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价格已成定局?玉米涨价再迎新动力!

2022-01-17来源:网易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眼看着离过年越来越近了,不少人说年前的玉米价格基本上就这样了,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没成想,又涨了。

  1月11号,山东到货车突破1100+,按理说得降价了。可事实恰恰相反,降价的企业不多,大部分保持持平,有一些反而上调了4-10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官方公布的最新售粮数据,远超他们的预期。

  截至1月5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万1345万吨。其中,收购玉米5550万吨。这个数据还不包含小型加工企业、养殖户和粮贸商的库存量,如果都加起来的话,到这个月末,东北地区的售粮进度,大概率会过半。而之前流入市场的粮源,粮贸商手里不多,大部分被当地的深加工企业,或者南方饲料企业买走了。考虑到现在的售粮进度,包括疫情的影响,不少粮贸商已经开始准备收粮建库了,企业也需要多存储一些以应对节后的市场变化,价格上涨也就不足为奇了。至于说年后卖还能不能涨,波动肯定会有,找对时机,冲击1.4-1.5元的高点还是很有可能的。

  不过与其孤注一掷今年,今年不如两条腿走路,官方多次提到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很值得农民朋友琢磨,已经有人通过它赚到“两份钱”了。

  前段时间的农村会议上会明确了,今年扩种大豆和油料是我国农业调结构的重点方向,其中提到这么一句话,“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但这不是第一次提,这项技术研究始于2002年,经过10多年的研究和示范,已经很成熟了。所以去年,我国将“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列为114项主推技术之一。

  那这个技术到底是什么呢?

  就是旱地间套种植,可玉米-大豆搭配,也可以木薯-大豆、马铃薯-大豆这样搭配种植。。当然了,种植的时候,行间距,株间距,以及施肥等方面,也需要有一定的调整。采取这种技术的好处是什么呢?以玉米大豆搭配为例,这么重,玉米既不减产,还能多收130—50千克大豆,每亩地至少可以增收400—600元。另外,大豆根可以固氮,农民每亩地还能少用4千克氮肥。现在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四川等不少地方的农民在采取这项种植技术。例如2019年四川仁寿县,当地按照这种方式种,最高亩产大豆165.4千克,哪怕大豆价格按2块钱一斤算,也一亩地也多赚了660多块钱。

  既提高了大豆产能,农民朋友又能多赚钱,今年你会采用这项种植技术吗,欢迎留言交流。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