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山东玉米步入低谷,接下来行情如何?

2020-03-17来源:惠农圈圈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玉米的价格一直波动不断,在春节后的涨幅力度比较高,很多人都本着看涨的心态,不少地区突破了1元大关,很多农民都期待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结果不少人选择了惜售,认为行情还能更高。不过经过1个多月的波动,玉米的行情也由过去的看涨到如今的走低,但依旧有不少农民没有贩卖。

  从今天的玉米行情来看,全国的玉米均价为1998.12元/吨,相比昨天提升了1.45元/吨,看似价格迎来了提高,但玉米主产区的价格却不是太高。山东地区的卖价为1953元/吨,相比昨日降低了6.12元/吨,之所以会降低,还因这几天的到货量比较多,在供应多的基础上,它的价格就会跟着下跌。目前的山东,玉米行情主要和到货量有关,市场保持稳定的状态。

  如果说山东的玉米下跌还是个例,但华北地区出现了全部飘绿,比如说河北下跌了19元/吨,目前均价为1934.99元/吨,北京下跌了1.88元/吨。

  目前来看华北的价格底线已经明朗,在短期内很难会迎来上涨,还需要持续震荡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有反弹的空间。至于为何价格下跌,其实还因前期的卖粮较多,很多农民因外出打工,因此才会积极的出售粮食,也有一些农民是担心地趴粮,如此一来自然也让卖粮的热情更高。

  而企业见状,自然是调整了价格,但这样一来又有一些农民选择了惜售,从目前来看,企业不愿意调高价格,而华北的剩余粮食依旧很多。据统计,目前河北地区的基层还有4-5成的粮食没有贩卖,而山东则还有4成没有卖出去。2019年的玉米品质不是太好,水分多,保管也是一大问题,这只会让接下来的玉米没竞争力。

  玉米的价格不理想,或许要“黄”了,农民朋友要提前做好准备!

  那么山东、华北玉米的行情接下来怎么走,能回到1元大关吗?2个不利因素赶来,玉米价格也不景气喽!

  1、下游的消费

  玉米的下游消费端包括养殖和深加工两大类。不过养猪行业正在恢复过程中,对玉米的需求会稳步增加,但这需要一个时间,毕竟生猪的繁殖没有鸡鸭快,因此还需要等夏季时,对玉米的需求才能更高。

  近段时期,进购玉米的多半是深加工企业,比如说医用酒精的制作,不过即便是如此,深加工也只是备货罢了,实际上其库存量已经很高了,前期的降价中,酒精企业带头调低价格。而淀粉的加工也是如此,目前不少企业存量多达110万吨,如此一来短期内的上涨难度大。

  2、进口的影响

  因受特殊原因,在1-2月份进入我国的进口玉米受阻,但随着拐点的到来,玉米的进口量也在增加中,在这种背景下自然会影响国内的玉米价格。除了乌克兰的玉米在路上外,美国的高粱也在出发中,它作为玉米的替代品,也会影响玉米的的消耗量。

  如此来看,接下来的玉米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期。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