  当然,猪周期的产生有多个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笔者认为,要想破解猪周期,除了继续鼓励规模化养殖、启动国家储备肉工程、完善养殖户补贴、提供预警信号外,还应该整合规模以上生猪养殖、肉制品加工企业的大数据,使得信息的采集更广、更多,这样的预警体系才会更加科学,然后得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养殖户更好的规划未来。
 
  总之一句话,破解猪周期,不是一个部门、一个企业就能完成的事情,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利益相关方一起推动建立科学的预警体系,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大限度的减少猪周期对于各方的损害。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