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6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1年9月6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1年9月6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30天淘汰母猪超22万头!散户养猪成本下降327元/头!没想到,规模猪场输给了农户......
在猪价持续低迷的寒冬期下,淘汰母猪是大家能够预见的情况,每一个养猪人都需要想尽办法来降低成本,活下去才能赚钱!但令人诧异的是,在过去4个月以来散养户的成本下降超300元/头,反观规模场却“输得彻底”......
淘汰母猪超22万头
9月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生猪数据显示: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5.75元/公斤,环比下降2.2%,同比下降57.9%。
8月已经过去,显然猪价依旧“涨不动”。虽然自6月猪价触底以来国家迅速启动了3轮冻猪肉收储,但受限于市场生猪存栏过多,7-8月的平均猪价也是“跌多涨少”!
在不断加剧的亏损下,行业被迫开始淘汰母猪。据农业农村部公布,7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0.5%,而这是连续21个月增长之后的首次下降!
全国能繁母猪从增长到下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转折信号,这意味着推动猪价上涨重要条件开始形成,同时也意味着生猪产能正在进入“下行通道”。
据统计,2021年6月份全国能繁母猪数存栏为4564万头,7月环比减少5%,再考虑7月份也会有新的“高产母猪”增加,故而7月实际淘汰母猪一定是超过22万头,最终存栏的能繁母猪约为4541.18万头。
降本增效:散户VS规模场
关于能繁母猪存栏减少,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表示:在这个市场的作用下,大家开始调整生产节奏,开始以质换量,加快淘汰低产母猪,从母猪存栏结构看,那么留的都是一些高产母猪。
行业淘汰低产母猪还是想要“降低生产成本”,而从4-7月份的数据来看,大家养猪的成本确实有显著下降,但成本下降最快的居然是散户。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1年4-7月份散养生猪每头成本分别为2811、2642、2589、2484(元)
。经过4个月的养殖调整,散户养猪的成本已平均下降达327元/头!
但规模场的成本下降幅度就相对较小,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4-7月份规模养殖生猪每头成本分别为2772、2712、2664、2605(元),经过4个月的调整,规模场的养猪成本下降平均为167元/头,几乎只有散户降低成本效果的一半。
曾几何时,规模场对比散户还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但很显然在真正的危机面前小散户要调整起来更加快捷!规模场整体上要降低成本比较困难,受到饲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也会越大!
规模猪场危机暴露
饲料价格的上涨,已经是压在所有养殖户肩膀上的一座大山!仅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猪饲料就连续涨价超过3轮,每一次涨价大多在50-150元/吨的区间内。
而根据农业农村部8月31日最新公布的数据可知,8月份第4周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95元/公斤,同比上涨20.9%;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62元/公斤,同比上涨11.0%。
根据已有的数据推演,2021年全年出栏量或将超过7.35亿头,可见将来中国市场上的猪依旧多,故而猪价上涨的幅度不会很大,猪业的寒冬期还很漫长。
在这种情况下,养猪的散户农民可以进一步想办法收缩成本,甚至是短暂退出养猪业,但是规模猪场退无可退,只能互相血拼!拼成本、拼效益,拼到最后有人会惨烈获胜,但也有人将永远倒在寒冬中......
以“最会赚钱”的牧原为例,他们上半年虽然盈利近百亿,但那也是因为1-5月猪价依旧相当可观,从6月开始猪价跌破7元/斤,牧原也在亏损的边缘徘徊!故而下半年,才是规模场真正要面临的凛冽寒冬,亏损正迅速加剧!
如何度过这寒冬?“拼死对手、熬到最后”似乎正成为摆在规模猪场面前的唯一路途,除非我们能在“降本增效”上取得显著突破与成果!
“降本增效”正决定着整个行业的命运,理智的养猪人都不希望看到太多猪场倒下、不希望看到生猪产能跌入谷底!因为生猪行情大起大落之下,又将是多少养猪人血本无归——也许2-3年后猪肉又会变成“天价”,到时候大家又蜂拥而上开始养猪,接着再血亏.....
四川多地野猪成灾,防控措施亟需升级
“今年玉米快熟了,野猪就来糟蹋了”“野猪跑到院子里把家猪咬伤了好几头,下次怕是要伤人了”……连日来,广元、巴中、达州、绵阳等地村民反映:秋收将近,野猪频繁下山觅食,不但毁坏庄稼,还威胁人身安全。据报道,四川省是全国14个野猪危害综合试点省区之一。然而,记者调查了解到,受多种因素制约,野猪致害防控试点遭遇“卡壳”。
近年以来,由于生态保护的持续推进,在许多地方,一些野生动物种群开始逐渐庞大起来,这固然有利于生态的调节和恢复,但局部地区野生动物种群的过快增长,也会影响到生态安全,冲击到民众的生产生活。野猪泛滥成灾,就是其中一个尤为突出的问题。
野猪的繁殖力极强,破坏力更是惊人。野猪群所到之处往往一片狼藉,农场庄稼被破坏,农作物连根都被掘出来,野外的生态会被野猪大肆破坏,食物链失去平衡,甚至会影响到其他物种的生存。
报道中也提到,“一群野猪一晚能将村庄附近2-3亩的土豆全部损毁。”据不完全统计,四川全省每年各地上报野猪致害7000-8000次,毁坏农作物等造成的损失约2.15亿元。除了造成民众财产的损毁之外,野猪伤人事件也时有发生,危及民众的安全感。
然而,面对野猪泛滥成灾,相关的管理和调控却显得有些“缩手缩脚”。在四川,地方民众为防控野猪造成的损失,采取了修建简单防护墙、制作稻草人、放高音喇叭等方式驱赶野猪,但收效甚微。至于野猪猎捕,从设施配置,人员训练、管理都存在难题。
此外,管理部门对于野猪猎捕的态度极为谨慎,相关审批程序繁琐,猎捕指标的核定,与基层实际有所脱节。报道中就提到,某县区林业部门认为,该县野猪数量起码几万头,至少需要每年猎捕数百头,但上级批下来的猎捕指标,每年只有20头。
种种尴尬,都凸显出当下野生动物管理和保护中的一些思维偏颇。野生动物的保护当然很重要,这也是法律的要求,但是,保护野生动物并不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也有要生态平衡的整体考虑。当野生动物和人类生活存在交集乃至冲突时,野生动物保护也要兼顾民众利益。以野猪为例,野猪虽然属于国家保护动物,但保护级别较低(三级),在局部地区,野猪增长的失控,已经超出了生态的承载力,让民众生活苦不堪言,甚至威胁到他们的安全,此时,对野猪种群的控制,应该被放在更优先的位置。
换言之,野生动物的保护绝不是一种“静态保护”,而应当与时俱进,根据野生动物种群的不断变化,作出灵活调整。所以,面对野猪泛滥成灾,防控措施也要及时升级,以避免生态的恶化和民众生命财产的无谓损失。这一过程中,只要科学制定猎捕等种群调控措施,做好野外种群的监控,在控制野猪种群规模的同时保护种群的繁衍和安全。
广州猪肉价格继续微降!“10元肉”渐成常态
近日,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走访广州部分农贸市场和商超了解到,市场上的猪肉价格基本为每斤10多元,街坊们买肉也更大方,吃“10元肉”渐成常态。
在海珠区沙园西华市场,记者现场看到,猪肉档口生意火爆,价格也很实惠,有皮上肉仅卖10-15元,瘦肉价格为15-18元,排骨售价在28-33元。“最近一个月价格比较稳定,上肉和瘦肉都维持在10多元。”该市场一家猪肉档的老板梁先生告诉记者,原来买一斤的钱现在能多买半斤,所以街坊们买肉更大方了,每天能卖2头猪。
“最近这几天猪肉在打特价,很多街坊们过来购买。”小鲜驿站(龟岗店)店长阿艳告诉记者,瘦肉17.8元/斤,上肉和花肉11.8元/斤,脊骨16.8元/斤,排骨27.8元/斤。
“上肉有时已经跌破10元,整体售价在每斤9-10元。”华润万家广州奥园店店总梅峰表示。其他猪肉品类价格也很便宜,瘦肉和脊骨的售价为16-17元/斤,排骨为26-27元/斤。
据广州市发展改革委消息,与前一周(8月16日-8月22日)比较,广州上周(8月23日-8月29日)猪肉价格继续微降,精瘦肉、有皮上肉、排骨零售均价分别为23.47元/斤、18.88元/斤、32.71元/斤,周环比分别下降0.95%、下降0.66%、下降0.30%。
据卓创资讯统计,8月份国内生猪价格震荡小降。8月23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7.21元/斤,较8月初下降8.15%,环比下跌6.85%,同比下跌61.79%;8月全国生猪出栏均价7.53元/斤,环比下跌4.74%,同比下跌59.99%。
下半年猪肉价格走势如何?卓创资讯分析,从供应方面来看,下半年仍处于产能释放期,整体生猪出栏量处于增加状态。同时,因屠宰企业冻品库存偏高,猪肉供应亦相对充足。从需求方面来看,因生猪供应增多,生猪及猪肉价格由高位回归至理性价位,对终端需求有一定拉动。立秋过后天气转凉,市场逐渐进入传统的消费旺季,9-12月份的猪肉需求较上半年或有明显好转。除此之外,每年南方多地的腌腊、灌香肠以及春节、中秋、国庆皆提振需求,预计下半年终端需求或较前两年同期有所提升。在无大面积疫病爆发前提下,卓创资讯预计下半年国内生猪价格或跌后反弹,整体调整幅度有限,出现大涨大跌的几率较小。
能繁母猪严重超标2000万头,仔猪价格陷入死循环?
生猪市场不景气,自然连累仔猪和母猪市场也不景气,尤其是仔猪市场。
最近很多养殖户朋友反馈称他们手上的40斤的仔猪都是二百多块钱就出手,甚至有的小一点的百十来块钱都卖出去了。从各个养猪微信群里就可以看出仔猪市场的“极度惨淡”状况!
9月3日仔猪价格:
具体来看今天的仔猪价格,据猪好多数据9月3日监测显示,吉林省10公斤外三元仔猪价格主流价为300-340元/头;河北省10公斤外三元仔猪价格主流价为200-500元/头;湖北省10公斤外三元仔猪价格主流价为250-280元/头;山东省10公斤外三元仔猪价格主流价为300-500元/头;广东省10公斤外三元仔猪价格主流价316-330元/头;
江西省10公斤外三元仔猪价格主流价为320-380元/头;河南省10公斤外三元仔猪价格主流价为480-850元/头;四川省10公斤外三元仔猪价格主流价为250-680元/头;江苏省10公斤外三元仔猪价格主流价为350-660元/头;#仔猪价格#
有养殖户朋友直言:“仔猪已经不是价格问题了,是有没有人买入的问题,根本没人要。”
那么,仔猪为什么从年初的1500元的天价猪,半年时间掉成了150元的“土价”猪?
归根结底,没有别的原因,还是产能恢复!就是母猪多了,生的小猪太多了。
按照农业农村部的数据,目前全国能繁母猪是4600万头。但是按照我们吃肉的消费需求来说,我们大概需要4200万头母猪就能满足需求了。之前农业农村部也说了我国能繁母猪的存栏合理范围在4100-4300万头之间,超过这个范围或者低于这个范围都会预警。但是目前来看,我们的能繁母猪已经超标2000万头以上,所以猪价要涨,仔猪市场要“激活”必须淘汰母猪。
但是目前仔猪市场还有一个尴尬——无人敢买!仔猪价格比成本价还低,为什么没人补栏?两个原因:
1、不看好年底猪价,认为现在补栏虽然仔猪价格低,但是饲料价格较高,养到年底也是个亏。何必白费力气不赚钱!
2、不少养殖户正在退市或者是准备退市不养了。养殖户退市,势必不会再补栏,小猪自然无人问津!
所以,道理都是明明白白的。
如果说仔猪市场何时会好转,这个跟生猪市场和母猪市场的情况紧密相关。大致来,如果正想彻底好转,就是要等到这一波的母猪产能恢复正常的时候,这就是最根本的底层逻辑!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