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18-05-31来源:猪e网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2018年5月31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8-05-30 2018-05-29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0 辽宁省 11.46 11.26 0.19 1.12
6 吉林省 11.56 11.41 0.15 1.05
18 黑龙江 11.19 11.28 -0.09 0.76
华北
23 北京市 11.00 11.00 0.00 0.60
5 天津市 11.58 11.44 0.15 0.89
11 河北省 11.45 11.38 0.07 0.98
24 山西省 10.99 11.00 -0.01 0.90
2 内蒙古 11.75 11.47 0.28 1.35

华东

4 福建省 11.67 11.71 -0.03 1.11
7 浙江省 11.52 11.62 -0.10 0.72
3 江苏省 11.74 11.79 -0.04 1.04
9 山东省 11.51 11.56 -0.05 0.65
8 安徽省 11.51 11.71 -0.20 1.10
华中
21 江西省 11.06 11.29 -0.24 0.55
25 湖北省 10.88 11.03 -0.15 0.52
22 河南省 11.00 11.03 -0.03 0.55
13 湖南省 11.34 11.32 0.01 0.89
华南
1 广东省 11.90 12.09 -0.19 0.96
12 广西 11.35 11.59 -0.24 0.75
26 海南省 10.84 10.93 -0.09 0.84
西北
19 陕西省 11.16 11.09 0.07 0.96
20 甘肃省 11.11 11.08 0.03 0.89
27 宁夏 10.55 10.64 -0.09 -0.25
28 新疆 10.13 10.17 -0.03 0.68
西南
14 重庆市 11.33 11.27 0.06 0.86
17 四川省 11.23 11.30 -0.07 0.73
15 云南省 11.31 11.39 -0.08 0.58
16 贵州省 11.28 11.19 0.09 0.00
全国
有2655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1.26 11.29 -0.03 0.80

2018年5月31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8-05-30 2018-05-29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3 辽宁省 11.35 11.18 0.17 0.93
1 吉林省 11.52 11.33 0.19 1.26
9 黑龙江 11.12 11.16 -0.05 1.02
华北
14 北京市 10.97 10.52 0.45 0.00
10 天津市 11.07 11.10 -0.03 0.61
12 河北省 11.05 11.03 0.02 0.76
24 山西省 10.57 10.74 -0.17 0.62
16 内蒙古 10.83 10.72 0.11 0.00

华东

7 福建省 11.20 11.77 -0.58 0.65
2 浙江省 11.50 11.40 0.10 0.00
17 江苏省 10.81 10.87 -0.06 0.70
6 山东省 11.22 11.23 -0.01 0.69
13 安徽省 11.01 11.07 -0.05 0.74
华中
8 江西省 11.18 11.47 -0.29 0.81
25 湖北省 10.42 10.71 -0.29 0.46
22 河南省 10.64 10.70 -0.06 0.55
11 湖南省 11.05 11.11 -0.06 0.99
华南
4 广东省 11.32 11.47 -0.15 0.68
18 广西 10.77 10.95 -0.18 0.79
西北
21 陕西省 10.65 10.82 -0.17 0.73
20 甘肃省 10.68 10.56 0.11 0.64
26 新疆 9.83 9.97 -0.14 0.65
西南
15 重庆市 10.87 10.69 0.18 0.61
23 四川省 10.62 10.79 -0.17 0.33
19 云南省 10.74 10.82 -0.08 0.57
5 贵州省 11.30 11.30 0.00 0.00
全国
有398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0.93 10.98 -0.05 0.75

2018年5月31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8-05-30 2018-05-29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 辽宁省 10.81 10.66 0.15 0.77
1 吉林省 10.86 10.82 0.04 0.98
12 黑龙江 10.33 10.46 -0.13 0.53
华北
24 北京市 9.80 10.20 -0.40 0.00
6 天津市 10.53 10.43 0.09 0.63
9 河北省 10.43 10.38 0.05 0.62
14 山西省 10.29 10.49 -0.20 0.54
16 内蒙古 10.24 10.40 -0.16 0.00

华东

19 福建省 10.11 10.75 -0.64 0.28
21 江苏省 10.03 10.17 -0.14 0.33
10 山东省 10.43 10.43 -0.00 0.51
8 安徽省 10.44 10.55 -0.11 0.52
华中
4 江西省 10.60 10.86 -0.26 0.58
22 湖北省 9.96 10.00 -0.04 0.56
15 河南省 10.24 10.21 0.04 0.45
5 湖南省 10.54 10.57 -0.03 0.73
华南
11 广东省 10.33 10.66 -0.33 0.10
13 广西 10.31 10.35 -0.04 0.60
3 海南省 10.80   0.00 0.00
西北
17 陕西省 10.20 10.23 -0.03 0.70
18 甘肃省 10.20 10.24 -0.04 0.42
25 新疆 9.49 9.59 -0.10 0.45
西南
7 重庆市 10.45 10.20 0.25 0.00
20 四川省 10.04 10.19 -0.15 0.14
23 云南省 9.93 10.01 -0.07 0.18
全国
有297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0.30 10.37 -0.07 0.51

猪价“恶意”降价的背后,给我国养殖业带来哪些影响?

  众所周知,今年生猪价格在屠宰企业“恶意”压价的情况下,生猪行业出现散养户退出养殖行业、养猪巨头大举扩张的两极分化局面。那么这种现象会对我国养殖业带来哪些影响?

  一、生猪业深度洗牌

  此次生猪行情的持续低迷,将会是生猪行业的一次深度洗牌,不分大小,竞争力差的猪场将会被市场淘汰出局。虽然生猪中小散养户的占比较大,但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差,目前也缺乏有效对冲猪价下跌的工具,所以猪价的持续低迷势必会使生猪中小散养户加速退出。

  二、养猪巨头继续扩张

  一些手握重金,拥有先进养猪技术和养猪管理经验的养猪巨头们,如广东温氏,河南牧原,河南雏鹰农牧,四川新希望等,他们手握重金,更有从资本市场低价融资的能力,猪价的持续低迷,更是他们低成本扩张的机会,这些养猪巨头们将会继续大举扩张。

中国养猪网

  三、加速国内生猪期货推出

  国内猪价每隔三五年就会出现暴涨暴跌的“猪周期”,而欧美这些经济体,他们的猪价波动幅度却很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有生猪期货,生猪期货可以有效的平抑猪价的波动幅度,而养猪的农场主们也可以通过生猪期货有效规避猪价波动的风险。我国的生猪期货已在大商所立项,生猪价格的持续低迷,将加速我国生猪期货的推出。

  四、适应消费价值高要求

  经过此轮行情洗礼,养猪业资本驱动、新技术驱动、生态驱动的新格局将基本确立,行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时代。生猪业和消费端的融合会提速,将大步迈向食品工程时代,猪肉也走向适应消费者价值和消费模式需求“吃的好,吃的安心”新时代。

中国养猪网

  结语:

  当前形势对养猪来说,这是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不会对养猪业带来负面影响,只能让中国的养猪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规范。但同时也对散养户和中小养猪企业带来不可规避的阵痛。

  但作为消费者,在我们眼里,他方唱罢你方登台,只要猪肉还能吃得起,是不会关心猪在谁的手里养的!


猪价将两极分化!标猪或成市场宠儿?

  今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为11.25元/公斤,相比昨日下跌0.02元/公斤, 猪粮比6.25:1。以下是各地详细数据: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今日在跟踪的28个地区中,包括四川、广西、湖南等11个地区出现下跌,跌幅在0.05-0.3元/公斤;天津、内蒙等8个地区上涨0.05-0.25元/公斤,当前行情再度趋稳。

  上图是农业部肉价数据及锐奇数据猪价数据走势,据监测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价格自5月14日起开始上涨其价格为15.79,截止5月29日价格为16.33元/公斤,涨幅为3.41%,而猪价则从9.91元/公斤调整至现在11.25元/公斤,涨幅为13.52%,单从涨幅来看此波上涨肉价不及猪价。

  小结:对于近期行情昨天文章已经说明,当前供过于求的局面未曾改变,供求变化从根本决定猪价的涨跌,因此行情尽管上涨,但远远谈不上缺猪或者断档,这也是我们众多散养户所需要警惕的,不要人云亦云的偏执去相信猪价会大涨!而在我们看到的肉价实际上涨幅度有限,远远比不过猪价的涨幅,并非一些猪友留言所说“肉价大涨猪价不涨”。

  此外,很快就进入6月,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将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间。其对于养殖场来说,养殖成本增加;对于消费市场来说,肥猪遭嫌弃,标猪成为消费主流。在这样的情况下猪价将可能出现两极分化,其一标猪价格缓步的上行调整,其二肥猪被屠宰压价甚至拒收。对此我们认为猪友应该理智操作出栏,尽量大猪及早出手,标猪且等且卖。


云南小散养户出局,大企业顺势而上

  养殖规模扩大化、养殖成本控制化是发展趋势,大部分中小型养殖企业、散户因价格影响淘汰出局,这是市场发展规律使然。

  面对生猪及肉价的持续低迷,正筹资扩建养猪场的刘储明突然犹豫了起来。

  “养猪成本在上涨,猪价在下跌,我处在二期5000头建设项目的建与不建忧虑中。”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天鹏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储明话到此处,记者听到他在电话中发出了清晰的叹息声。

  与其相反的是,正在我省(云南,下同)多处拿地的外来巨头正大集团、温氏集团、正邦集团和本土云南神农集团、昆明中企肉类联合加工有限公司等大企业、大集团却表现出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和扩能的态势。

  其中神农集团董事长秘书、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李鹏认为,猪价和肉价的下跌波动,这是市场变化的正常反应。

  神农集团五年实现生猪养殖百万头的规划与布局,不会受一时的价格波动所影响,曲靖、大理、保山等生猪养殖与深加工项目正快速推进。

  “养殖规模扩大化、养殖成本控制化是发展趋势,大部分中小型养殖企业、散户因价格影响淘汰出局,这是市场发展规律使然。”李鹏说。

  如其所分析,受市场行情影响,云南生猪收购价从今年春节后的14—17元/千克跌至目前的9.50—11元/千克,这是养殖行业大量抛售,生猪产品一段时间供大于求所致。

  这从近日中国畜牧网及相关行业发布的价格也能看出,生猪收购均价低于10元/千克的现状,已跌至2010年最低价9.50/千克的水平,表明目前的猪价跌到了底线。

  云南省农业大学副校长、省畜牧协会会长葛长荣在解读今年猪价目前已到底部时还认为,就云南而言,从养殖、收购到加工与上市,这是行业、产业链条上的“硬碰硬”现象。

  据其所言,控制成本、规模化发展的同时,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及时掌握信息,在养殖发展总量上适度控制,走特色化、绿色化、标准化和产品多样化发展,才是至上之选。

  小散弱养殖户将被洗牌出局

  众所周知,生猪养殖是我国农业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农业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今年入春以来的猪价,着实让养猪人感到心寒。

  自3月份持续下跌以来,目前猪价一直处于底部震荡阶段,导致大部分养猪人和养殖企业亏损。

  因此,在养猪人养猪的过程中,还应及时关注猪价信息,并采取相应的策略,熬过这个“猪周期”。

  据云南省农业厅2018年5月第3周(13-19日)对28个监测点的显示,仔猪、活猪、猪肉均价分别为21.63元/千克、10.95元/千克和22.41元/千克,比去年同期各下降43.76%、32.02%和18.79%。

  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相关人士表示,云南最新监测的仔猪、活猪等均价情况,同全国趋势相同,云南省生猪产品价格自今年春节以来一直呈现下滑态势,目前大部分养殖业主处于亏损状态。

  刘储明告诉记者,他目前拥有3000头的养殖规模,每月每头生猪按年初与正大签订的收购协议,每头净亏150元至200元。

  他的养殖亏本原因,一是收购方降价,二是养殖饲料成本等增加。

  昆明正大饲料有限公司相关人士介绍,对于饲料成本如玉米、大豆等上涨,造成公司饲料收购价上涨,为此,随行就市,公司适当降低了与公司签订协议的养殖户能承受的价格,但多数仍按此前所签协议价收购。

  相对于像刘储明这样的养殖户,其他未与大型集团或实力企业签订收养合作协议的,情况尤其不妙。

  曲靖、大理、昭通等一些养殖规模在50头至100头的小型散户电话中告诉记者,他们面对猪价下跌找大型企业收购,大型企业以价格持续下跌为由不断压价。

  另一方面信息还显示,他们自行送当地定点屠宰场屠宰后送农贸市场及部分餐饮饭馆,开办餐饮的店主同样也以价格下跌为由压价,而送到农贸市场,肉摊摊主同样以此为由压价。

  昭通市隆阳区一位年出栏80头生猪的养殖户说,为尽快转型和抛售80头生猪,他以低于行情的价格全部把猪卖给了当地一家规模大的企业。

  按他的描述,一天一个价往下跌,让他吃不好饭、睡不好觉,若再不转型,可能会让自己“跌入深谷”。

  基于此原因,他称处理完剩余的一些小猪后,目前正改修猪圈,准备引进外地看好的山羊品种,购买当地老品种山羊进行杂交,从事山羊养殖。

  据省商务厅对云南全省189家超市、农贸市场、屠宰企业监测数据显示,5月第一周毛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3.6元/千克,环比下跌2.6%;鲜猪肉市场平均批发价格为17.28元/千克,环比下跌1.78%;鲜猪肉市场平均零售价为22.9元/千克,环比下跌1.7%。

  全国的情况也差不多。来自中国畜牧总站截至5月第三周的信息显示,通过对全国500个集贸市场监测,每千克活猪10.35元,环比跌1.0%,同比跌29.3%;猪肉19.29元,环比跌1.7%,同比跌23.5%。

  从全国情况看,跌势较大的是仔猪,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5月第三周监测数据显示,仔猪23.74元,环比跌2.7%,同比跌40.2%。

  就云南而言,截至2016年,养殖1头至49头生猪的养殖户达659.8189万户,居全国第一位,而养殖在500头至1000头的为3598户,居全国第十一位。

  不难看出,云南从50头至1000头的几百万户中小散户,将面临又一次挑战与转型。

  葛长荣对此表示,无论云南或全国的消费市场,特别猪肉消费市场不是增加,而是受消费观念的转变而呈下降趋势。

  消费观念的转变,对生猪养殖行业带来了冲击与挑战。

  其分析,像今年出现价格下跌探底,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和养殖散户再次创造了理性认识选择的机会。

  “政策层面,鼓励、支持发展大、中型企业,围绕绿色、安全、降本等科学规划与布局,做强、做特带动面广、辐射面积大的生猪产业是发展所需。”省农业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如是说。

  而大部分小、散、弱的养殖户,将会在价格波动下,随着行业变化和政策的调整,按市场发展规律被洗牌出局。

  大而强企业将顺势而上

  今年以来的生猪价格下跌波动,让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弱型养殖户亏本经营、难以扛过“猪周期”,并被淘汰出局之际,则给具有抗风险能力、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带动性强、辐射面积广的养殖企业、公司创造了持续扩能壮大的条件。

  “此种情况是市场发展规律使然,价格下行并触底很正常,我们虽受影响,但影响不大。反过来,却给我们创造了逆势布局,顺势而上的机会。”

  李鹏表示,神农集团今年以来并未以价格波动观望、改变云南本土饲料生产规模最大、养猪加工和屠宰规模最大龙头企业的扩能规划,而是按此前“百万头”生猪养殖规模加大力度布局与实施。

  云南是我国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列入中国畜禽遗传名录的有69个资源品种,名列全国第一。

  以2016年中国畜牧协会全国统计数据显示,云南生猪存栏283.7万头,全国排名第六位,而同属西南的四川,以4675.9万头,位居第一。

  省农业厅畜牧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云南生猪产业是云南畜牧业发展板块较大的一个产业,无论养殖规模、存栏、销售或是产值,在全省整个畜牧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

  如“滇撒猪系”“大河乌猪”“保山猪”“滇南小耳猪”“撒坝猪”等评选出的品种,成为目前规模养殖快速发展、产业集中度稳步提升、科技化广泛应用和带动扶贫面最大的重要支柱产业。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室主任陈晓未谈及个人理解时表示,云南农产品出现滞销或跌价,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般是需求发生变化,农产品供大于求时,就会发生滞销和跌价。

  “作为一般农产品来说,如果不能在‘特’字上做文章,很容易受到主产区的冲击,再加之云南的生产成本普遍高于其他省份,这样就更容易受到全国供求关系的影响。” 陈晓未说。

  腾讯金融与投资分析师李迅雷谈及个人观点时认为,先抛开供求关系不说,仅考虑中国占全球19%的人口就要消费掉全球50%的猪肉,也就是说,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是全球人均的2.6倍,这说明中国是猪肉消费大国。

  其还举例,2017年,全球共养了12亿多头猪,其中国就养了6.9亿头,这表明中国还是一个养殖大国。

  李迅雷强调的另一话题是,从营养和健康的角度看,牛羊肉要比猪肉好。因此,从2000年至今,中国牛肉的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已经从9.6%提高到13.8%,猪肉的消费量占比则从2014年的52%降至49.6%,这个数字近两年还在发生变化。

  他还强调的一点是,云南养殖成本相对高于其它省市,价格不走精细化、产品不走特色化,一旦发生价格波动,将很难抗衡。

  云南养猪行业面对今年来的价格走低,甚至出现目前的低迷,葛长荣认为也是全国产销上出现量大于求,也就是供大于求影响所致。

  如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全国78%的猪场处于亏损状态,平均每头猪亏损约200元,很多人认为猪价会下跌,但是没想到下跌幅度如此之大,下跌速度如此之快,相比去年,下降了30%至40%。

  即便如此,全国养猪大佬们如温氏、正大等仍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到处踩点,有条不絮地在云南、贵州等地州市投资建厂。

  如广东温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志芬所分析,生猪是商品,所以猪价波动是正常的,如果没有波动,那就回到计划经济时代了。

  而且猪价波动对产业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能淘汰一部分落后产能,给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企业带来发展良机。

  温志芬的解读也得到昆明正大、云南神农、云南雨润等的赞同,这些企业的相关高管一致认为,养猪行业在产销方面,通过市场对接“硬碰硬”后,实力差距显而易见。

  值得注意的是,结合近年来温氏在曲靖沾益、马龙等地500万头项目的布局和正大集团200万头项目的规划,今年在大理弥渡50万头项目的动工兴建,以及昆明中企肉联在楚雄、成都进行项目落地考察等,表明云南新一轮生猪全产业链竞争再次浮出水面。

  “小散弱被淘汰,而有实力的则借机蚕食市场,这就是市场规律。”昆明中企肉联董事长申定国说。

  其还表示,云南小散养殖户规模小、抵抗风险能力弱。为此,由有实力的企业出面,以“企业+基地+农户+深加工”等标准化模式建设发展,在带动农户养殖,化解风险,增加收入的同时,还加快了现代化养猪产业的推进。

  省商务厅市场处相关人士表示,通过监测,目前云南猪肉批发价及零售价格虽然呈现出止跌回升,小幅上涨态势,但猪肉市场供应仍将保持供大于求的态势,市场需求无明显提振,猪肉价格暂无上涨基础,后期将继续在低位徘徊。

  云南生猪产业何去何从?省农业厅畜牧处负责人坦言:云南生猪产业在全省畜牧业中块头最大,在保障肉食供应和产业精准扶贫中地位极为重要,必须进一步做强做优。

  其认为,一是依托大企业大集团带动,着力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努力降低大众猪肉产品生产成本和确保肉品质量安全;二是积极推动生猪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着力开展订制生产和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三是要瞄准省内外中高端消费群体,借鉴湘西黑猪等地方猪产业化发展经验,加快打造我省特色、生态、优质地方猪肉产品生产供应体系。


董广林:猪肉涨两块,猪价很混乱,猪场后续经营该咋办?

  今天中午去超市买肉,发现五花肉比前几天每市斤长的2块钱,而再看这两天的猪价走势,一片混乱.........

  一些猪场开始不淡定了,那么我们后续的经营该咋办?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救之路?尽可能的成为剩者?

5-25.jpg

  事实:

  我始终认为离开自己的基础去谈所谓的经营和方案都是扯淡,参考的意义不大。

  我们现在猪场遇到的事实就是猪价这东西扑朔迷离,真正能预判的准确率很低,而我们猪场由于养猪水准、资金流以及现在的运营思路、对于后市的预判力......很多人并没有充足的自信和底气。

  于是就造就了现在很多猪场军心动荡,甚至是到处去遍寻高人,期望能在短期内又所突破。这种需求和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做法大部分时候是无效的,为什么?

  我经常给服务的企业和猪场讲,如果你太关注猪价,那么你能把猪养好的几率会很小,因为你会不断的放大你的投机心理,当这种投机心理被无限放大的时候,你就不愿意去下笨功夫,去做基础性的东西,进而增加自己的风险。

  在当前甚至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其实我们能做的,且真正有用的就是通过别人不愿意做,且需要花费很大时间和成本去下的笨功夫,通过这种有效的、靠谱的方式去提升我们猪场运营的软硬实力,进而耗死对手,成为剩者。

  抉择:

  其实到了今天,我们猪场缺的已经不是老师、不是产品、不是模式、不是方案,而是抉择,适合自己的运营抉择。

  猪价处于高位运营这两年多的时间内,已经让一些猪场模糊的风险,也忘记了初衷,于是盲目扩群、得过且过、投机走捷径.........

  在猪价高的时候这些问题尚且还能维系,进入到亏损期的时候,各种问题不断的被引爆,猪价不给力、且猪场难以稳定、育成成本过高等等问题都开始出现......

  很多猪场老板开始焦头烂额,频出昏招。这种现象现在在猪场中很常见。那么针对这些问题的所有处理都绕不开一个环节——抉择。

  如何在当前自己猪场实力运营下所面临的问题中抉择,尽量达成适合自己当前的运营实况,且能尽可能的成为剩者,就成为我们猪场老板们必须要做的抉择。

  竞争是以结果为标准的,我们抉择的目的是为了达成结果,不是为了安慰、更不是为了制造噱头。只有正确的抉择才能为你清晰目标,进而在当前的资源协调中最大程度的达成结果,成为剩者。

  当然抉择大部分时候是痛苦的,也是需要割肉舍弃的,但这也是必须要做的,割掉腐肉是抉择的第一步。

  行动:

  抉择的后续是行动,没有行动的支撑抉择只是一句空话,毫无价值可言。

  去年11月份我就开始提醒服务的猪场淘汰落后的母猪产能、不要盲目的扩群,在春节前尽可能的卖掉该出栏的育肥。

  一部分人行动了,但是大部分人是观望的,因为预测猪价走势这东西没有真正的神,毕竟谁都想多赚点。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还是有些猪场是聪明的,很多猪场从春节到现在看见不顺眼、生产性能有问题的母猪就淘了,剩下的都是产的多、而母猪又相对健康稳定的,在这样的行动支撑下,别人无论是PSY、还是MSY平均下来都是很给力。

  加上缩减产能后期管理的时间和精力更充足了,那么其生产成绩是上升的,且稳定度是有效提高的,这样其均摊成本却是下降的,这算不算是一种硬实力的提升?

  无论是你的猪场现在遇到什么问题,特别是猪场稳定因素的问题、疾病损失的问题等等,有效的解决结果和维系猪场稳定的能力其实都是有效实力提升的一种,当这种提升越来越多的时候,你的成本是下降的。

  这种成本的有效下降才是支撑我们去竞争的真正根基所在,猪价跌在亏损线以下,你能比别人赔的少,越过成本线,你比别人会多赚点,此消彼长之下,你就会具备熬死别人的实力。

  这些东西大家都知道,道理大家也懂,知道有用吗?做到才有用,从知道到做到,离开真实的行动作为支撑是不可能达成目的的。

20180529101312937.jpg

  学习:

  尽信书不如无书,乱学习不如不学!这是我经常给自己服务猪场所讲的理念。

  学习要有对象,学习要长脑子........而我们养猪行业有很多猪场遇到今天的困境其实与自己的“爱学习”也有很深的关系。乱学一通的后果我们很多人体验过。

  因此学习一定要有目标,而这个目标一定是有真正结果的目标。经常有猪场问我,董老师:给我介绍个猪场学习学习呗!

  我告诉他们:人家为什么要让你学习?你把人家的经验都学走了,别人什么都没有得到,他会愿意让你学吗?是你你干嘛?

  所以,有效率的学习也是需要交换的,不然你很难获得真正的经验,除非你有强大的总结和分析实践能力,否则很难达成目的。

  因此,在学习的习惯中,你要搞清楚几个有用的问题:跟谁学习适合自己?如何让别人教给自己有用的东西?利用何种方式能维系这种有效率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试错:

  所有的成果背后都是汗水及成本的堆积,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但我们很多人只会看到有形的,很难看到无形的东西,往往无形的东西才是最具备价值的,也是最难学到的,所以教头经常调侃大家:不要只看到贼吃肉,一定要体会一次贼挨打的体验,永远比你知道几个大道理更管用。

  在任何的提升和积累过程中,我们都要具备试错的认知和觉悟,大部分时候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而最有价值的成功往往是试错堆积起来的,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这就像我们去练武功,没有功底的功夫都是花架子,经不起实战的。

  试错的目的是在自己现在能承担的范围内、有节奏、有目的、风险相对可控的范围内进行的,是由小到大的逐批次尝试,并在这种实战的方式和氛围中不断的创造契机去觉悟、去成长,进而形成属于自己的实操经验和技能。

  尚果:

  无结果,不价值!是我最近经常提到的标准,无论是我们的方案还是你自己的方法.........没有有价值的结果作为支撑,是不具备价值基础的。

  就像上面我给大家的一些建议,虽然能让你触动,虽然你认同,但是没有为你带来真正有价值的结果,是没有价值可言的。

  当然,对于认知不同的那些人,更不用去提了。

  你具备了一切以结果为导向的认知,你练成了一切以结果为标准的思考和行动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错实战,其实你会感觉到自己的改变。

  作为老师,最大的价值其实并不是他的江湖地位,也不是他的思维,而是他做过去的有价值的结果的案例中,有没有你需要的,有没有你认同的东西。

  且在这种需要和认同的动机之下,有没有适合你自己的落地实操方法和经验帮助你真正的达成你要的结果,再简单的讲就是能不能解决你遇到的问题。

  只有解决了你遇到的问题这个结果作为支撑,且有持续为你解决问题的结果和能力作为延续,你才可能信任他,支持他,反之,你为什么支持他?

  故而,尚果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实力,亦是一种标准!


暴涨之后大部分地区猪价重回跌势,后期会不会再次跌回到5元以下?

  最近几天,猪价连续不断的大幅度上涨,甚至有些地方已经从此前的4元时代一跃进入6元时代。这一轮猪价的上涨幅度之快之大,此前应该是比较少见的了。按理说,养猪人应该开心才是,但有些养殖户却表现出担忧。

  这种担忧来自于一种常见的心态:从猪价大幅度反弹的第一天开始,有不少养殖户心里就犯嘀咕:这么快猪价就开始上涨了吗?屠宰企业的库存真的消耗完了吗?供大于求的情况这么快就扭转了吗?所有的嘀咕都指向一点:这猪价涨的不正常。

  在暴涨之后大部分地区猪价重回跌势,部分养殖朋友可能有忧虑,后期会不会再次跌回到5元以下?

  短期来看,屠企降势压价,部分养殖户出栏较积极,屠宰企业收购难度有所缓解,且屠宰厂产品消化缓慢,下游批发商采购积极性不佳,据新发地数据显示,最近2周白条日均上市量较比两周前明显下降,我们要明白的是,这次的暴涨并非是供需格局发生了变化,主要的原因是屠宰场和规模猪场双方抬价的因素,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屠宰场提价去库存,另一方面是规模猪场资金回笼,毫无疑问在这次博弈中有一部分人做了接盘侠,并且当前猪市依旧处于供应大于需求状态,猪价弱势是一个长阶段的过程。

  全国大部分地区猪价重回11元/公斤以上,但北方地区出现回落现象。市场大体重猪只偏多,标猪供应适度偏紧,推动生猪价格上涨,局部地区养殖户再次出现压栏现象,但目前总体上并不缺猪,这一点难道我们广大养殖场户心理没点数么?

  早在4月中旬我们就说过,18年市场供应基本上都处于过剩的状态,今年夏季并不存在季节性断档期。而本轮猪价上涨,一方面是屠宰企业要把3-4月份低价储备的冻肉出库,希望拉高价格;另一方面,大型养殖企业希望参与到提价行列,减少亏损,同时经过反复折腾,把中小散户给折腾出养殖市场。尽管他们非常清楚当前猪价上涨对去产能非常不利,但到了明年,他们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到时候也少了许多恐慌,不过对中小散户就完全不一样了;第三,目前的猪价,虚高成分很大,问问各地的猪经济实际的收购价格一切都明白了。

  冷静的想想,本月中旬本轮猪价开始小幅上涨的几天里,有哪里的市场在曝有缺猪的现象?等接下来的几天猪价(准确说是报价而已)开始大幅拉高的时候,各地都曝出生猪供应短缺了(不觉得蹊跷?),不过,很大程度上是很多媒体在喊生猪供应短缺而已。市场运作操控价格,其实无可厚非,但媒体人掺和其中添油加醋,实在有失专业性。

  本轮猪价上涨,基本是2014年5月的翻版,持续性值得大家高度警惕,建议养殖户不要盲目压栏。我们认为本轮猪价“折腾”到6月上中旬将出现调整,这个判断暂时不改变。“4-5月生猪供需矛盾将适度环节,但缺乏明显上涨的基础”、“如果5-7月份猪价因为人为干预导致大涨,则将影响生猪去产能进程,为2019年的市场留下后患”、“2018年8月前后猪价将逐步开启上涨”这些判断不改变。

  但是,6月再次跌破5元/斤的概率较小,其短期将可能维持在5.2-5.5元/斤之间,因为其一经过前期的涨价,部分屠宰企业库存有所缩减,后期调价相对谨慎。其二,6月份部分规模场出栏量增幅有限,个别有持平现象,且去年冬季仔猪腹泻,导致今年6月生猪上市量或有缩减,但是二次育肥的增添不确定因素。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