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保市场的几个问题

2020-06-23来源:智牧研究院 作者:刘冲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以下观点,均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参考
 
  一、中国动保市场有多大?
 
  中国动保市场有多大,迄今没有个准确的数字。按照兽药产业报告的统计,国产兽药生产环节的规模在510亿左右。按照智牧研究院最新的统计,进口市场在40亿,流通环节在300亿左右,兽医药器械的市场在50亿,动物诊疗服务在200亿,诊断服务市场在100亿,兽医继续教育、兽医药咨询服务在50亿。据此计算,动保相关产品及相关服务的市场在1250亿,如果考虑伴侣动物保健品的市场的增长态势,这一数字还是相对保守。
 
  二、中国动保市场的稳定性
 
  中国动保市场可以简单的分为,经济动物市场和伴侣动物市场。经济动物市场基本稳定,伴侣动物市场有很大的成长性。
 
  经济动物市场的稳定,因为近几年经济动物的养殖规模趋于稳定,总量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内部结构存在波动。整体上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就是大约:
 
  6亿头猪,8000多万头肉牛,700万头奶牛,400万匹马,300万头驴,6亿只羊、15亿蛋鸡,44亿白鸡,45亿黄鸡,15亿小型肉鸡,46亿鸭子,6亿鹅,6亿鸽子。还有其他一些特种经济动物,以及年3000万吨的淡水养殖,2000万吨的海水养殖。
 
  伴侣动物的养殖量在增长。按照《2019年宠物行业白皮书》的调查,城镇养殖宠物犬5500万只,宠物猫4400万只,均保持了8%以上的增长。
 
  马的情况比较特殊些,马匹的养殖量近十年均是下降的趋势,但非生产用马的数量在保持增长。
 
  三、影响中国动保市场波动的几个因素
 
  经济动物的市场是带有医药属性的生产资料市场,伴侣动物的市场更像消费市场,影响变化的因素不同。
 
  1、经济动物含水产方面的因素主要有:
 
  动物疫病的新发与突发导致的养殖结构变化;
 
  经济水平带来的消费变化引起的养殖结构变化;
 
  国家对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控制力度的加大;
 
  养殖技术与管理水平提高带来的用药量减少;
 
  新冠疫情带来的短期消费下降和长期不确定性。
 
  2、伴侣动物方面的因素主要是:
 
  经济水平带来的宠物养殖量和就诊率的提高;
 
  临床兽医的发展;
 
  国内动保企业对伴侣动物用药的研发投入加大;
 
  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前移趋势。
 
  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的因素影响都未必是单一的增长或降低,叠加在一起更会引起深刻的复杂变革。
 
  没有突发情况的话,未来几年经济动物市场的规模不会再有大的增长,伴侣动物市场的增长也需要一个积累的时间。
 
  中国动保市场已经脱离简单的规模增长阶段,处于一个变动和调整的阶段。政策与技术导向的结果都是有序化的成熟市场,也就是所谓的品牌时代:既有品牌龙头占据较多的市场份额,也有小规模企业凭借成本与产品质量获得生存空间,也能孕育出更多技术创新型的企业。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