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格在一波又一波的脉动中上涨,由年初的不到一块钱一斤,上涨到目前最多1块3毛多钱一斤,上涨接近40%,种地农民看到了希望。今天是12月28日,玉米市场出现全面上涨,山东地区整体突破1.3元大关,华北地区距离1.3元也只是一步之遥,东北地区玉米价格紧随华北之后。
下面看一下12月28日玉米企业的表现,截止今天12时,整个市场多达17家企业上涨,其中山东地区11家企业涨价,涨幅在5厘~1.1分之间。
滨州邹平容海上涨1.1分,执行价1.31元/斤;肥城福宽上涨1分,1.305元/斤;东平祥瑞上涨1分,1.30元/斤;临清金玉米价格上涨1.5分,1.302元/斤。河南鹤壁飞天上涨5厘,1.255元/斤;河北邢台广玉淀粉上涨1分,1.276元/斤;同时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份也有部分企业上涨。
今年的玉米市场,超预期的事情比较多,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在玉米销售“大量期”、临储玉米拍卖“出库期”、调控措施密集“释放期”,玉米价格理应顺势回落,然而市场似乎并不买账,继续震荡上行。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这么神奇,玉米价格“越控越涨”呢?目前有一些业内人士分析的逻辑显示,有三个方面:
一是资金炒作严重,每年基本上是粮食市场内资金有序收购,而今年有些场外资金也来凑热闹,加快了收粮节奏,市场上“抢粮”的氛围浓厚,把价格给炒了起来。
二是囤粮比重过大,从现在行情看,大大小小的贸易商,“快进慢出”或者“快进不出”,把粮食囤了起来;同时,加工企业担心春节后玉米涨价,也是加大库存储备。
三是玉米优质粮源不多,可以说此前农民出售的玉米,尤其东北玉米,多是一些“地趴粮”,或者受台风影响的质量偏差的玉米,能够敢留到现在的玉米多是“栈子粮”,质量好的玉米,不提价收购根本就不卖。从进度上说,目前东北、华北农民手中的玉米也就剩4成多一点,不多了。
正是上述这几个因素导致玉米价格“只涨不跌”,那么春节前玉米价格能涨到1.4元吗?我个人的看法是“不可能”,春节前玉米可以上涨,但是空间有限,1.4元的价位,即使春节之后也是有一定难度的。至于理由,有三个方面:
一是贸易商“钱尽库满”,大量收购能力不足。
二是农民手中余粮不多,价低不会卖。
三是如果玉米继续上涨,进口玉米数量会调增,同时库存小麦水稻替代比重会增加。
综上所述,虽然玉米价格再一次出现全线上涨,但是考虑调控因素、进口因素、市场玉米囤积情况,春节前玉米价格达到1.4元不现实,明年的5、6月份有可能涨到一块四毛钱,大家咋看?有何见解?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